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躍軍

(中南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

鎖定
張躍軍,男,生於1965年,文學博士,中南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英語語言文學學科學術帶頭人。全國英國文學學會理事,湖南省青年骨幹教師。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 訪問學者。
中文名
張躍軍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65年10月
職    業
教師
職    稱
教授

張躍軍個人簡介

張躍軍,男,生於1965年10月,漢族。文學博士,中南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英語語言文學學科學術帶頭人。全國英國文學學會理事,湖南省青年骨幹教師。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 訪問學者。主要研究興趣和專長:英美文學、文學理論與批評、比較文學和文化。
為英語專業的研究生開設了“西方文論”、“英語詩歌”等學位課程,為本科生開設了“英美文學”、“高級英語”等專業課和專業基礎課。
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青年項目)《威廉·卡洛斯·威廉斯的詩學研究》和湖南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課題《耶魯解構主義文論研究》,並參與省部級科研項目多項。曾在《外國文學評論》、《外國文學研究》、《當代外國文學》、《外國文學》、《中國翻譯》、《中國學術》、《世界文學》(台灣)等著名學術刊物發表學術論文近三十篇。著作方面,有著、編、譯作多種,在清華大學出版社和台灣書人出版社(Bookman Press) 等出版。 [1] 

張躍軍專著、翻譯

2.《美國性情:威廉·卡洛斯·威廉斯的實用主義詩學》,安徽文藝出版社,2006。
3.《兔子安息》,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

張躍軍主要論文

第一作者:
1.現代主義、文學、理論:讓-米歇爾·拉巴特教授訪談(英文),《外國文學研究》,2012年6月。
2.葉芝“天青石雕”對中國山水畫及道家美學思想的表現,《外國文學研究》,2011年12年。
3.葉芝詩歌中的視覺藝術,《求索》,2011年9月。
4.論W.S.默温中期詩歌風格的變化,《江西社會科學》,2010年9月。
5.論W.S.默温《蝨》的後現代詩風,《學術論壇》,2009年12月。
6.哈特曼解讀華茲華斯對於自然的表現,《當代外國文學》,2009年10月。
7.泰德·休斯早期詩歌中的道家思想,《湖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9年6月。
8.英美中產階級畫像·暴力美學化·後現代詩歌語言策略——凱斯頓·薩瑟蘭的《虐待療法》解讀,《英美文學研究論叢》,2008年12月。
9.《美國性情》:一部詩的歷史,《國外文學》,2007年11月。
10.“擴展廟宇”——查爾斯·阿爾提艾瑞教授訪談(英文),《外國文學研究》,2007年10月。
11.論伊麗莎白·畢曉普在《地理Ⅲ》中關於回憶與場景的運用(英文) ,《20世紀美國詩歌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際會議】,2007年7月。
12.心靈“迴歸”之旅——西奧多·羅特克詩歌的一種解讀,《山東外語教學》,2007年6月。
13.色彩繽紛、似幻還真的情歌——威廉斯的《情歌》賞析,《名作欣賞》,2005年4月。
14.布魯姆早期浪漫主義詩歌理論初探,《山東外語教學》,2004年5月。
15.威廉·卡洛斯·威廉斯的實用主義詩學觀,《當代外國文學》,2002年4月。
16.異國情調與本土意識形態——威廉·卡洛斯·威廉斯與中國的對話,《外國文學評論》,2001年11月。
17.並行而非對立——試論威廉·卡洛斯·威廉斯詩歌的結構特徵,《英美文學研究論叢》,2001年07月。
18.威廉·卡洛斯·威廉斯的“地方主義”詩學,《外國文學研究》,2001年3月。
19.威廉·卡洛斯·威廉斯的意象主義詩歌,《外國文學評論》,2000年8月。
20.文學研究的整體性——讀《走向<四個四重奏>——T.S.艾略特的詩歌藝術研究》,《外國文學》,2000年1月。
21.威廉·卡洛斯·威廉斯的“濟慈時代”,《中山大學學報》,1999年9月。
22.艾米莉·狄金森在中國的譯介,《中國翻譯》,1998年11月。
23.培養學習興趣 促進學生智力發展,《松遼學刊》,1998年8月。
24.美國比較文學研究觀念的演變,《中南大學學報》,2004年8月。
25.網絡時代的比較文學景觀,《中南大學學報》,2003年6月。
26. 從《比薩詩章》中漢字的使用看其對中國文化的表現,《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七次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6年11月。
第二作者:
1.從荒野描寫到毒物描寫:生態批評的發展趨勢,《當代外國文學》,2012年4月。
2.美國墨西哥裔女性的聲音——近30年《芒果街上的小屋》研究綜述,《河南科技大學學報》,2011年10月。
3.迂迴的詩學:新解美國亞裔離散詩歌,《學術論壇》,2011年10月。
4.美國文學中的旅行與美國夢,《外語教學》,2008年7月。
5.美國文學中的旅行與美國現實,《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8年3月。
6.“是人在寫詩,是人在思考”——布魯姆與德里達關於詩人自我之爭,《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3年11月。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