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文忠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二級研究員)

鎖定
張文忠,男,1966年1月出生,1995年在東北師範大學獲得理學博士。1993年——1997年在日本一橋大學、駒澤大學學習和研究。現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二級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經濟區位論、宜居城市、資源型城市、產業與區域發展等方面的研究。先後主持了國家自然科學重點基金和麪上基金、國家發改委、住建部等各類研究課題60餘項,發表論文200多篇。兼任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副理事長,中國發展戰略學研究會副理事長,中國自然資源學會常務理事、資源型城市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國地理學會理事、城市與區域管理專業委員主任等。 [1] 
中文名
張文忠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66年1月
畢業院校
東北師範大學
研究方向
經濟區位理論、城市和區域發展

張文忠簡介

研究領域和研究方向:
主要從事經濟區位論、宜居城市、資源型城市、產業與區域發展等方面的研究。
學術成就:
先後主持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和麪上項目、國家發改委《全國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規劃》、《大小興安嶺生態保護與經濟轉型規劃》等國家級規劃和研究60多項。著有《經濟區位論》、《產業發展和規劃的理論與實踐》、《中國資源城市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國宜居城市研究報告》、《人居環境與居民空間行為》等著作10多部,發表中英文論文200多篇。
2005年和2009年獲北京市科學技術二等獎,2009年獲中國科學院傑出科技成就獎,2016年獲中國科學院科技促進發展獎,2018年獲環境保護科學技術一等獎,2019年獲重慶市科學技術二等獎。

張文忠代表性學術著作

張文忠著,經濟區位論,商務印書館,2022年。
張文忠等著,產業發展和規劃的理論與實踐,科學出版社,2009年。
張文忠、餘建輝、李業錦、黨雲曉著,人居環境與居民空間行為,科學出版社,2015年。
張文忠、諶麗、黨雲曉、湛東昇著,和諧宜居城市建設的理論與實踐,科學出版社,2016年。
張文忠,餘建輝. 中國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的政策演變與效果分析[J].地理科學,2023,30(1):22-38.
張文忠, 何炬, 諶麗. 面向高質量發展的中國城市體檢方法體系探討[J].地理科學,2021,41(1):1-12.
張文忠,許婧雪,馬仁鋒,馬詩萍.中國城市高質量發展內涵、現狀及發展導向——基於居民調查視角[J].城市規劃,2019,43(11):13-19.
LIU Q Q, WANG S J, ZHANG W Z*,et al. 2019. The effect of natural and anthropogenic factors on PM2.5:Empirical evidence from Chinese cities with different income levels. Science ofthe Total Environment [J], 653: 157-167.
YANG X, WANG S J, ZHANG W Z*,et al. 2016. Impacts of energy consumption, energy structure, and treatmenttechnology on SO2 emissions: A multi-scale LMDI decomposition analysis inChina. Applied Energy [J], 184: 714-72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