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國彥

(明朝萬曆年間兵部、刑部尚書)

鎖定
張國彥(1525~1598),字熙載,號弘軒,明朝萬曆年間兵部、刑部尚書,直隸廣平府邯鄲縣城內北門裏人(今河北省邯鄲市串城街)。
張國彥自少魁梧穎敏,非常善於作文。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張國彥考中進士,初授山西襄陵縣知縣,因政績顯著,升為兵科給事中,旋因父憂歸家。後累升禮科都給事中,再遷山西參政、陝西右布政使、江西左布政使等職。萬曆九年(1581)升順天府尹,借求雨之機,上書陳述百姓困苦。調任都察院副都御史,巡撫鄖陽。不久,升順天巡撫。以後奉召守關有功,萬曆十四年(1586年)遷户部侍郎,主管國庫和軍需物資,再升為都御史,萬曆十八年(1590)遷兵部尚書,協理兵部尚書,設置揹包軍馬,使軍事消息暢通,逾歲,又改督倉場,晉升為兵部尚書。後任刑部尚書等職。洮河之變時有功加封太子少保,賜給有飛魚圖繡的官服,國家一等俸祿。 萬曆十九年(1591年)十二月,升任刑部尚書。到任後數日,即致仕。 [1] 
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病逝,萬曆帝追封太子太保諡號,派遣高級官員主持治喪,並且喪事比別的臣子高出一等。 [2] 
張國彥平生寬厚仁愛,虛懷若谷,退休後,常常獎勵督促後輩努力學習、賙濟照顧貧困親鄰。 [3]  著有《瑣垣疏議》四卷。祭祀鄉賢。其墓在邯鄲雞毛山王郎村北蓮花崗,已湮。其墓誌《明張公暨配贈夫人蔚氏合葬墓誌銘》現收存於邯鄲碑林內。 [3] 
其子張我繼、張我繩、張我續均為明代官僚。張我續官至户部尚書太子太傅正一品)。一門父子倆尚書,在邯鄲歷史上絕無僅有。
熙載
弘軒
所處時代
明朝
民族族羣
漢人
出生地
大明直隸廣平府邯鄲縣
出生日期
1525年11月25日
逝世日期
1598年10月8日
主要成就
平定洮河之變
起草《籌邊八策》
安撫邊境少數部族
平定海上部族那林孛羅
主要作品
《瑣垣疏議》
本    名
張國彥

張國彥生平經歷

張國彥早年經歷

張國彥出生於嘉靖四年(1525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幼年以孝聞名鄉里,少魁梧穎敏且有文采,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年僅19歲的張國彥出試郡、邑學使者,都是第一。後在順天府鄉試獲取第六十二名舉人。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中式壬戌科進士 [4-5]  ,授山西襄陵令,在山西襄陵知縣位置上,即受到“鷹鸇不若鸞鳳”之類的稱讚,同僚更是佩服他對事物的處理和把握。在他做知縣期間,政平訟理,吏畏民懷,治狀遂為三晉之最,襄陵人立祠祠之。三年期滿張國彥被徵入京城,擔任兵部給事中,但不久就因父親有病,而請假歸鄉,到家時父親就去世了。張國彥在家守喪三年。 [6] 

