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廣惠寺華塔

鎖定
廣惠寺華塔,又稱多寶塔、花塔,位於河北省正定縣正定鎮生民街路東原廣惠寺內。相傳始建於唐代貞元年間(785~804年),按該塔的形制和有關文獻資料分析,應是金代的遺存。 [1] 
廣惠寺華塔為八角磚雕砌仿木構樓閣式花塔,共四層,由主塔和附屬小塔構成,全用磚砌,坐在同一方形基台上,總平面呈八角形。塔高40.5米,造型獨特,結構富於變化。因塔身第三層以上八面八角的垂線有龍虎豹獅象及佛像等壁塑,形如花束,被稱為華塔。華塔是中國古塔中的一種特有類型。 [1] 
1961年3月4日,廣惠寺華塔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9] 
中文名
廣惠寺華塔
地理位置
河北省正定縣正定鎮生民街路東
所處時代
唐、金
保護級別
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別    名
多寶塔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文物編號
1-0073-3-026

廣惠寺華塔歷史沿革

廣惠寺華塔
廣惠寺華塔 (2張)
廣惠寺華塔,相傳始建於唐代貞元年間(785~804年),按該塔的形制和有關文獻資料分析,應是金代的遺存。 [1] 
金大定、明成化、清乾隆年間均進行過維修。
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巡視河南北歸途中,駐正定,詔修廣惠寺,併為廣惠寺華塔題寫了"妙光演教"匾額。 [4] 
清代後期,寺院廢毀,唯塔尚存。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4月,梁思成對該塔進行調查、拍照。 [8] 
1949年以後,對塔下部殘損處進行修補支護,周圍砌圍牆。
1984年,正定縣對廣惠寺華塔進行全面測繪。
1992年4月,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對廣惠寺範圍內的建築遺址進行勘探試掘。
1994年9月,經國家文物局批准,河北省古代建築保護研究所開始對廣惠寺華塔實施加固修復工程。
1999年6月,廣惠寺華塔加固修復工程全部結束。 [5]  [7] 
廣惠寺華塔 廣惠寺華塔

廣惠寺華塔建築特色

廣惠寺華塔
廣惠寺華塔(5張)
廣惠寺華塔為八角磚雕砌仿木構樓閣式花塔,由主塔和附屬小塔構成,全用磚砌,坐在同一方形基台上,總平面呈八角形,四正面通寬6.2米,四斜面寬3.5米,中央為主塔,四斜面各建一附塔,主塔與附塔之間為寬1.36米的內迴廊。主塔為四層, [6]  聳立正中,塔高約40.5米,底層四隅各建一六角形亭狀單層套室小塔,將主塔一至二層環抱,高低錯落,主次偎依。套室各斜面有影刻的破子欞窗,各面轉角處有磚砌依柱,柱上配置闌額鬥。四個斜面的附塔聯牆構成主塔副階,中間各闢圓拱門,單檐布瓦頂。廣惠寺華塔造型又有金剛寶座塔的意味,給人感覺整個塔造型富於變化。 [7] 
廣惠寺華塔塔身一層平面為八角形,四正面闢門,檐上為磚砌平座。二層正面置門,餘面均設佛龕。三層塔身坐落於寬大的平座之上,因周無迴廊,驟然縮小。四正面留門,四側面為斜方格假窗,其內為塔心室,室內供石質坐佛兩尊,為唐代遺物。四層為塔之精華所在,塔身呈圓錐體,周身做壁塑,通體沿八角八面的佈局交叉塑有力士、海獸、獅、象、佛、菩薩等,形象生動,排列有序,恰似一處五彩繽紛的小型雕塑藝術之宮。其上為塔之頂層,有高高聳起的八脊青瓦塔頂,頂之最上冠以仰蓮和寶珠。 [3] 
廣惠寺華塔四層各層檐下均配置華麗的磚仿木構斗拱。一至三層平面作八角形,底層中部磚制斗拱,北側闢一券門。二三層均設平座。除各正面闢拱形券門外,還在各側面雕以斜欞假窗、方形佛龕。第三層平座甚大,而塔身顯著縮小,檐上拐角處均雕力士像,以承託塔身的第四層。第四層平面略呈圓形,外觀如同一圓錐體。該層上端以磚刻制斗拱橡子、披子,上覆八角亭式塔檐,再上則冠以八角攢尖形塔剎。這是塔的主要部分,也是塔的精華所在,其高度約佔全塔通高的三分之一。
廣惠寺華塔是正定廣惠寺現存的主要建築,造型獨特,結構富於變化。因塔身第三層以上八面八角的垂線有龍虎豹獅象及佛像等壁塑,形如花束,被稱為華塔。其雕飾較為華美、佈局較為獨特,堪稱塔苑一絕。 [2]  華塔是中國古塔中的一種特有類型。 [1] 

