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廣西紫荊

鎖定
廣西紫荊(Cercis chuniana F. P. Metcalf)是豆科紫荊屬形態落葉喬木,高達10m,胸徑約20cm。樹皮灰色,當年生小枝紅色。葉紙質,菱狀卵形,長5-9cm,兩面常被白粉,背面基部脈腋間常有少數短柔毛。總狀花序長3-5cm,有花數至十餘朵。莢果紫紅色,翅較狹;種子2-5顆,闊卵圓形。花期3-4月,果期9-11月。
中文名
廣西紫荊
拉丁學名
Cercis chuniana F. P. Metcalf [3] 
別    名
嶺南紫荊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豆目
豆科
紫荊屬
廣西紫荊
命名者及年代
Metc.,1940

廣西紫荊形態特徵

喬木,高6-27m,胸徑約20cm;樹皮灰色;當年生小枝紅色,幹後呈褐紅色,有多而密的小皮孔。
葉紙質,菱狀卵形,長5-9cm,寬3-5cm,先端長漸尖,基部鈍三角形,兩側不對稱,兩面常被白粉,尤以上面較多,下面基部脈腋間常有少數短柔毛;葉柄細小,長約1cm或過之,兩端稍膨大。 [1] 
總狀花序長3-5cm,有花數至十餘朵;花梗纖細,長約1cm。花未見。
廣西紫荊 廣西紫荊
莢果紫紅色,幹後呈紅褐色,狹長圓形,極壓扁,長6-9cm,寬1.3-1.7cm,兩端略尖,先端具2-3mm長的細尖喙;翅較狹,寬不及1mm;果頸長約5mm;果梗長1-1.5cm;種子2-5顆,闊卵圓形,長約6mm,寬約5mm,壓扁,黑褐色,表面光滑。果期9-11月。 [1] 

廣西紫荊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600-1900m的山谷、溪邊疏林或密林中。 [2] 

廣西紫荊分佈範圍

產於中國廣西貴州、廣東、湖南、江西。 [2] 

廣西紫荊繁殖方法

紫荊的繁殖用播種、分株、扦插、壓條等均可,但以播種為主。

廣西紫荊播種法

9-10月收集成熟莢果,取出種子,埋於幹沙中置陰涼處越冬。3月下旬到4月上旬播種,播前進行種子處理,這樣才做到苗齊苗壯。用60℃温水浸泡種子,水涼後繼續泡3天至5天。每天需要換涼水一次,種子吸水膨脹後,放在15℃環境中催芽,每天用温水淋澆1次至2次,待露白後播於苗牀,2周可齊苗,出苗後適當間苗。4片真葉時可移植苗圃中,畦地以疏鬆肥沃的壤土為好。為便於管理,栽植實行寬窄行,寬行60cm,窄行40cm,株距30cm-40cm。幼苗期不耐寒,冬季需用塑料拱棚保護越冬。

廣西紫荊分株法

紫荊根部易產生根櫱。秋季10月份或春季發芽前用利刀斷葉苗和母株連接的側根另植,容易成活。秋季分株的應假植保護越冬,春季3月定植。一般第二年可開花

廣西紫荊壓條法

生長季節都可進行,以春季3-4月較好。空中壓條法可選1-2年生枝條,用利刀刻傷並環剝樹皮1.5cm左右,露出木質部,將生根粉液(按説明稀釋)塗在刻傷部位上方3cm左右,待幹後用筒狀塑料袋套在刻傷處,裝滿疏鬆園土,澆水後兩頭紮緊即可。一月後檢查,如土過幹可補水保濕,生根後剪下另植。灌叢型樹可選外圍較細軟、1-2年生枝條將基部刻傷,塗以生根粉液,急彎後埋入土中,上壓磚石固定,頂梢可用棍支撐扶正。一般第二年3月分割另植。有些枝條當年不生根,可繼續埋壓,第二年可生根。

廣西紫荊栽培技術

紫荊樹姿優美,既可用作庭院、公園綠地的美化,也可用來盆栽觀賞。紫荊性喜陽光,有一定的耐寒性,喜肥沃而排水良好的土壤,不耐澇。
紫荊管理較粗放,在夏季生長期間,可剪去根葉及過細過密枝條,冬季需將1年生或2年生的長枝適當短截(留枝長10cm),去除病蟲枝、過密枝。秋季最好施一次腐熟有機肥,或適當施氮、磷、鉀複合肥料。苗期需及時剪除萌櫱和主幹1.5m以下的分枝,第一年冬、春可出圃定植,定植後第二年可開花。

廣西紫荊習性

喜光,喜温暖濕潤氣候,稍耐寒,適宜生於疏鬆、肥沃土壤繁殖播種繁殖等。 [2] 

廣西紫荊應用

宜在庭院、公園、景區作觀賞樹,可孤植於草坪、林緣、門前,亦可與闊葉樹混植作景觀林。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