張國彥屢任要職

隆慶三年(1569年)復職,先後任兵科左、右給事中、禮科都諫。 [6] 
張國彥家廟壁畫 張國彥家廟壁畫
隆慶五年(1571年),適逢宣大虜訌,督撫以互市請,當時正是內閣首輔兼吏部尚書高拱主政,力主和議。張國彥卻堅持不同意和議,在朝上爭論很激烈。退朝之後,又起草了《籌邊八議》,上疏皇帝。高拱是張國彥參加進士考試時的主考官,此時又主持政局,所以專斷得很,但張國彥不惜而辯之。除了這件事,在諫貿珠、請召對、懇訓儲等問題上,張國彥都有自己的看法,表達的時候論議丰采,朝內同事感到驚訝,自以為不及。儘管如此鋒芒外露,引起了高拱的不快,這年冬天,被迫出京,被提拔做了山西參政。張國彥離開京城後,反而朝廷上的評價更高了。 [6]  [7] 
隆慶六年(1572年),張國彥的生母鄭孺人去世,因此不得不再次告假歸喪。 [7] 
萬曆三年(1575),三年守孝滿後張國彥先被派為浙江參政又升為秦中按察使,到陝西不久,即被擢為陝西省右布政使。一年之中三次被提拔,這在一般人是很少有的事。 [7] 
萬曆八年(1580年),進京入賀,轉江西左佈政。這一年正是他的三兒子張我續參加進士會考之年。張國彥受命進京接受任命時,特意去看了張我續,還見到了與兒子一起參加考試的同科會試第一名蕭良有。蕭良有雖然考試第一,但在殿試時,張居正的兒子卻被點了狀元,這是因為太監馮保從中作梗。 [8] 
萬曆九年(1581年)再次入京,為順天府尹,在任上,他以京師根本地,多一切無名之需,又歲大旱疫,脂膏日竭,於是藉着因旱禱雨之際,向萬曆帝陳言京都百姓困苦狀況,請求實行寬恤之政。當時,正是張居正主政內閣,看到張國彥的奏文,認為他是藉端發難,惱怒地説:“安得此大難之端而發之?”立刻指使言官上疏彈劾張國彥“出位沽名”。一時之間,幾乎遭到不測。後來皇上旨下,僅奪俸祿以示懲罰了事。 [7] 
萬曆十年(1582年),張居正去世,不久有諫官彈劾張居正,因此其家被抄。在北京的朝政大局上,太宰嚴清被委任出來臨時主持內閣,推薦張國彥任副都御史,巡撫湖北鄖陽,只是在鄖陽沒幾個月,不久又調至順天府尹。這是因為當時邊關少數部落叛亂,進攻薊鎮黑峪關,守衞此他的撫臣因失守坐法被免職,“眾議非借公(指張國彥)不可”,於是張國彥第二次就任順天府尹。張國彥到任後,首先是增加城垛,嚴守斥堠,勤於訓練,獎勵勇敢,從而使關外部落的進犯被抑止,嚴重的邊關敵情得到緩解。 [7]  [9]  房山縣民史錦用開礦之説迷惑皇帝,張國彥多次上書竭力勸阻,萬曆帝終於停止了開礦之舉。 [3] 
萬曆十二年(1584年),張國彥會同張佳胤張文熙等人在徐流口等地派人,增修、補修、加固長城。 [10] 
張國彥家廟圖 張國彥家廟圖 [8]
萬曆十四年(1586年),入為户部侍郎,逾歲改督倉場。倉場為户部所轄,單獨列置。《明史》卷七十二職官:“總督倉場一人,掌督在京及通州等處倉場糧儲。…萬曆二年,重‘豐日一革,命本部侍郎分理之。十一年復設…”可知倉場大使本來就是户部侍郎擔任的。倉場大使即縣誌《人物傳》中所説的總督倉場。
僅僅三個月,到萬曆十五年(1587年),張國彥被提升為右都御史,總督薊、遼、保定軍務。張國彥到任後,整治有方,威德惠懷。特別是平叛遼左海夷那林孛羅,邊疆得到安定。 [11] 
按照過去的做法,常常會築觀告廟,但捷報上報後,皇帝當時僅僅給予金幣之賚(laì 意為賞賜)。這其中的奧妙,真的很難説。根據萬曆十六年(1588年)賜予張國彥的誥命碑文內,有“制勝算於師中,樹奇勳於塞外”之語,即是對他的肯定。之所以得不到大張旗鼓的表彰,還是有人嫉妒作梗而已。 [9] 
萬曆十八年(1590年),張國彥考三載滿(任職三年的考核),升列銜兵部尚書,總督如故,並在這年冬天十一月,受命任職協理京營戎政,奏請皇上設置揹包軍馬,使軍事消息暢通。 [11] 

張國彥憤然回鄉

張國彥父子進士牌坊建制 張國彥父子進士牌坊建制 [8]
萬曆十九年(1591年),甘肅發生洮河之變,真相、火落赤部等少數部族圍攻舊洮州等地,但兵部主政者仍然假裝不知道真相,照舊讓這些部族和往常一樣,繼續從事邊關貿易並領取朝廷的獎勵。當朝廷討論此事時議論不止,總督陝西延寧甘肅軍務的魏學曾主張興兵討伐,張國彥説:對這樣的問題不及時做出決策,國體在哪裏啊?上疏要求罷款主戰,這樣又與主持兵部事務的總督魏學曾的主張不合,發生爭執。張國彥因此抑鬱不安,進而想自己年歲已老,遂以年老為由,懇請告老回鄉。萬曆帝挽留,命改任刑部尚書,僅三天張國彥再次請求退休。歸後,萬曆帝以其以前的功勞,加封其太子少保銜,賜飛魚官服,一等俸祿。 [12] 

