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弓魚

鎖定
弓魚又稱大理弓魚,是鯉形目鯉科裂腹魚屬魚類動物。 [8-9]  體形不大,體長180-285毫米;頭小且短,吻短,嘴略尖;身體側扁或略側扁,背緣隆起,腹部滾圓;背部及側部被細鱗,胸部及前腹面裸露無鱗;全身銀白閃亮,背部泛青光;鱗細排列不整齊,形狀亦不規則;每條約二至四兩重,因其能以嘴銜尾跳躍出水面、形象如弓而得名。 [10] 
弓魚產於中國雲南洱海,洱海附屬水系也有分佈,是中國特有種。喜歡逆水上游,而且還決不回頭,遊不上去時就弓着腰把自己射向前面,以致於能沿着蒼山十八溪游上蒼山頂。弓魚在靜水中覓食,食物以浮游動物為主。弓魚平常生活在羨濞江裏,每年冬至到驚蟄期間,到洱海源頭的“弓魚洞”等處產卵。 [11] 
由於近年來洱海引入外來種與大理弓魚之間的競爭劇烈,同時山溪小河築堰引水,大部分產卵場遭到破壞,致使其數量鋭減,已瀕臨滅絕,成為瀕危物種;-一九八八年被中國列為國家二類保護動物。需加強保護並積極馴養繁殖以恢復其數量。前人對弓魚稱讚很多,侯允清篆《鄧川州志》記載:大理“惟魚為多,其色如銀,狹長如,無鱗少骨,味鮮美,產洱海中”。《古今圖書集成禽蟲典》中也記述有:弓魚“出洱海,如鰷而鱗細,長不盈尺。”因其肉多脂肥厚,入口即化,明代四川籍學者楊升庵品嚐後推崇備至,稱之為“魚魁”。清代學者師範曾為之吟下“內腹含瓊膏,圓脊媚春酒”的詩句。洱海周圍的白族鄉親則將其讚美為“洱海花”。 [12] 
中文名
大理裂腹魚
外文名
Schizothorax taliensis
別    名
大理弓魚
竿魚
大理裂腹魚
捕魚季節
早春時節
產    地
中國雲南大理洱海
特    點
體長,側扁,銀灰色
鯉形目
鯉科
亞    科
裂腹魚亞科
裂腹魚屬

弓魚簡介

在雲南神奇美麗的洱海里,自古就盛產一種世上稀有的弓魚,這種魚形如飛梭,鱗細肉厚,味道鮮美,營養豐富,為當地名產,早在唐代弓魚就是南詔國進貢長安的貢品,故又有“貢魚”之稱 [2] 
弓魚習性奇特,平常生活在漾濞江裏,每年冬至到驚蟄期間,弓魚沿着與洱海 [3]  相通的西洱河逆流而上,到洱海源頭的“弓魚洞”等處產卵,在落差很大的激流中,弓魚可以跳躍呈梯級式前進,往往跳起1米來高,彎曲如弓,故名“弓魚” [2] 

弓魚科屬

裂腹魚亞科
體長側扁,略成筒形,腹圓。吻鈍、突出。口下位、亞下位或端位,馬蹄形、弧形或橫裂。下頜有或無鋭利角質邊緣。唇發達或狹小。鱗常退化或為細鱗,胸、腹部裸露或仍有細鱗埋於皮下。肛門和臀鰭兩側的鱗片特化成大型鱗片,在兩列臀鱗之間形成裂縫故稱裂腹魚。背鰭不分枝鰭條常為有鋸齒硬刺,但骨化程度不同 [4] 
本亞科魚分佈在青藏高原及其鄰近地區 [4] 
裂腹魚屬
體長而略側扁,腹圓。吻鈍。口下位、亞下位或端位。口橫裂、弧形或呈馬蹄形。下頜前緣有或無鋭利角質。須2對。下嚥齒3行,齒尖略彎。鱗細,側線鱗100枚左右,體被鱗或僅胸腹部裸露無鱗。背鰭具硬刺。本屬依下頜前沿有無鋭利角質分為2亞屬 [4] 

