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學良故居

(天津市和平區張學良故居)

鎖定
張學良故居坐落法租界32號路(今和平區赤峯道78號),是一所西洋集仿式樓房,前樓建於1921年,後樓建於1926年。張氏在二、三十年代來津常住此處。
中文名
張學良故居
外文名
Young Marshal House
別    名
少帥府
位    置
天津市和平區赤峯道78號
景點級別
無評級
門票價格
成人45元/張、學生票35元/張
開放時間
全年 09:00-17:30;17:00停止入園,節日20:30停止售票,21:00閉館 [1] 
建造時間
1921年
建議遊玩時長
1-2小時
適宜遊玩季節
四季皆宜

目錄

張學良故居人物簡介

張學良故居風景(一)
張學良故居風景(一)(4張)
張學良,字漢卿,遼寧海城人,光緒二十七年(1901)生。東北講武學堂畢業,歷任旅、師、軍長,軍團司令、東北保安司令、東北邊防司令長官、全國陸海空軍副總司令、北平綏靖主任、軍事委員會北平分會委員長、西北“剿匪”總司令等職。1936年張學良與西北軍楊虎城發動了震驚中外的雙十二(1936年十二月十二日)“西安事變”,扣押蔣介石,逼蔣抗日,奠定了第二次國共合作、全民抗戰基礎。

張學良故居景況

張學良故居 張學良故居
張氏故居有前後兩幢磚木結構樓房,前樓建於1921年,為三層帶地下室;後樓為二層,建於1926年。兩幢共有房間42間,建築面積1270.4平方米。建築總面積1401.65平方米,總佔地面積1.495市畝
該所建築造型豪華、美觀、大方。前樓正面二、三層設有屋頂平台;室內寬大考究,內部樓梯、地板、門窗等均採用菲律賓木料;衞生設備具全,院內廣植草坪。
該樓以張壽懿(張作霖五夫人)名義購自法國領事館。1949年後張壽懿去香港,由其子張學銓管理出租。1956年進行私房改造後由國家經營,1960年改按公產掌管。

張學良故居現狀

張學良故居地址

張學良故居特色

“百年曆史看天津” 天津素有“九國租界,萬國建築博覽會”之稱!來到天津,必看的就是名人故居小洋樓,而在天津3000多棟風貌建築,800多所名人故居中,最具特色,也是最能代表中國近代史傳奇人物的故居,就是張學良故居博物館。坐落在和平區赤峯道上的張學良故居博物館藏有300餘件物品,全景再現了當年張家在天津法租界的生活。
天津張學良故居
天津張學良故居夜景 天津張學良故居夜景
1. 3D立體式博物館,帶您穿越到民國時期
張學良故居博物館最大的特色,就是穿越的概念。經過了兩年的修整,耗資千萬,無論從音樂,裝修,傢俱,服飾等各個方面都原景重現了當年張家生活的原貌,讓你從踏入博物館那一刻,就穿越回到了90年前,體味張學良將軍生活的原貌。
一樓文化牆 一樓文化牆
2. 親民博物館,拉近與遊客距離
張學良故居博物館重點打造親民博物館的概念,改變博物館在人們心中古板的概念。這裏的傢俱,無論是張將軍用過的書桌,或者是收音機的櫃子,或者是老式的桌椅,壁爐,風琴,甚至是民國時期的百家樂,您都能夠伸手摸上一摸,甚至是坐到老式的黃包車上,體驗下真正的民國時期的生活,定會讓遊客不虛此行,流連忘返。
四小姐接待室 四小姐接待室
3. 可以吃的博物館,體味舌尖上的民國私家菜
“可以吃的博物館”概念出自馮驥才老先生筆下,張學良故居博物館也被打造成可以吃的博物館概念。在這裏,可以品嚐到正宗的張傢俬家菜,民國譚家菜,風情租界菜,中華一絕菜,養生長壽菜等等,讓你不僅僅從視覺,聽覺方面,甚至從味覺方面全方位的深入瞭解張學良將軍的生活,真正意義上的可以吃的博物館。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