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彈琴水蛙

鎖定
彈琴水蛙,無尾目蛙科水蛙屬。頭長寬幾相等,背側褶間距寬,指端膨大,一般均有橫溝;雄蛙有肩上腺,有一對咽側下外聲囊。鳴聲為“咕、咕、咕”。蝌蚪下唇齒外測一排遠短於第二排;無築泥窩習性,印膠囊成片狀,浮於水面,每個膠囊內有卵1-7粒。 [1] 
中文名
彈琴水蛙
拉丁學名
Hylarana(H.)adenoplcuraur [1] 
別    名
彈琴蛙 [1]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兩棲綱 [1] 
無尾目 [1] 
蛙科 [1] 
水蛙屬 [1] 
彈琴水蛙 [1] 

彈琴水蛙形態特徵

彈琴水蛙 彈琴水蛙
雄蛙體長53~58mm,雌蛙體長54~60mm。頭部扁平,軀體較肥碩;頭長略大於頭寬,突出於下唇;吻稜明顯;鼓膜與眼幾乎等大;犁骨齒兩短斜行。皮膚較光滑,背側褶顯著,寬窄適中,背部後端有少許扁平疣;背後部、側及四肢背面有小白疣,在股、脛部者排列成縱行;內跗褶顯著;腹面光滑,肛周圍有扁平疣。指端略膨大,一般均有橫溝;後肢前伸貼體時脛跗關節達鼻孔或吻端,脛長約為體長之半,略短於足或等長,趾端吸盤較大,有腹側溝,趾問1/2~2/3蹼,第四趾外側蹼超過第二關節下瘤。體背面多為灰棕色或藍綠色,有的個體有黑點;兩眼問至肛上方多有淺色脊線;體後端及體側有深色斑點;四肢有橫紋。雄蛙第一指有灰色婚墊;有扁平肩上腺;有一對咽側下外聲囊;背側有雄性線,腹側無。卵徑1.4 mm,動物極棕黑色,植物極乳白色。第30~35期蝌蚪全長55mm,頭體長l7mm左右,尾長約為頭體長的196%,背面棕黃色,尾部灰褐色,有細密斑點,尾末端尖;唇齒式為I:1+1/1+1:II;下唇齒外側排遠短於第二排;下唇乳突兩排,其間距近,外排長呈須狀,中央部位有缺刻;口角部有副突。 [2] 

彈琴水蛙生物學資料

彈琴水蛙鳴叫 彈琴水蛙鳴叫
該蛙生活於海拔30~1 800 m山區的梯田、水草地、水塘及其附近。成蛙白晝隱匿於石縫間,陰雨天夜間外出活動較多,有的在洞口或草叢中嗚叫, “咕、咕、咕” 由2~3聲組成,鳴聲低沉。該蛙捕食多種昆蟲、螞蟥、蜈蚣等。4~7月為繁殖盛期,卵產於水田、水塘內或水溝之緩流處,卵呈團,浮於水面。每個卵膠囊內有卵l~4粒,每一卵羣有卵囊200個左右,共產卵300~586粒。蝌蚪底棲,多分散活動,8月開始變態,變態完成的幼蛙營陸棲生活。 [2] 

彈琴水蛙生態習性

成蛙生活於海拔30一1800米的山區梯田、水草地、水塘及其附近,白天隱匱於石縫裏,夜間出外攝食,有的守在洞口不停的嗚叫,有的在岸邊草叢中或水中的水生植物上,鳴聲低沉,咕、咕、咕,有時匯成一片;一個石縫裏常只有一隻蛙叫,嗚叫時,整個咽喉部鼓脹。在福建崇安三港4月25日及7月25日可採到卵;8月13—14日在德化戴雲山採到當日產出的卵;卵產於梯田、水塘或水溝緩流處,卵成片,浮於水面。4—8月均可採到不同發育時期的蝌蚪,8月期間能採到變態期蝌蚪及剛完成變態的幼蛙;蝌蚪底棲、多分散。 [1] 

彈琴水蛙種羣狀態

該蛙分佈區甚寬,其種羣數量多。受脅等級:無危LC。 [2] 

彈琴水蛙地區分佈

重慶(秀山)、雲南(河口、綠春)、貴州(雷山、江口梵淨山)、安徽、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台灣、廣東(北部)、廣西(金秀、融水);國外分佈於越南(北部)。 [1] 

彈琴水蛙資源意義

彈琴水蛙多生活在農作區及其附近的水塘內,對消滅農田害蟲有一定作用。據張繼秀等(1966)報道.捕食螞蝗、蜈蚣、蛉蜥、蝗蟲、蝽象、螟蛾、蠅、蚊、金龜子、葉甲蟲、螢火蟲、叩頭蟲、天牛等害蟲,其有益係數為64.74%,可見在防除農田蟲害等方面有一定作用。 [1] 
參考資料
  • 1.    葉昌媛 費梁 胡淑琴.中國珍稀及經濟兩棲動物: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1993.09:237-240
  • 2.    費梁,葉昌媛,江建平.國兩棲動物及其分佈彩色圖鑑: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12: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