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廣安白塔

鎖定
廣安白塔,又名“舍利寶塔”,位於四川省廣安市廣安老城南兩千米的渠江聾子灘上。 [1]  廣安白塔修建於南宋淳熙至嘉定年間(1174年~1224年),為宋資政大學士、少師安丙建造。 [5] 
廣安白塔為四方形,高三十六點七米,底層邊長六點八米,塔身系磚石結構,仿木閣式。全塔九層(未封頂),一至五層為石結構,六到九層為磚結構。磚結構的上三層為紅白二色彩裱。第九層塔盤的四周有高一點二米護身牆,鋪有寬半米的過道,可四周相通瞭望。塔身中空,層與層之間有階梯可從底層至頂端。 [4]  [6] 
1980年7月7日,廣安白塔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4]  2013年3月5日,廣安白塔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 
中文名
廣安白塔
外文名
The White Pagoda in Guang'an
地理位置
四川省廣安市廣安老城南兩千米的渠江聾子灘上
所處時代
保護級別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編    號
7-1304-3-602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別    名
舍利寶塔

廣安白塔歷史沿革

據資料推測,廣安白塔為南宋淳熙至嘉定年間(1174年~1224年)年間安丙所建。 [5] 
1980年,文物主管部門對塔基進行過培修和加固。塔身下半部石結構風化和破裂嚴重,有倒塌之勢。
20世紀90年代,主管部門出於安全考慮封閉了塔門,禁止入內。 [6] 
2017年4月25日,渠江廣安城區白塔河段護岸工程動工,圍繞廣安白塔建設文化公園,白塔歷史文化保護區啓動建設。 [3] 
2018年,廣安市人民政府對廣安白塔進行修復。 [1] 

廣安白塔建築格局

廣安白塔為四方形,高36.7米,底層邊長6.8米,塔身系磚石結構,仿木閣式。全塔九層(未封頂),一至五層為石結構,六到九層為磚結構。磚結構的上三層為紅白二色彩裱。第九層塔盤的四周有高1.2米護身牆,鋪有寬半米的過道,可四周相通了望。塔身中空,層與層之間有階梯可從底層至頂端。臨江一面的第六層有“如來須相舍利寶塔”八字,為磚制兩行真書。原來一至四層有石雕佛像,鑲嵌在每層四門外面的兩側,每尊約高一米,共八十八尊,佛像背後刻有園形佛光,塔基四角立有高兩米的力士石像各一尊,已被毀,今佛像、力士像無一存者,佛像背後的佛光和每層塔門兩旁的蓮花圖案浮雕尚依稀可見,塔梯上的歷代名人遊記題刻也已無法識別。 [4]  [6] 
廣安白塔

廣安白塔文物遺存

  • 塔身
廣安白塔塔身上下用材不同渾然一體。白塔高30多米,塔身一至五層為石結構實心塔,沒用一塊磚,只在外施白色,各面用仿木結構作倚柱、雀替,沒有欄杆。六至九層卻是磚結構空心塔,彩裱紅白二色,磚重疊外挑做成仿木結構,有斗拱承託塔檐,沒有平座。 [7] 
  • 塔梯
廣安白塔塔梯是兩種不同風格的階梯有機地結合,一到五層樓梯是石頭做成的。第一層到第三層必須從第一層的階梯上到第二層平座,並在第二層平座轉90度到塔另一面平座,進入第二層階梯入口,方能到達第三層平座。以此上升到第六層。第六層往上的樓梯是用磚修砌的,沿塔內壁螺旋式上升,中空,無塔心柱。 [7] 
  • 塔門
廣安白塔塔門,有真有假讓人難以分辨,一至五層每面都開券門,門的高度和寬度由下而上逐層變小。每隔一層,出入口相同。底層南門為出入口,其餘各門為假門;二層北門為出口,東門為入口,南門、西門為假門;三層西門為出口,南門為入口,北門、東門為假門;四層與二層相同,五層與第三層一致。由於真假門形制完全一樣,所以很難看出哪是真門,哪是假門。 [7] 
  • 塔飾
廣安白塔塔飾風格一致內容不同。一至五層各面門上都飾象頭雀替,但每個象頭表情不同。一、五層各面基本上是素面,二、三、四層各面有佛飾。第二層臨江一面有“如來須相,舍利寶塔”八字。各層通光孔置於斗拱旁, 方位不同。從下到上,塔飾構成了一場完整的“鎮怪降妖”戰鬥場景圖。 [7] 
  • 塔基
廣安白塔塔基從未被洪水淹沒,雖然白塔立於渠江之邊, 水平距渠江江心不足100米,垂直高出渠江正常水位不到20米,但從廣安水文歷史資料看,白塔的塔基從未被洪水淹沒過。 [7] 

廣安白塔歷史文化

  • 相關人物
《廣安州志》載,廣安白塔為宋資政大學士、少師安丙建造。安丙系廣安(現為華瑩市永興鄉)人,是南宋嘉泰至開禧年間(1201~1207年)的重要輔臣,因此白塔當屬此間修造。 [4] 
  • 相關記載
《廣安州新志·古蹟志》載:“白塔,州南五里渠江口。《通志》,宋資政殿大學士安丙建此以鎮水口。塔盤九層,高二十一丈餘。仰視遠觀,秀出雲表。其三層內有宋軍官王景實紹定元(年)正月遊題刻。今存明御史楊瞻、吳伯通、國朝陸長瑜有詩。舊志十六景曰白塔凌雲。”據此,白塔確係安丙創建,建塔的目的是鎮靜渠江江水。塔內題刻不少,而第三層的紹定題刻為最多,紹定是宋理宗的第一個年號,此亦為宋塔之證。 [6] 
  • 白塔寺
廣安白塔(一)
廣安白塔(一)(2張)
廣安白塔,“有塔無寺”,並非歷史上一直是孤塔一座。地方歷史文獻證明,白塔下面建有白塔寺。據《廣安州新志·寺觀志》,“白塔寺,渠江口。宋安丙建寺。內有洪鐘一口,明崇禎十二年(1639年)四月初三日置,外有陀羅呢經幢石。”清乾隆六年仲春立有《盤山補裝文殊普賢羅漢諸天金像眾士碑記》於白塔寺山門之右,除這十八個字的碑額外,其餘皆捐資者姓名。另據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刻立的《重修廨院寺碑》,廨院寺乃白塔院法徒允中、見中修復,且褒先寺,佛都寺﹑廨院寺“三院,俱為白塔尾庵”。到民國時此寺尚存,且有明代殘碑立於山門之左,上有“大明嘉靖三十一年”八字尚可辨識。自宋至民國白塔寺一直存在,其具體位置當在今白塔下的糧庫所在地。 [6] 
  • 藝文
《白塔凌雲》一吳中龍
浮圖高聳接天幽,素影層層映碧流。
竹徑斜穿通古寺,柳絲輕曳拂漁舟。
遙瞻雉蝶重雲合,俯瞰渠江一線收。
雅倩人工扶地脈,巍巍文筆壯千秋。 [4]  [7] 

廣安白塔保護措施

1980年7月7日,廣安白塔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4] 
2013年3月5日,廣安白塔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 

廣安白塔旅遊信息

  • 地理位置
廣安白塔位於四川省廣安市廣安老城南兩千米的渠江聾子灘上。 [1] 
  • 交通指引
廣安市人民政府距離27千米,駕車約35分鐘到達。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