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建設鄉

(黑龍江省雙鴨山市友誼縣轄鄉)

鎖定
建設鄉,隸屬於黑龍江省雙鴨山市友誼縣,地處友誼縣西北部、三江平原腹地,東與東建鄉相連,南與鳳崗鎮相鄰,西與興盛鄉毗鄰,北與富錦市錦山鎮接壤,鄉人民政府距友誼縣人民政府9千米, [1]  行政區域面積156平方千米, [2]  截至2020年末,建設鄉户籍人口7192人。 [2] 
1955年,為友誼農場二分場。1985年,改為建設鄉。 [1]  截至2021年10月31日,建設鄉轄5個行政村; [3]  鄉人民政府駐興華村。 [1] 
截至2020年末,建設鄉有工業企業2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個。 [2] 
中文名
建設鄉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黑龍江省雙鴨山市友誼縣
地理位置
友誼縣西北部、三江平原腹地
面    積
156 km²
下轄地區
5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興華村
電話區號
0469
郵政編碼
155801
氣候條件
温帶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7192 人(截至2020年末户籍人口)
車牌代碼
黑J

建設鄉歷史沿革

1955年,為友誼農場二分場。
1960年,屬友誼縣,改為建設鄉。
1969年,改為黑龍江省生產建設兵團三師十八團二營。
1978年,改為二分場。
1985年,改為建設鄉。 [1] 

建設鄉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建設鄉轄11個居民委員會,建設、新發、興華、中心、富民、富源、福前7個村民委員會,共18個羣眾自治組織,下設35個村民小組、30個居民小組。 [1] 
截至2021年10月31日,建設鄉轄5個行政村:建設村、北新發村、興華村、中心村富民村; [3]  鄉人民政府駐興華村。 [1] 

建設鄉地理環境

建設鄉位置境域

建設鄉地處友誼縣西北部、三江平原腹地,東與東建鄉相連,南與鳳崗鎮相鄰,西與興盛鄉毗鄰,北與富錦市錦山鎮接壤,鄉人民政府距友誼縣人民政府9千米, [1]  行政區域面積156平方千米。 [2] 

建設鄉地形地貌

建設鄉地處三江平原,地勢南高北低,南部為平原,北部多為低注平地,易澇。 [1] 

建設鄉氣候

建設鄉屬寒温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温2.4℃。 [1] 

建設鄉自然災害

建設鄉主要自然災害有暴雪、乾旱、冰黴和低温等。2002年10月,本地區先後普降兩場大雪,雪深都在30釐米以上,造成大部分甜菜、水稻,少部分玉米、大豆被埋雪下,被迫第二年春天收穫。2006年遭受建場以來最嚴重的旱災,5月中旬到7月下旬,連續70多天無有效降雨,受災面積48000萬畝,受災玉米嚴重減產。 [1] 

建設鄉自然資源

截至2011年末,建設鄉有耕地14.5萬畝,林地面積1.5萬畝。 [1] 

建設鄉人口

截至2011年末,建設鄉轄區總人口7625人,總人口中,男性3864人,佔50.7%,女性3761人,佔49.3%。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7587人,佔99.5%,有朝鮮、滿、回等少數民族,共38人,佔0.5%,人口出生率1.98‰,人口死亡率3.97‰,人口自然增長率-1.99‰,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45人。 [1] 
截至2020年末,建設鄉户籍人口7192人。 [2] 

建設鄉經濟

建設鄉綜述

截至2011年末,建設鄉財政總收入5406萬元,比上年增長42.4%,建設鄉農民人均純收入1.3萬元,比上年增長26%。 [1] 
截至2020年末,建設鄉有工業企業2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個。 [2] 

建設鄉農業

2011年,建設鄉農業以種植業為主,農業總產值2.3億元,比上年增長40%。糧食作物以水稻、小麥、玉米、大豆為主,糧食總產量8.4萬噸,主要經濟作物有甜菜等。備牧業以飼養肉牛、生豬、羊、家禽為主,存欄肉牛4868頭,生豬1.4萬頭,羊1.3萬隻,家禽20萬羽,生產肉類3246噸,鮮奶405噸,鮮蛋359噸;備牧業總產值6610萬元,比上年增長12.9%,各種大型農業機械181台,聯合收穫機82台,各種配套農機具712台套,機械總動力4萬千瓦,耕種機械化率100%。 [1] 

建設鄉工業

截至2011年末,建設鄉工業以糧食加工、建材業為主,工業企業3家,工業總產值625萬元,比上年增長118.5%,實現工業增加值298萬元,佔全鄉地區生產總值的1.5%。 [1] 

建設鄉商貿

截至2011年末,建設鄉有商業網點56個,集貿市場1處,社會商品銷售總額1171萬元。 [1] 

建設鄉金融業

截至2011年末,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3.8億元,比上年增長12.1%,各項貸款餘額2億元,比上年增長8.9%。 [1] 

建設鄉社會事業

建設鄉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建設鄉有幼兒園1所;小學1所,中心學校1所,在校生171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416.8萬元,比上年減少10.9% [1] 

建設鄉文化事業

截至2011年末,建設鄉有文化站1個,村活動中心10個;圖書室2所,藏書8萬餘冊;有業餘攝影、繪畫、書法和文學愛好者80餘人。 [1] 

建設鄉體育事業

2011年末,建設鄉有7個村全部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佔常住人口的46%。 [1] 

建設鄉廣播電視

1998年,建設鄉開通有線電視。2011年末,有線電視用户3012户,人户率99%。 [1] 

建設鄉醫療衞生

截至2011年末,建設鄉有鄉衞生院1個,病牀18張,專業衞生人員22人,其中執業醫師5人,執業助理醫師3人,註冊護士4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100%。 [1] 

建設鄉社會保障

截至2011年末,建設鄉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245户,人數553人,支出73.4萬元,月人均110.6元,比上年增長8.9%;農村五保集中供養10人,支出2.5萬元,比上年減少3.8%;農村五保分散供養42人,支出7.8萬元,與上年持平;農村醫療救助136人次,支出54.4萬元,比上年增長42.8%,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731人次,支出0.7萬元,比上年減少66.7%,農村臨時救濟支出10萬元,比上年減少40.1%。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32人,撫卹事業費支出21萬元,比上年減少16.7%,年末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2554人,比上年末增加156人。 [1] 

建設鄉郵政電信

截至2011年末,建設鄉有鄉郵局1家,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40千米,鄉村通郵率100%,全年投遞郵件1.2萬件。電信企業2家,服務網點2個;固定電話用户2200户,電話用户普及率73%;移動電話用户7835人,移動電話普及率96%,寬帶接入用户1800户。 [1] 

建設鄉基礎設施

  • 水利工程
截至2011年末,建設鄉境內有主要排澇水渠3條,從南至北流經內富源村,長度37.8千米,受益面積7.4萬畝。 [1] 

建設鄉交通運輸

截至2011年末,建設鄉已形成以公路運輸為主的交通運輸網絡,境內建設公路3條,總長68.5千米,均為白色路面。公共汽車站1處,日均發送客車2個班次,年客運量2萬人次。 [1] 

建設鄉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1955年,建立友誼農場時排序為二分場,1985年恢復友誼縣割改為建設鄉。 [1] 
參考資料
  •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 編;黃樹賢 總主編;蔡炳華 本卷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大典·黑龍江省卷[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7年01月第1版:722-723.
  • 2.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21(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22.02:156.
  • 3.    2021建設鄉行政區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2-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