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幹槽症

鎖定
發生於下頜阻生智齒拔除後,口腔細菌引起的骨創感染。多認為創傷和感染及拔牙窩大是其主要病因。因此,為了預防幹槽症的發生,在拔牙過程中應儘量減少創傷,拔牙後應儘量縮小拔牙創口;拔牙前後使用抗生素,以預防感染。
中醫病名
幹槽症
外文名
dry socket
別    名
纖維蛋白溶解性牙槽炎
牙槽骨骨髓炎
就診科室
口腔科
常見病因
創傷、感染、拔牙窩大
常見症狀
拔牙後2~3天后出現劇烈的疼痛,疼痛向耳顳部、下頜下區或頭頂部放射

幹槽症病因

幹槽症是拔牙創的急性感染

幹槽症病理生理

組織病理學表現為牙槽窩骨壁的淺層骨炎或輕微的侷限型骨髓炎

幹槽症臨牀表現

幹槽症是拔牙創急性感染的另一種類型,以下頜後牙多見,特別是在下頜阻生第三磨牙拔除術後,發生率依次為:下頜第三磨牙下頜第一磨牙下頜第二磨牙,其他牙少見,前牙發生率最低。在正常情況下,即使是翻瓣去骨拔牙手術,其創口的疼痛2~3天后會逐漸消失。如果拔牙後2~3天后出現劇烈的疼痛,疼痛向耳顳部、下頜下區或頭頂部放射,用一般的止痛藥物不能緩解,則可能發生了幹槽症。臨牀檢查牙槽窩內空虛,或有腐敗變性的血凝塊,呈灰白色。在牙槽窩壁覆蓋的破死物有臭味,用探針可直接觸及骨面並有鋭痛。頜面部無明顯腫脹,張口無明顯受限,下頜下可有淋巴結腫大、壓痛。

幹槽症診斷

1.拔牙3~4天后出現劇烈持續性疼痛,並向耳顳部下頜下區或頭頂部放射,疼痛持續可長達十餘日。
2.拔牙窩內空虛,或有腐敗壞死的殘留血凝塊,如用棉球蘸取內容物嗅之有惡臭。
3.拔牙窩骨壁有明顯觸痛,創口周圍牙齦略紅腫。
4.局部淋巴結可有腫大,壓痛。

幹槽症治療

幹槽症與口腔手術後感染有關,一旦發生幹槽症,治療原則是徹底清創以及隔離外界對牙齒槽窩的刺激,促進肉芽組織的生長。治療方法是在阻滯麻醉下,用3%過氧化氫生理鹽水反覆沖洗,在牙槽窩內放入碘仿紗條。防止碘仿紗條脱落,還可將牙齦縫合固定一針。1~2周可癒合,8~10天后可取出碘仿紗條,此時牙槽窩骨壁上已有一層肉芽組織覆蓋,並可逐漸癒合。

幹槽症預防

預防幹槽症的發生,除儘量減少創傷,預防感染,盡力縮小創口外,在創內置各種製劑,均有不同的預防功效。臨牀採用雲南白藥粉劑局部填塞方法預防幹槽症,也有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