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建平鎮土墩墓羣

鎖定
建平鎮土墩墓羣,位於安徽省宣城市郎溪縣建平鎮中北部,北距縣城約7千米。墓羣東西司呈一線排列,橫跨建平鎮鍾西、鍾新兩個行政村,分佈面積約5平方千米,西至鍾橋河。 [2] 
建平鎮土墩墓羣其中出土的文物藴含了皖南地區吳越文化的重要信息,反映了當時社會經濟、政治、生產、生活、文化的各個方面,是瞭解和探尋商周至春秋時期郎川河流域文化發展脈絡和先民經濟生活狀況的重要參考,起到“補史”的重要作用。 [2] 
2013年3月,建平鎮土墩墓羣被國務院列入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2] 
中文名
建平鎮土墩墓羣
地理位置
安徽省宣城市郎溪縣建平鎮城東村
佔地面積
約 5 km²
所屬年代
西周 [3] 
保護級別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所屬分類
古墓葬
編    號
7-0578-2-062

建平鎮土墩墓羣歷史背景

2008年,安徵省文物考古所專家實地調查並結合墓區出土文物的器型、紋飾質地等特徵,初步確定建平鎮土墩墓羣為西周至春秋戰國之交本地土著居民的公共墓地。 [2] 

建平鎮土墩墓羣墓羣分佈

建平鎮土墩墓羣規模較大、保存完好的主要集中於多低山丘陵且地理環境相對封閉的建平鎮中北部。墓羣東西司呈一線排列,橫跨建平鎮鍾西、鍾新兩個行政村,分佈面積約5平方千米,西至鍾橋河。
建平鎮土墩墓羣因其較為獨立的地理環境,仍以原生態形態完好保存。由西向東沿崗阜一線分佈,在白塘埂與梁山兩村之間,30餘座土墩墓沿村級公路兩邊交錯東向排列,尤為醒目,另有20餘座散佈於兩村西北。 [2] 

建平鎮土墩墓羣文物價值

建平鎮土墩墓存世量眾多、保存狀況較好,其中出土的文物藴含了皖南地區吳越文化的重要信息,反映了當時社會經濟、政治、生產、生活、文化的各個方面,是瞭解和探尋商周至春秋時期郎川河流域文化發展脈絡和先民經濟生活狀況的重要參考,具有極其重要的研究價值。對它的深入探討有助於填補皖南地區從新石器時期到春秋戰國之間歷史信息的空白,起到“補史”的重要作用。 [2] 

建平鎮土墩墓羣歷史文化

建平鎮土墩墓羣有的墓葬坍塌不顯見,有的仍保持着顯著的土墩,或饅首狀,或圓台狀建平鎮土墩墓平地掩埋,不設葬具,這種堆土壘冢的葬俗,屬於長江下游西周至春秋吳越時期重要文化遺存之一。 [2] 

建平鎮土墩墓羣文物保護

建平鎮土墩墓羣綜述

2013年3月,建平鎮土墩墓羣被國務院列入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2] 
2021年,建平鎮對國保單位和省保單位配備文物保護員,定期巡視文保單位,做好相關記錄,並不斷強化文物保護宣傳工作。 [4] 
截至2021年9月,國家級保護單位“建平鎮土墩墓羣”安防工程爭取到位國家文物保護專項資金400萬元,正在組織招投標工作。 [6] 
國保碑 國保碑

建平鎮土墩墓羣保護範圍

建平鎮土墩墓羣保護範圍:每一個標註的土墩墓,以墓頂號樁為中心,四周各10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範圍外延10米。 [5] 

建平鎮土墩墓羣旅遊信息

  • 地理位置
建平鎮土墩墓羣位於安徽省宣城市郎溪縣建平鎮中北部,北距縣城約7千米。東南2000米處為新石器至西周古人類居住遺址——歐墩遺址 [2] 
相關境內圖片
  • 旅遊線路
郎溪縣境內另有旅遊線路2條:
線路1:山水生態休閒遊
天目湖——伍員山——伍員山水農業公園——古南豐徽派黃酒生態園——觀天下景區
線路2:畫裏郎溪探秘遊
椏溪慢城——高塘梅園——大佛山養心谷——高井廟森林公園——泰清生態園——黃家灣——盛村——鴉山古道 [7] 
  • 旅遊美食
郎溪縣境內特色美食有南漪湖魚頭王、濤城古法甲魚、梅渚白切羊羔、梅渚清湯素雞、飛鯉饞嘴土鴨、畢橋魚咬羊鮮、笪燒黑豬肉、姚村油燜春筍、八寶葫蘆土雞、天子湖湖八鮮等。 [8]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