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強化虛擬社會管理與健全網絡立法研究

鎖定
《強化虛擬社會管理與健全網絡立法研究》是2016年5月中國法制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常健、饒常林、左懷民、王緒慧、葉丹楓。
中文名
強化虛擬社會管理與健全網絡立法研究
作    者
常健
饒常林
左懷民
王緒慧
葉丹楓
出版社
中國法制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6年5月
定    價
69 元
開    本
16 開
裝    幀
平裝
ISBN
9787509375709

強化虛擬社會管理與健全網絡立法研究內容簡介

本書共分七章,分別從不同角度對網絡虛擬社會管理法律制度的完善進行討論。總體而言,本書在審視網絡虛擬社會基本理論的基礎上,明確虛擬社會管理與網絡立法的基本關係,在系統分析域外網絡虛擬社會管理立法的發展脈絡、基本特點與趨勢的基礎上,深入剖析我國網絡虛擬社會管理立法制度問題的根源,提出我國網絡虛擬社會管理立法建構的整體構想,並從法律角度對網絡虛擬主體管理制度完善、網絡犯罪刑事立法的完善、虛擬社會網絡輿論監測法律規則構建、虛擬社會網絡空間安全保障制度完善等網絡虛擬社會管理的核心問題進行系統分析和論證。

強化虛擬社會管理與健全網絡立法研究作者簡介

常健,男,1976年2月生,河南濟源人,中國人民大學法學博士,中國政法大學法學博士後,美國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訪問學者,現為華中師範大學法學院教授、副院長,主要從事經濟法學、網絡法學、金融法學研究。先後主持國家*課題兩項,省部級課題八項,出版著作五部,曾在《中國法學》《法學家》《法律科學》《現代法學》《法商研究》等刊物上發表論文七十餘篇,並有十餘篇論文被人大複印資料、高等學校文科學報文摘轉載。先後榮獲“湖北省十大優秀中青年法學家”“湖北五一勞動獎章”“湖北青年五四獎章”“湖北省十佳師德標兵”等榮譽。 [1] 

強化虛擬社會管理與健全網絡立法研究圖書目錄

第一章 虛擬社會管理與網絡立法:基礎理論的分析1
第一節 何謂虛擬社會4
一、虛擬社會:概念的釐清4
二、虛擬社會特徵:比較的視角8
第二節 我國虛擬社會的發展:現狀與問題13
一、我國虛擬社會發展現狀14
二、我國網絡虛擬社會管理面臨的挑戰17
第三節 虛擬社會管理與網絡立法28
一、虛擬社會管理為何需要網絡立法28
二、網絡立法對虛擬社會秩序的正式控制31
第二章 域外網絡虛擬社會管理立法:發展脈絡、基本特點與趨勢37
第一節 域外網絡虛擬社會管理立法:基本模式與法律建構40
一、美國的網絡虛擬社會管理立法40
二、歐盟的網絡虛擬社會管理立法54
三、韓國的網絡虛擬社會管理立法65
四、日本的網絡虛擬社會管理立法71
第二節 域外網絡虛擬社會管理立法特點分析76
一、歷史積澱同源與理論基礎多元76
二、立法保障先行與體系建設完善80
三、立法模式多樣與法律原則趨同84
四、網絡安全戰略化與國家權力擴張性86
五、整體均衡發展與立法數量龐大88
第三節 當代網絡虛擬社會管理立法發展:動態與趨勢90
一、國際合作日益全面90
二、政府權力不斷擴張94
三、網絡虛擬社會管理立法體系日益龐大96
第三章 我國網絡虛擬社會管理立法:制度的反思與重構103
第一節 我國網絡虛擬社會管理立法:變遷軌跡及其特點106
一、萌芽初創階段(1986—1993年)108
二、推進發展階段(1994—1999年)111
三、積極管制階段(2000—2004年)116
四、全面調整階段(2005年至今)123
第二節 我國網絡虛擬社會管理立法存在問題的根源:從觀念到法律之檢討129
一、觀念的滯後與偏差130
二、管理機制的錯位與不足136
三、網絡立法的缺陷與瑕疵141
第三節 網絡虛擬社會管理立法之基本建構159
一、網絡虛擬社會管理立法之價值取向160
二、網絡虛擬社會管理立法之基本原則165
三、網絡虛擬社會管理立法之模式選擇173
四、網絡虛擬社會管理法律制度的整體設計:一個初步構想180
第四章 網絡虛擬主體管理制度完善:基於實名制的法律分析197
第一節 網絡虛擬主體管理制度:必要性角度的解析199
一、網絡虛擬主體的理論分析199
二、完善網絡虛擬主體管理制度的正當性203
第二節 虛擬主體管理制度的實踐:網絡實名制的演進與反思205
一、網絡實名制的理性溯源與經驗借鑑206
二、我國網絡實名制的推進:路徑與特點210
三、我國網絡實名制推進:理論爭鳴與實踐反思216
第三節 我國虛擬主體管理法律制度完善的路徑選擇224
一、推行網絡實名制矛盾的消解224
二、網絡實名制的基本規則設計227
第五章 網絡犯罪刑事立法的完善:基於虛擬社會治理視角分析231
第一節 我國的網絡犯罪立法:階段性特點的分析234
一、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制度設計階段235
二、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刑法保護階段237
三、網絡犯罪刑事立法全面化階段239
第二節 網絡犯罪刑事立法價值取向的選擇248
一、網絡犯罪刑事立法工具性價值:自由與秩序250
二、網絡犯罪刑事立法目的性價值:促進社會進步254
第三節 網絡犯罪刑事立法的基本原則257
一、最後手段原則258
二、利益平衡原則259
三、國際合作原則260
四、鼓勵技術發展與監管並重原則261
第四節 我國網絡犯罪立法的發展展望262
一、立法模式的選擇與銜接262
二、我國網絡犯罪“整體立法”的思路分析265
三、我國網絡犯罪刑事立法基本規則修改分析267
第六章 虛擬社會網絡輿論監測:法律分析與規則建構273
第一節 必須明確的幾個問題——對可能質疑的初步迴應276
一、網絡輿論是否需要監測276
二、網絡輿論監測是否對言論自由構成威脅279
三、網絡輿論監測的法律限度282
第二節 我國網絡輿論監測的法律路徑選擇286
第三節 我國完善網絡輿論監測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則293
一、維護國家主權與安全、保障社會公共利益原則293
二、政府主導推進原則295
三、管控最小化原則295
四、程序正義原則296
五、事先通知與事後懲治原則297
第四節 我國網絡輿論監測:法律框架與相關制度構建298
一、我國網絡輿論監測的法律框架298
二、我國網絡輿論監測的核心法律制度構建302
第七章 虛擬社會網絡空間安全保障:戰略導向與制度完善307
第一節 網絡空間安全戰略導向:理論與發展309
一、網絡空間安全基本理論309
二、倫敦進程311
三、慕尼黑安全政策會議317
四、我國網絡空間戰略導向322
第二節 域外網絡空間安全保障制度設計:以美、德為例326
一、美國網絡空間安全保障體系326
二、德國網絡空間安全保障體系332
第三節 網絡空間安全的實現:我國的策略335
一、推進網絡安全技術的標準化335
二、完善網絡安全事件響應制度339
三、明確網絡安全責任342
四、建設良性網絡安全文化345
附錄:互聯網法律法規彙總349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