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正德

(海軍試驗基地原政委)

鎖定
張正德(1921—2003),衞固鎮南嶺村人。1921年11月生1937年在博山參加“中華民族日先鋒隊”,當年12月參加黑鐵山起義。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後參加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歷任警衞員、連政治指導員、團政治處組織幹事、團政委、師政治部副主任、海軍內長山要塞政治部副主任、海軍第二炮兵學院(原海軍高級專科學校)副政委、海軍試驗基地(軍)政委等職。 [1] 
中文名
張正德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21年11月
逝世日期
2003年8月7日
出生地
山東省淄博市張店區衞固鎮南嶺村

目錄

張正德人物生平

張正德,1921年11月出生於山東省長山縣(現博市張店區)南嶺村 [2] 
張正德排行老三,大哥張正榮、二哥張正田均為共產黨員、抗日戰士。張正德自幼在本村小學讀書。1935年,由桓台縣立高小升入博山私立洗凡中學。他學習刻苦,追求理想,曾立志做一名令人羨慕的小學教員或鐵路工人。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正在就讀的張正德等學生受羣眾抗日熱潮的影響,決定投筆從戎,強烈要求校方組織抗日救亡團體,以便官傳與支持羣眾抗日。然而,校方拒絕了這一正確主張,並向學生家長髮出“藉口宣傳別有用意,一週內若不回校便開除學籍”的通告,脅迫他們離開了學校。張正德離校後,接受“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長桓區隊隊長孫鐵民等人的指導,參加了“民先”組織。1937年12月,參加了黑鐵山抗日武裝起義。 [2] 
抗日戰爭時期,張正德歷任第三支隊宣傳員、第四中隊警衞員、青年幹事、連指導員、團政治處組織幹事、獨立營政治教導員、副政治委員等職。1938年春,他參加了長山城夜襲戰、小清河陶塘口伏擊戰和三官廟遭遇戰。同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之後,參加瞭解放萊蕪城戰鬥、蒙陰戰役、沂臨邊反“掃蕩”戰鬥、魯南費縣討匪戰役、泰萊邊討吳戰役以及泰安縣保衞麥收等百餘次戰鬥。 [2] 
解放戰爭時期,他歷任魯中軍區第四師政治部組織科副科長、華東野戰軍第八縱隊二十四師二三四團政治處主任、第三野戰軍第二十六軍七十八師二三三團政委等職。期間,他參加了1946年的張(店)周(村)戰役;1947年的戰役、孟良戰役、沙土集戰役、土山集戰役;1948年的洛陽戰役、開封戰役、濟南戰役、淮海戰役;1949年的渡江戰役和解放上海戰役等。 [2] 
新中國成立後,張正德奉命參加了抗美援朝戰爭,他仍然擔任二十六軍二三三團政委。1951年上半年,志願軍發動第四第五次戰役,張正德率部參加了渡江戰役、解放漢城、西方山陽擊戰、內外夾阻擊戰等戰役、戰鬥,並在西方山阻擊戰中榮立二等功。1954年至1983年,他歷任海軍內長山要塞區政治部副主任、海軍訓練基地503部隊政治委員、海軍二炮學院副政治委員、海軍錦西實驗基地政治委員。1955年,被授予上校軍銜曾先後榮“獨立章”“解章”“”“譽勳章”。1985年,離職休養。正軍職。 [2] 
因病醫治無效,於2003年8月7日在青島逝世,享年81歲。 [3] 
參考資料
  • 1.    牛餘星主編;山東省淄博市張店區志編纂委員會編.張店區志.北京:中國友誼出版公司,1991:677
  • 2.    侯法生主編.中共淄博歷史人物 第1集:中共淄博市委黨史資料徵集研究委員會,不清楚:343-344
  • 3.    張正德同志逝世[N].解放軍報,2003.1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