張國彥晚年生活

張國彥回鄉後,杜門研究學問,不問政事。官員們過往邯鄲,不是執意請見的,張國彥絕不出來見面。邯鄲離北京這麼近,他也不肯通消息。在家鄉張國彥專意獎進後學,又常常捐俸餘,幫助鄉親四鄰。沒事的時候登上叢台眺望遠方,或者住在鄉間別墅,教教子孫詩書之業,安穩地度過了十年。 [12] 

張國彥去世

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十月初八日去世,時年七十四歲。萬曆帝追封其太子太保銜,喪事比別的臣子高出一等。 [3] 
張國彥去世後,三兒子張我續邀請蕭良有撰文、南企仲書丹,為父親作墓誌銘。這二人都是張我續的同年,且蕭良有還是該榜榜眼(一甲第二名),南企仲則是張國彥的門生。 [13] 

張國彥主要成就

張國彥薊鎮屯田

從襄陵縣令到刑部尚書,張國彥做了幾十年的地方官,政績和經驗都是令人佩服的。在自己的從政生涯中,在他自己的職權範圍內也有建樹,“薊鎮屯田”,即為其大者。
在張國彥任順天巡撫之前,永平灤州滄州慶雲一帶,“地皆雀葦,土實膏腴”,“惟苦水害” [14]  ,而“北人未習水利” [15]  ,“不知水害未除,正由水利未興也” [15]  。萬曆三年(1575年),工科給事中徐貞明曾向朝廷提交了一份京畿和整個北方數省的水利興建工程計劃,建議朝廷參照元代虞集“欲於北京東濱海地築塘悍水以成稻田” [15]  的構想,從京畿開始,興建水利,集民屯田。但是,由於不久徐貞明即遭到貶官,因此此事被擱置下來。張國彥任巡撫順天期間,與副使顧養謙、總督張佳胤一道,首先將徐貞明計劃諸實施,“行之薊州、永平、豐潤、玉田、皆有效” [16]  。後來,儘管此舉“為豪右所阻” [17]  。而後無法繼續開墾荒地,對儲備軍糧、充填國庫很不利。未能實施到底,但卻由此而引起了朝廷的重視,遂開畿輔水利興建之先河。

張國彥軍事成就

萬曆十年(1582年),張國彥第二次回到順天府任上,是因為被大家一致認為“非借公(指張國彥)不可”,他採取正確的措施,使嚴重的邊關敵情得到緩解。 [11] 
萬曆十五年(1587年),張國彥又被朝廷擢為右都御史,總督薊、遼、保軍務,張國彥到任後,整治有方,威德惠懷,很快平息了軍隊騷亂。遼西的海上部族那林孛羅,不斷在邊境挑起事端,刀傷官卒,暗中勾連北虜,起來叛亂。張國彥率領軍隊前往鎮壓,大敗之,消滅其頭目8人,斬首550,獲夷馬百,滷器700多具。那林孛羅乞哀請罪。張國彥因建有“社稷功”,兵部曾為其請功,但朝廷僅僅給予了賞費獎勵。 [9] 
萬曆十八年(1590年),張國彥考升列銜兵部尚書,總督如故,後受命任職協理京營戎政,為兵部所轄,是單獨列置的部門。根據明史記載,協理京營戎政一尚書成或右都御中一常京營操練之事。 [9]  1590 年, 女真族中南關首領死後,北關首領乘機發兵,引 發了邊境的戰亂,時任薊遼總督的張國彥和遼東 巡撫顧養謙興師聲討北關,擊敗了北關勢力,並 有意讓南關與努爾哈赤結親,以此壯大南關的聲勢,壓抑北關,使其不在邊境作亂,維護了邊關的安寧。不久,甘肅洮河發生兵變,蒙古第三代“順 義王”扯力克悍然侵邊,首犯西寧,並連陷臨洮、 河州、渭源,攻克洮州,明軍數位主將敗死,西 北震動。張國彥奉命前去平息戰亂,立下汗馬功勞, 皇上加封其為太子少保,賜給有飛魚圖繡的官服, 享國家一等俸祿。 [24] 

