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彈子石摩崖造像

鎖定
彈子石摩崖造像,俗稱大佛寺,位於重慶市南岸區彈子石街道,是重慶已發現唯一可以確認的元末明初石窟造像。 [2]  [5] 
彈子石摩崖造像現存造像8尊,古建築五佛殿1座。元代的造像1龕,高10.6米,寬10.14米,深2.8米,龕內造像為一彌勒佛二脅侍弟子。五佛殿為清代重檐歇山式建築,面闊五間,寬18.5米,進深兩間,深7.7米。殿內石壁有一龕明永樂十九年(1421年)鑿刻的3尊三世佛像,佛高4.5米,兩側各雕文殊、普賢騎青獅、白象。是重慶市區內規模最大的摩崖造像,是重慶地區元代石刻造像的代表作,同時也是中國唯一可確認的農民起義軍政權鑿刻的佛教造像,對於研究古代宗教、藝術以及元末明初四川特定的社會歷史等,都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 [2-3] 
2013年5月3日,彈子石摩崖造像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中文名
彈子石摩崖造像
地理位置
重慶市南岸區彈子石街道
所處時代
元至清
保護級別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編    號
7-1575-4-078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彈子石摩崖造像歷史沿革

據乾隆《巴縣誌》記載,明玉珍為“鎮水妖驅鬼怪”,命都察院鄒興於元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在人頭山對面高崖之上雕鑿彌勒大佛,以鎮江中水妖保黎民平安。
明永樂十九年(1421年),又在彌勒大佛附近鑿造了五尊造像。 [3] 
2020年6月,啓動第一期修繕工程,於2021年11月竣工。 [6] 

彈子石摩崖造像建築格局

彈子石摩崖造像背依山崖,面對長江。現存造像8尊,古建築五佛殿1座。元代的造像1龕,高10.6米,寬10.14米,深2.8米,龕內造像為一彌勒佛二脅侍弟子。五佛殿為清代重檐歇山式建築,面闊五間,寬18.5米,進深兩間,深7.7米。殿內石壁有一龕明永樂十九年(1421年)鑿刻的3尊三世佛像,佛高4.5米,兩側各雕文殊、普賢騎青獅、白象。 [3-4] 
彈子石摩崖造像 彈子石摩崖造像

彈子石摩崖造像主要建築

彈子石摩崖造像大佛造像

大佛造像開鑿於元末,背東向西,依山雕鑿。佛龕高10.6米,寬10.14米,深2.8米,岩石為黃色砂岩。龕楣處修建有歇山式屋頂覆護,佛龕正前方是石砌台階,逐步降至長江邊。龕內造像為彌勒佛二脅侍弟子。彌勒佛為善跏跌坐,高7.5米,頭上高肉髻刻以螺發。面相方圓,表情莊重而敦厚。佛像上身內着僧祇支,腰上束帶作花結,外披袒右肩袈裟,以袈裟一角搭敷於右肩頭上。下身穿大裙,兩腿上的圓弧狀衣紋自然流暢,疏密有致。左手撫膝,右手屈舉至肩,以無名指扣向拇指,餘三指自然分開,坐於長方形台座上。雙腳赤足,踏於地上。台座兩端各雕一身雙手合十的弟子立像,高2.3米,二弟子均交領袈裟,一老一少,年老者居左,年少者居右,虔誠作禮。在龕左側10米處,有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甲辰摩崖題記,文雲:“大慈大悲大願;佛骨佛眼佛心。”中間觀音像已毀。 [3] 
大佛造像

彈子石摩崖造像五佛造像

五佛造像 五佛造像
五佛造像位於五佛殿內,為明永樂十九年(1421年)鑿造。龕高6.4米,寬11.55米,進深1.4米。龕內造像中央為三坐佛,兩側為二弟子。三坐佛高4.5米,皆為結跏跌坐。主佛頭已殘,內着僧袛支,外披雙領下垂式袈裟,下着裙,胸腹之間束帶,露出左足。左右撫膝,右手屈舉肩部,手印與大佛相同。該佛坐於卧牛之上,牛首回望,袈裟衣紋覆於牛背上。左、右坐佛皆為禪定印,頭皆殘,坐於長方形台座之上,服飾與主佛相同。左側弟子騎獅子,頭殘,穿交領袈裟,略低於三佛。獅子前爪伏地,頭近地面,身體作俯衝形;右側弟子面相方圓,光頭,有圓形風帽及帽箍,穿交領袈裟,坐於大象背上,大象跪卧,長鼻、雙耳、四牙,尾巴刻於壁上。 [3] 

彈子石摩崖造像五佛殿

五佛殿建於清代康熙年間(1662~1722年),為三重檐歇山式屋頂建築,依山而建,採用山地抬梁式屋架。座東朝西,面闊5間18.5米,進深2間7.7米,通高17米,建築面積290平方米,佔地面積145平方米。 [3] 
五佛殿 五佛殿

彈子石摩崖造像歷史文化

元至正十七年(1357年),紅巾軍將領明玉珍率部入川,於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統一全川,建國號曰大夏,定都於重慶。當年,長江重慶段水患頻繁,江水流經“大佛”這段江面灘險浪急,行船常在這裏觸礁沉沒。民間相傳,對面江北岸有座酷似人頭的“人頭山”,有妖魔興風作浪才使滔滔江水湍流洶湧,導致行船至此,常遭滅頂。“明教”崇尚光明,反對黑暗,認為彌勒佛降生,明王出世,光明世界就會來臨,百姓美好願望就會實現。明玉珍為“鎮水妖驅鬼怪”,在人頭山對面高崖之上雕鑿彌勒大佛,以鎮江中水妖保黎民平安。 [3] 

彈子石摩崖造像文物價值

彈子石摩崖造像是重慶市區內規模最大的摩崖造像,是重慶地區元代石刻造像的代表作,同時也是中國唯一可確認的農民起義軍政權鑿刻的佛教造像,對於研究古代宗教、藝術以及元末明初四川特定的社會歷史等,都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 [2] 

彈子石摩崖造像保護措施

保護碑 保護碑
2013年5月3日,彈子石摩崖造像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2016年,彈子石摩崖造像被國家文物局納入首批“川渝石窟示範項目”。 [6] 

彈子石摩崖造像旅遊信息

  • 地理位置
彈子石摩崖造像位於重慶市南岸區彈子石街道 [2] 
  • 交通信息
乘坐重慶市內公共交通119路至大佛寺站下車。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