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弗蘭西斯一世

鎖定
弗蘭西斯一世,法國瓦盧瓦王朝國王(1515~1547)。又譯弗朗西斯一世。 [1] 
別    名
弗朗西斯一世
本    名
弗蘭西斯一世
人物生平
生於克尼雅克,卒於朗布依埃。昂古萊姆伯爵查理之子。
1498年路易十二即位後,成為名義上的繼承人,並得到瓦盧瓦公爵領地。在路易十二臨死前,與其女兒克洛德結婚。
1515年1月1日登基,時年20歲。在位期間,實行專制主義,集大權於自己和御前會議手中,削弱地方貴族的特權,將國王裁判權擴及非王室轄區;建立忠於國王的常備軍,給以優厚薪餉;控制全國教會,使天主教營壘為鞏固王權服務;鼓勵發展工商業,限制地方關卡,促進度量衡的統一;改革國家的財政税收,將王室領地的收入和税收集中到御庫,並設置税務局。他常常騎馬到各地巡遊,沿途大赦罪犯,懲治濫用司法權的貴族,被認為是有騎士風度的國王。對外繼續進行意大利戰爭。
1515年取得馬林雅諾之戰的勝利,佔領米蘭。
1519年,哈布斯堡王朝的查理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企圖擴大帝國的版圖。
1521年弗蘭西斯一世同查理五世在法國北部開戰,先後四度交戰(1521~1525,1527~1529,1536~1538,1542~1544),持續了27年之久。
1525年在帕維亞(意大利)戰役中失敗被俘。次年與查理五世簽訂《馬德里和約》,交付200萬金克朗,並放棄了在意大利的領地。獲釋歸國後,立即宣佈毀約。
1536年戰爭再起。
1544年查理五世率軍攻入法國,被迫再度議和。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