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明宇

(國家一級美術師)

鎖定
張明宇,1962年出生,生於浙江台州,齋號“問耘室”,國家一級美術師 [1]  ,甘肅省中國畫研究院畫家,明清古傢俱收藏家。
中文名
張明宇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62年
職    業
畫家
主要成就
國家一級美術師
上海文人書畫院副院長
中國國畫藝術研究院畫家
甘肅省中國畫研究院畫家
出生地
浙江台州

張明宇藝術簡歷

代表作品
代表作品(12張)
張明宇,早年師從王伯敏先生學習山水畫,30餘年筆墨耕耘,力求探索創造自己的圖式。
作品曾多次參加全國重大美展,曾在中央電視台書畫頻道展播。

張明宇藝術特色

張明宇,一個生存於北方的很地道的南方人,1962年出生於浙江台州,1989年隻身來到天水,一晃就是十數年,但他始終沒有擱下屬於自己生命另一端的畫筆。
張明宇喜歡繪畫,完全是由其祖上與浙派大師蒲華的密切交往而被其精美的作品誘入的。蒲華酣暢淋漓的水墨竹子和近於哀遠悽楚的梅花圖式,曾深深地感染了張明宇,因而他在自己的繪畫中過多地強調了呈現自然觀念的水墨意象;或者,張明宇在承傳蒲華繪畫藝術生命衣缽的當代優秀畫家曾宓的圖式世界裏,找到了直接借鑑與吸納的參照。
張明宇作畫先用闊筆恣意橫掃,待大構圖出現後,即以精細之筆小心收拾;他的畫作深具西北粗獷之氣,同時,又深深地袒露出一種追尋自然之象的寬懷與從容。他的山水畫,所施筆墨承繼了當代浙派宿墨法之衣缽,也就是,在他的介質語言上還是屬於南方畫作細潤、幽雅一路。正因如此,他的繪畫有着濃厚的江南意味,用墨極透麗,但畫面卻始終籠罩在暮靄沉沉的鄉愁凝緒中,可以説,他的繪畫品格的維向,早已在不經然間匯入了當代浙派山水畫以“水墨”觀構架生命形式的潮流中。
在山水後景的處理上,他常用手套“潑”出大塊面的色墨塊,以求遠山厚重、透明之質感。其畫往往在當代大眾意義中的“黑”色體系中表徵出一種“自然”色相。
張明宇習慣於描寫南方的小丘陵一類,因而,在我們北方人的審美知覺中,覺得他的畫近於簡平,不若北方人山水險絕、繁密。他的繪畫意象,大多以半歪半倒的房子、水氣氲氤的竹子等物象來傳達,整個畫面讓介入物及水墨交響“流韻”,其實,這正是中國當代國畫發展重鎮———中國美院的教學要義。《秋風忽亂幾許屋》構圖為三段論,前段的密竹與後景中幾欲凝固的蒼茫遠山以相對的形式對中部進行擠壓,生髮出些許的混茫之氣,儘管前後景墨色更深沉一些,但絲毫不減置身險境之中景,故而,我們的視覺仍被拉到中景上,這在接受者眼中又多出了構成上的多維意象;此畫構圖相對簡單了些,但由筆墨深度所表現的語言密度,確乎達到了筆簡而意厚的效果。《坡高暮上遲》畫面極險,但作者以機趣與慧心設置了兩個破險式的“稱砣”;人與房子,房子的出現使畫面險上加險,人物的置陳則一下把三重險境全破了。
張明宇學畫不拘泥於瑣碎之技術性操作,純然在理法上化“它”為我,着實很見才性。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