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

鎖定
此語出自《論語·微子》。原文“楚狂接輿歌而過孔子曰:“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是説過去的就過去了,從現在隱去也不遲。
中文名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
出    處
《論語·微子》
釋    義
往者:亡者;諫:諫言,規勸;來者:生者,後來的人;猶:還;追:繼續下去
類    型
俗語

目錄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原文

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譯文

楚國的狂人接輿唱着歌從孔子的車旁經過,他唱道:‘鳳呀!鳳呀!為什麼你的德行竟如此衰敗?已往的事情不可挽回,未來的事物還來得及。算了吧!算了吧!眼下從政的人物都很危險!'孔子下車,想和他談談,他卻趕快避開,使孔子沒有能夠和他談。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解析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選自《論語·第十八章·微子篇》。 [1] 
論語》是記載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語錄,共四十卷,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寫,是我國古代儒家經典著作之一,首創語錄體。漢語文章的典範性也源於此,儒家(在春秋戰國時期與墨家對立)創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禮”和“中庸”。《論語》是記錄孔子主要弟子及其再傳弟子關於孔子言行的一部書。以記言為主,“論”是論纂的意思,“語”是話語。《論語》成書於眾手,記述者有孔子的弟子,有孔子的再傳弟子,也有孔門以外的人,但以孔門弟子為主。作為一部優秀的語錄體散文集,它以言簡意賅、含蓄雋永的語言,記述了孔子的言論。《論語》中所記孔子循循善誘的教誨之言,或簡單應答,點到即止;或啓發論辯,侃侃而談;富於變化,娓娓動人。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作者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為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論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
與《大學》、《中庸》、《孟子》、《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並稱“四書五經”。通行本論語》共二十篇。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