張國彥修葺驛路

當時驛站譭棄,往來傳遞書信困難,奏請皇上設置揹包軍馬,讓京城附近派往守邊人員回鄉補充軍隊,使軍事消息暢通,京郊人民十分感激。張國彥以兵部尚書銜擔任協理京營戎政,也是一種重用的表示。 [3]  張國彥協理兵部尚書時,驛路毀壞嚴重,往來傳遞信件路途艱難,驛郵業極不景氣。他奏請朝廷設置揹包軍馬,讓京城附近派往守邊的人回鄉補充軍隊,使軍事消息傳遞暢通,也為京城人民提供了便利。 [24] 

張國彥主要作品

著有《瑣垣疏議》四卷,惜湮沒無存。
詩詞《觀歷有感示諸子》:甲子循環六十春,自憐白髮走風塵。百年相去無多日,千歲從來有幾人。幸喜冠裳能繼世,須知和厚可藏身。而翁而祖無他計,一片丹心貫鬼神。 [8] 
2009年,邯鄲市當地在南湖發現古代墓葬。在該墓地範圍內還出土了兩個合墓誌,一為“郎恕軒李公夫人張氏合葬墓誌銘”,由張國彥撰,郭宗賢書;一為“明李母張氏夫人墓誌銘”,由張國彥撰,張我續書。 [18] 

張國彥家族成員

張國彥先祖

明朝初年,張國彥的祖先被稱作雲騎翁的張仲實,首次到邯鄲落户,被看作是張氏在邯鄲的始祖。以後張仲實(雲騎翁)生了張全(醇白翁),張全生了張義(喻父翁),張義生了張鸞(治微翁)。自張鸞起,做了邑庠生,從此張家有了讀書人。張鸞生張滕(賓孟翁),張滕生張繡(靜庵翁),這就是張國彥的祖父、父親,後來都以張國彥飛黃騰達而不斷得到追贈,最後達到都察院右都御史兼兵部侍,也就是與張國彥的職位相符合的名譽爵銜。張鸞娶了趙氏 [19]  ,這就是張國彥的祖母。張國彥的親生母親是鄭氏 [20]  ,是父親續娶的(張滕此前已娶李氏)。張國彥出生時,父親年紀已經很老了。 [6] 
志書中載:張國彥的父親張繡,字大錦。三歲時失怙,寄託祖母楊氏以及母親趙氏撫養成人,並娶鄭氏為妻。張繡素性至孝,感念二位老人孤立苦節,與妻子竭力奉養,凡獲得一蔬一果都未敢先嚐。他母親趙氏性格嚴厲,事稍分歧意即不吃飯,每此,張繡都要跪泣請求乃食。張繡的弟弟張繪,自幼多病,母親憂其泰王行宮難養人,讓他落髮學道,但是張繡如常供其衣食,賜顧幫襯周到,後來照舊把這個弟弟召了歸來奉養母親。母親活了八十多歲,他對母親是藥必先嚐,衣不解帶,連母親的衣裙、廁具都是親自滌盪。在當時他母親、祖母二位老人之節守及他的孝行都聞名於朝野,以是,才以“孝婦與孝子並舉”而受到陛下的旌表。