廣惠寺華塔文物遺存

廣惠寺華塔三層塔心室北壁前並列2尊石雕釋迦多寶佛像,佛座上枋刻有貞觀二年為太宗皇帝壽誕造像的題記。
塔心室為八角形,南面闢門,依北牆磚砌一佛壇,長3.06、寬1.3、高0.39米,佔據塔心室近半。二佛像坐北面南,並排供奉於兩個束腰佛座上。二佛像漢白玉石質,造型基本相同,其頭與右臂皆失,左手、右足殘損。佛體態壯碩,肩寬平,頸部有三道蠶節紋。結串珠項飾,身披袈裟,輕薄貼體,袒右肩,結跏趺坐於束腰須彌座上。左手小臂平置於腹前,結定印。袈裟覆雙腿,裸露兩足,下襬自兩腿前自然脱出,呈半露蓮葉形,褶襞平整對稱。二佛背後雙肩中部、腰部及須彌座後部兩角處鑿有長方形卯孔,應為安裝背光之用。左側佛連座高152釐米、像殘高75釐米、雙膝間最寬81釐米;右側佛連座高155釐米、像殘高78釐米、雙膝間最寬82釐米。 [6] 

廣惠寺華塔歷史文化

廣惠寺華塔廣惠寺

廣惠寺始建於唐貞元年間(785~804年),是正定八大古寺之一。因為寺內建築僅遺存一座華塔,所以又稱“華塔寺”。廣惠寺華塔始建於唐,後塔毀,現存為金代遺物。

廣惠寺華塔年代考證

其一,明正統十二年(1447年)《重修華塔記》載:“原其所初,始於唐之神堯高祖。”
其二,明鄭貞撰《重修華塔紀》載:“是塔創於趙,修於唐;既毀於金之皇統,復修於金之大定也。
其三,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廣惠寺多寶塔記》載:“建於隋,興於唐,寺中有浮屠,高數十丈。”
其四,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重修廣惠寺塔殿記》載:“興於魏隋之間,歷修於唐宋之際。”
其五,清光緒年間修訂的《正定縣誌》載:“廣惠寺一名華塔寺,唐貞元中建。
其六,1994年4月,經國家文物局批准,河北省古代建築保護研究所在對華塔實施加固修復工程中,新發現了三處宋代遊人題刻,其中兩處為宋太平興國四年(979年)。據此,廣惠寺華塔的修建年代,當不晚於宋太平興國四年(979年)。 [8] 

廣惠寺華塔文物價值

廣惠寺華塔立面形象繁華富麗,其上半部裝飾巨大的彩色壁塑,造型古樸而雄奇,華麗而生動,使之成為同類建築中之典型代表。 [7]  廣惠寺華塔也是中國磚塔中造型較為奇異、裝飾較為華麗的塔,有着較高的藝術價值以及在中國建築史上的重要地位已被古建築界所公認。

廣惠寺華塔文物保護

1961年3月4日,廣惠寺華塔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9] 

廣惠寺華塔旅遊信息

  • 地理位置
廣惠寺華塔位於河北省正定縣正定鎮生民街路東。 [1] 
  • 開放時間
8:00~18:00。
  • 交通信息
乘坐正定微公交正1路可達廣惠寺華塔;乘坐石家莊公交130路,廣惠寺站下。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