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煦

(唐朝中期將領)

鎖定
張煦(?—815年1月18日 [1]  ),陝州平陸(今屬山西)人。唐朝中期將領,檢校吏部尚書張獻恭之子。
張煦早年隨軍征戰有功,累官天德軍防禦使、夏綏銀節度使。振武軍變時,改任振武節度使,奉命率軍平亂。元和九年十二月(814年),張煦去世,獲贈太子太保
本    名
張煦
所處時代
唐朝
民族族羣
漢人
出生地
陝州平陸
去世時間
815年1月18日
主要成就
平定振武軍亂
官    職
振武節度使
追    贈
太子太保

張煦人物生平

張煦為山南西道節度使張獻恭之子,他早年曾隨從父張獻甫征戰,前後累積戰功,升至天德軍防禦使元和六年(811年)八月,升任夏州刺史、夏綏銀等州節度使 [2]  [3]  張煦的官銜,在此時應以加至檢校尚書。 [4] 
元和八年(813年)十二月,振武軍發生兵變,亂軍逐出振武節度使李進賢,對其家族進行屠殺。判官嚴澈也被亂兵殺害。唐憲宗李純聞訊後大怒,命張煦出任振武節度使,率夏州士兵兩千人趕赴振武軍,並允許他“便宜擊斷”。 [5-6] 
元和九年(814年)正月,朝廷賜張煦三萬匹絹,作為軍資補助。河東節度使王鍔也派兵五千援助,在善羊柵與張煦會師。張煦率軍進入單于都護府,誅殺作亂的蘇國珍等二百五十三人(《舊唐書·憲宗本紀》作二百五十二人)。振武軍亂平息。 [7-8] 
元和九年十二月初四(815年),張煦去世,朝廷追贈太子太保 [1]  [9] 

張煦家庭成員

父親:張獻恭,歷任山南西道節度使、檢校吏部尚書等職,封南陽郡開國公。 [10] 

張煦史料記載

舊唐書·卷一百二十二·列傳第七十二》 [10] 
新唐書·卷一百三十三 列傳第五十八》 [11]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三十九·唐紀五十五》
參考資料
  • 1.    《舊唐書·卷十五·本紀第十五》:(元和)九年……十二月甲辰朔。丁未,振武節度使張煦卒。
  • 2.    《舊唐書·卷十四·本紀第十四》:(元和)六年八月……乙丑,以天德軍防禦使張煦為夏州刺史、夏綏銀等州節度使。
  • 3.    《舊唐書·卷一百二十二·列傳第七十二》:獻恭子煦,嘗隨獻甫征討,積戰功累遷至夏州節度使。
  • 4.    《唐故左神策軍護軍中尉兼左街功德使知內侍省事劉公神道碑銘》:洎振武失守,主將遁逃,朝廷軫憂,慮為邊患,因命尚書張煦節制是邦,詔公領步騎五千為之聲援。
  • 5.    《舊唐書·卷一百二十二·列傳第七十二》:元和八年十二月,振武軍逐出節度使李進賢而屠其家,殺判官嚴澈。憲宗怒,遣煦以夏州兵二千人赴振武,仍許以便宜擊斷。
  • 6.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三十九·唐紀五十五》:丁酉,振武監軍駱朝寬奏亂兵已定,請給將士衣。上怒,以夏綏節度使張煦為振武節度使,將夏州兵二千赴鎮,仍命河東節度使王鍔以兵二千納之,聽以便宜從事。
  • 7.    《舊唐書·卷十五·本紀第十五》:(元和)九年春正月……乙亥,張煦入單于都護府,誅作亂軍士蘇國珍等二百五十二人。
  • 8.    《舊唐書·卷一百二十二·列傳第七十二》:九年正月,賜絹三萬匹以助軍資。河東節度使王鍔遣兵五千會煦於善羊柵,詔煦入振武,誅作亂蘇國珍等二百五十三人乃定。
  • 9.    《舊唐書·卷一百二十二·列傳第七十二》:是歲十二月卒,贈太子太保。
  • 10.    《舊唐書·卷一百二十二·列傳第七十二》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7-03-28]
  • 11.    《新唐書·卷一百三十三 列傳第五十八》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7-03-28]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