張國彥妻子

張國彥大夫人蔚氏,很有婦德。張國彥文藻宏發,蔚氏又以儉勤佐之,所以他能安心讀書求仕。

張國彥叔父

張繪

張國彥子女

  • 兒子
張國彥的幾個兒子也都宦途騰達:宗子我繼,性儉樸。作過湯陰縣令,湯陰距邯鄲僅二百餘里,他在任上的衣食用具悉取於家。他剛上任之初,正遇上大雨成災,洪水氾濫,數十里田圃房舍被沖毀。我繼多方乞助賑賚,才使縣平易近度過饑饉。他為政時,對訴訟者認真仔細看其詳,使蒙冤者得伸,輸者也心折,他死在任上時,士平易近皆為涕泣。看來他也是一個甚得平易近心的廉潔官吏。
次子我繩,歷官武城以及大興縣令、户部曹官、寧鎮兵備等大行宮禮堂職。他在武城當縣令時,極力為百姓減緩服役,縣平易近曾為他立有生祠。後來他調任延寧,正值軍隊因缺少糧餉而情面洶洶,他毅然曰“非權無以濟變。”極力主張將存庫的浮賞銀暫時借用十八萬兩,濟一時之急。由此,“兵獲宿飽”,土兵們齊聲歡樂的度過“張公活我!”(邯鄲縣誌語)。由於他正確措置了叛亂的險情,安定了軍心,被都院薦拔為不雅察使,擢升為寧鎮總鎮。後因疾辭歸。
三子我續,聲名猶為顯耀。志書上説他“生有異質,七歲能文,年十九即登萬曆庚辰科進士第。除嵩縣令,發奸摘伏,數昭雪大獄,所全活甚眾。”官曆禮部曹官、河南巡撫、川貴總督等職,最高作過户部尚書、太子太傅
四子我繗,萬曆年以考績恩蔭入監,後任南寧知府。
  • 女兒
張國彥有女兒三人,均為留下姓名。長女許聘序班李志尹子兵馬孔問。次適繁峙縣丞聶尚勤子生員敬修。次適夏津知縣劉闊子生員紹檢。 [12] 

張國彥後人

另外,《明史·卷二四五·萬燝傳》附載張汶之事時雲:“汶,邯鄲人,尚書國彥曾孫也,由蔭敍為後軍都督經歷。嘗被酒詆忠賢,下獄拷掠死。亦獲贈恤。”此為記載有誤,根據時間上來判斷,張汶應是張國彥之孫。

張國彥史書記載

張國彥之名,明史無載。《邯鄲縣誌》和《張國彥暨蔚氏合葬墓誌銘》有記載其生平。

張國彥後世紀念

張國彥一生多有建樹,功名顯赫卓著。他從基層做起,最後升至刑部尚書。明清時期,邯鄲城內有數不清的旌表石牌坊、旌表匾,多是彰顯其家族品德和業績的。張家獲贈的牌坊包括:左副都御史兵部侍郎張滕(張國彥祖父)“恩褒三世坊”、張滕妻“貞節坊”、都給事中張國彥“諫議坊”、户部侍郎張國彥“地官上卿坊”、都御史張國彥“節制四省坊”、總督尚書張國彥“大司馬坊”、張國彥子户部尚書張我續“宮保尚書坊”、張國彥與三子張我續“父子進士坊”、張國彥與次子張我繩、三子張我續“孝友世家坊”等,計9座旌表牌坊。 [21] 

張國彥軼事典故

張國彥夢中得子

關於張國彥的發跡有一個故事。張國彥的父親張繡家裏很窮,沒有兒子。設一空罈子積錢十年而壇滿。有位鄰居生有三個兒子,夫婿犯法而罰做勞役,籌辦賣掉妻子以抵銷罪過,張翁擔憂鄰妻離去,其三子不能全部生活,於是,就與太太商量,把積蓄的錢全部拿出來代償贖銀,還不足,太太拔釵湊上。這天晚上,他們夢見上帝抱一可愛的孩子送給他們,於是生下弘軒師長教師。此刻子孫接踵在科考中及第。 [22] 