弓魚外形特徵

弓魚體細長,稍側扁,頭小且短,吻短,與眼徑等長,口端位,口裂微傾斜,上下唇在口角處相連,下唇細窄,唇後溝在下頜前會合處中斷,下頜邊緣沒有角質化,眼大,須2對,頜須比吻須稍長。大理裂腹魚的魚體覆有細鱗,其排列不整齊,形狀也不規則,腹部自鰓峽到腹鰭基部裸露無鱗,或僅有少數埋入皮內的鱗片痕跡,側線微彎,側線鱗為96~108個,肛門和臀鰭兩側各有1行大鱗,背鰭具一硬刺,其後緣具細小的鋸齒 [5] 
弓魚的體背部呈淺褐色或黃褐色,腹部灰白色或略帶淡黃,生殖期雌體肛門處特別膨大,帶淡紅色,臀鰭長且肥厚,雄體吻部出現發達的珠星 [5] 

弓魚分佈範圍

分佈於雲南洱海及其附屬水系,為大理特產經濟魚類 [1] 

弓魚生活習性

弓魚與其它裂腹魚類不同,是一種適應於靜水環境中生活的種類,在水的上中層活動。攝取動物性食料,以浮游動物為主,尤以枝角類為最多,其次是橈足類和昆蟲以及少量昆蟲幼蟲、蟲卵,偶爾也食綠藻和絲狀藻類。生殖季節在4~5月間,親魚結羣由湖中上溯各支流或溪溝而上,在流水中產卵,卵粒沉於水底砂石上。一般雌魚較雄魚為大。在生殖期間,雌魚很少攝食或停止攝食,而消耗儲存於體內的豐富脂肪體 [5] 
弓魚 弓魚

弓魚經濟價值

有多種是重要經濟魚類或食用魚類,如雲南弓魚、大理弓魚、中唇弓魚、巨須弓魚、昆明弓魚、齊口弓魚等。本屬各種魚類的魚肉富營養,含蛋白質、脂肪、膽甾醇、磷脂及多種維生素。多數種類肉味鮮美,杜甫稱“魚知丙穴(即弓魚類)由來美”,有的在清代還曾作為貢品。多為就地散銷,也可製鹽幹品運銷 [6] 

弓魚生存現狀

歷史上洱海弓魚產量極多,20世紀60年代還用汽車把醃製好的成噸弓魚,從滇緬公路運到昆明,再轉運省外,或西出緬甸銷往東南亞國家。70年代後,因洱海生態環境受到破壞,弓魚產量急劇減少,現已很難吃到。近年來,有關部門已採取措施,開展保護、管理、科研等工作,在洱海上游河道已有少量的繁殖 [7] 
參考資料
  • 1.    姚海揚,彭波主編;劉彥閣,姚之歌,王東昇編著,魚類藥用與美食製作,金盾出版社,2013.02,第53頁~第54頁
  • 2.    南朝君編著,食療、營養與烹調,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4.01,第1433頁~1434頁
  • 3.    牢記囑託 聚力洱海—洱海保護治理專題報道-新華網雲南頻道  .新華網雲南頻道[引用日期2020-08-03]
  • 4.    伍律等編著,貴州魚類志,貴州人民出版社,1989.06,第188頁
  • 5.    陳光新 陳煒 汪建國 賀習耀編著,中華淡水魚鮮譜,中國商業出版社,1993年11月第1版,第360頁
  • 6.    《中國商品大辭典》編輯委員會編,中國商品大辭典 水產品分冊,中國商業出版社,1998年07月第1版,第138頁
  • 7.    王志豔主編,遙遠的極邊文明 走進雲南文明,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6.08,第184頁
  • 8.    弓魚  .科普中國網[引用日期2023-07-02]
  • 9.    聶鳳喬主編,中國烹飪原料大典上,青島出版社,1998.10,第245頁
  • 10.    弓魚  .科普中國網[引用日期2023-07-02]
  • 11.    弓魚  .科普中國網[引用日期2023-07-02]
  • 12.    弓魚  .科普中國網[引用日期2023-07-02]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