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邵

(原上海生物化學制藥廠廠長)

鎖定
張劭(1906—1987),乳名基劭,又名劭農。出生於河南省洛陽市洛寧縣聶墳村,1933年河南大學醫學院畢業後以優異的成績考入英國雷斯德醫學研究院。
中文名
張邵
生    卒
1906—1987
籍    貫
河南省洛陽市
畢業學校
河南大學

張邵個人生平

1936年在英國雷斯德醫學研究院獲藥物化學博士、醫學治療博士;
1937年應邀到美國聖約翰霍普金氏醫學院任研究員,兩年再獲美國生物化學博士,至此被譽為“三冕博士”。
1940年受英國曼徹斯特醫學院邀請任教,被任命為“正大教授”(最高一等的最高一級)。風華正茂的張劭,以他在醫學、藥學領域裏遊刃有餘的博學為青黴素的發明與研製作出了不可或缺的貢獻,成為青黴素研製中的中堅,並以輝煌的業績被長期歧視華人的大英帝國授予英國皇家醫學會的終身會員資格,成為早期太平洋地區醫學會僅有的4名華人會員之一。
1950年,張劭博士放棄國外的優裕生活回到上海,任上海生物化學制藥廠廠長兼總化驗師。
1951—1958年受到不公正待遇,1959年後展轉於河南省洛寧縣偏遠貧瘠的呂家坡村繼續用土瓦罐研究中醫藥。
1982年獨自合成三十烷醇而受到當地政府的重視,在時任河南省委領導的羅幹同志的關懷下恢復工作,被聘為洛陽地區生物化學藥廠(新春都藥業前身)總工程師。
1985年研製出橫跨中藥、西藥、生物化合藥三大學科理論的濟世良方“養命寶”(玉金方膠囊曾用名),震驚海內外。
1987年81高齡的張劭在洛陽研製抗癌特效藥“新生一號”的工作中積勞成疾病,抱憾而逝……

張邵個人著作

張劭博士一生勤於著述:主要著述有《生物化學大綱》、《血液化學》、《藥理學》、《病理學》、《細菌學》、《實驗物理論斷學》等等。翻譯的醫學著作有《西賽爾內科學》、《三大解剖學在外科手術之應用》、《醫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