張國彥二柏一孔橋

位於邯鄲市永年、武安、邯鄲三縣交界處的二柏一孔橋,也與張國彥又有一定的淵源。萬曆帝素知張國彥為官清廉,便下旨命他攜鉅款回老家監修石橋。張國彥領出鉅款後,在此處處修了一座小石橋,兩端栽上兩棵小柏樹,把大部分銀兩放了賑,貧困之家均有一份,使老百姓得以平安度日,並添置農具,購買耕畜。 [23] 
由於張國彥攜鉅款修橋,氣壞了朝中小人,他們便向萬曆帝説張國彥的壞話,萬曆帝派欽差查辦此案。欽差奉命,便趕到邯鄲張家府第。張國彥與欽差乘轎去了城西北紫山腳下,指着一條小石橋説:“這就是所修建的石橋?”欽差説:“張大人,這哪裏是‘二百單一孔大石橋’?分明是一座小溝上的小石橋啊!” 張國彥説:“你可看好了!這石橋是一孔,橋兩端是兩棵柏樹,名字就叫‘二柏擔一孔石橋’,我啓奏修橋時,你也在殿上,我説的就是‘二柏擔一孔石橋’,可萬歲誤以為是‘二百單一孔石橋’,就撥下這筆巨銀,我既不敢説萬歲錯了,又不敢違抗聖旨,只得帶銀回鄉,將小橋修好,餘銀放賑貧民,為聖上換取民心。”説完,便呈上一份放賑清單,工程、放賑款項一清二楚,領款人皆有指印。欽差一筆筆細細核了,分毫不差。 [23] 
欽差找不到張國彥半點貪私之處,又不敢將實情和盤迴奏朝廷,只得以“查有其事,並無錯訛”八個大字向萬曆帝支吾了事。眾臣見差官回來如此,也就不再提起此事了。 [23] 

張國彥墓地

張國彥墓地原位於邯鄲縣城西王朗村北蓮花崗(今復興區建設大街北段東側),塋地規模宏大,葬禮由朝廷派重員主持。墳塋封土高峻,墓園建有石碑、石牌坊,神道教兩旁有石人、石馬等石象生擺列整齊嚴肅,惋惜“文革”時期闢建築設大街時被遷走,草草安葬於邯鄲縣西20裏張巖嵛村北崗地之上,僅幾墳丘而已。
張國彥下葬時,已是萬曆二十七年(1599年)冬天的十二月初十日,墓塋在邯鄲縣城西的王郎村北蓮花崗上(今復興區建設大街北段東側),早於他去世的夫人蔚氏被合葬在他的墓穴右側。塋地規模宏大,葬禮隆重肅穆。從張國彥去世到安葬,始終由朝廷派重員主持,皇帝的諭祭也一道道傳來。 [12] 
墓園建有石碑、石牌坊,神道兩旁有石人、石馬等石象生。20世紀80年代開闢建設大街時,張國彥夫婦合葬墓被改葬於西2裏的張巖嵛村北崗地之上。 [12] 
1644年,李自成起義軍北進。東路軍經過邯 鄲,打擊明朝官吏豪紳,張氏家族首當其衝,大火燒燬了張國彥陵區樹木及祭堂。1703年,康熙帝南巡迴京路過邯鄲,在張國彥曾孫監生張澍家休息,下旨重修張氏祖墓。張澍派人修復了祭堂,又在陵區種植了松柏,使墓園又恢復了生機。 20世紀80年代修築建設大街時,張氏祖墓被遷葬, 移至張巖嵛村北崗地。現在叢台公園邯鄲碑林內, 保存着從張國彥墓地遷移至此處的誥封及兵部右侍郎贈封太子少保、刑部尚書贈封太子太保二通 石碑。 [24] 

張國彥爭議

張國彥與張我續父子都任過尚書之職,在明代的尚書官職屬正二品,太子太保、太子太傅則是正一品,何況張國彥一家父子兩尚書,官居一品,功高位顯。但使人不好懂的是《明史》中卻沒有作為其立傳,其名兒僅見於《明史·七卿年表》。據《邯鄲簡史》(孫繼平易近、楊倩描、郝良真著,中都城會經濟出版社出版)考據:明熹宗天啓二年(1622年),張我續時任川貴總督時,因水西土目安邦產興兵反明,前後攻下畢節,圍困貴陽,以至貴陽險些陷落。張我續是以受到彈劾而“解聘候勘”。因宦途遭此重挫,以是張我續就依附權貴魏忠賢以求長進,因受魏的汲引由户部侍郎而提升尚書之職。後因魏忠賢倒灶,張我續也名列“逆案”。有多是以而使全般張氏親族受到株連。這有多是張國彥父子在《明史》中未能立傳的主要緣故原由。
關於張我續的宦途政聲如何,他是怎樣攀附權貴魏忠賢的,遍查正史均未有詳細的記錄,只是在條記別史中,散見有他的一些史事的蛛絲馬跡。
參考資料
  • 1.    蕭良友所撰《太子太保張國彥墓誌銘》以及各《邯鄲縣誌》均稱張國彥曾任兵部侍郎,但檢索《明史·卷一百一十二·七卿年表二》,張國彥從未任兵部尚書,舊説實誤。
  • 2.    孫繼民、郝良真.《邯鄲簡史》:中國城市經濟社會出版社,1990年:第221—222頁
  • 3.    【邯鄲人物】張國彥  .澎湃網[引用日期2021-02-02]
  • 4.    (明)張朝瑞. 《皇明貢舉考》卷五. 《續修四庫全書》史部第828冊。
  • 5.    魯小俊,江俊偉著. 貢舉志五種 上. 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2009. ISBN 978-7-307-07043-1.
  • 6.    侯廷生.《叢台區文化叢書-往事俱滄桑·串城街》.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19年:153頁
  • 7.    侯廷生.《叢台區文化叢書-往事俱滄桑·串城街》.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19年:154頁
  • 8.    串城街上曾有20多座牌坊,都是他家的!  .騰訊網[引用日期2021-02-02]
  • 9.    侯廷生.《叢台區文化叢書-往事俱滄桑·串城街》.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光明日報出版社:155頁
  • 10.    河北遷安發現明萬曆年間長城石碑,上刻多位“欽差”姓名  .北京日報[引用日期2021-02-04]
  • 11.    侯廷生.《叢台區文化叢書-往事俱滄桑·串城街》.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19年:159頁
  • 12.    侯廷生.《叢台區文化叢書-往事俱滄桑·串城街》.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19年:156頁
  • 13.    侯廷生.《叢台區文化叢書-往事俱滄桑·串城街》.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19年:157頁
  • 14.    《明史·卷二三三·徐貞明轉》。
  • 15.    《明史·列傳·卷一百一十一·徐貞明傳》
  • 16.    《明史·列傳·卷一百一十一·徐貞明傳》:譚綸見而美之曰:“我歷塞上久,知其必可行也。”已而順天巡撫張國彥、副使顧養謙行之薊州、永平、豐潤、玉田,皆有效。及是貞明還朝,御史蘇瓚、徐待力言其説可行,而給事中王敬民又特疏論薦,帝乃進貞明少卿,賜之敕,令往會撫按諸臣勘議。
  • 17.    《明史·卷二五七·王洽傳》
  • 18.    邯鄲:南湖景區發現古墓 疑明“父子兩尚書”族墓  .中新網[引用日期2021-02-03]
  • 19.    《邯鄲縣誌》有“趙氏”一節這樣記錄:趙氏者,邑人張滕之妻。滕卒時,趙氏年二十八歲。遺二子繡、繪,俱在提抱間。乃趙氏之姑(婆母)楊氏又以孀居在堂。辛苦備嘗,形影相弔,趙氏攜弱子以事嫠姑(守寡的婆婆)。而家無擔石(家無漢子承擔),人甚危之。乃卒能養姑以終其身,而育子俾有所成立。至此,人鹹危之{都為她的危難而擔心}者,反為趙氏賀。隆慶改元(進入明朝的隆慶年間),繡之子國彥為給事(官職),得所疏行於朝(怙恃官員將趙氏的事蹟刊在報紙上朝廷),(經)下所司核實,乃旌其門(在其大門外敕令建造了牌坊)
  • 20.    龔延明主編. 天一閣藏明代科舉錄選刊 登科錄 點校本. 寧波: 寧波出版社. 2016. ISBN 978-7-5526-2320-8. 《天一閣藏明代科舉錄選刊.登科錄》之《嘉靖四十一年壬戌科登科錄》
  • 21.    歷史名人可圈可點明清民國接續連綿  .邯鄲晚報[引用日期2021-02-01]
  • 22.    明·鄭瑄《昨日庵日纂》:邯鄲張翁家甚貧,未有子,置一空壇,積錢十年而錢滿。有鄰居生三子,徒徒擬賣其妻。翁懼妻去而子不能全活也,遂謀諸太太,舉所積錢代完贖銀,不足,太太復拔一釵湊之。是夕夢上帝抱一佳兒送之,遂生弘軒師長教師。今子孫且接踵錄取第矣。
  • 23.    王學臣.《叢台區志》.北京:新華出版社,1998年:490-495頁
  • 24.    邯鄲V音|「歷史名人篇」張國彥  .邯鄲廣播電台[引用日期2023-08-30]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