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年輕畫家到底怎麼了

鎖定
《年輕畫家到底怎麼了》是評論家王進玉的文章。 [1] 
作品名稱
《年輕畫家到底怎麼了》
外文名
Of what happened to the young artist
作    者
王進玉 [1] 
創作年代
2016
作品出處
新浪網 [1] 

目錄

年輕畫家到底怎麼了作品原文

總聽到有人評論説由於年輕畫家的人生體驗、社會閲歷等不夠,導致了他們暫時創作不出具有代表性的、深刻的、真正打動人心的作品,假以時日,情況或許就會不同。對於這種説法,我不完全認同。人生體驗、社會閲歷對於一個藝術家的創作而言固然重要,但卻並非是影響和限制青年畫家創作出精品的主要原因,更不應該成為年輕畫家為自己創作不出佳作而開脱辯解的理由。
熟悉西方藝術史的人都知道,很多西方藝術家在他們年輕的時候就已經成名,已經創作出不朽的作品,難道他們的體驗、閲歷在當時就真的比我們多,比我們豐富嗎?我看未必,但20歲時的拉斐爾的確已經名聲大噪,成為佩魯賈的首席畫師;19歲的丟勒遊學意大利四年,23歲即成為名動德國的藝術家;畢加索21歲時創作了《藍色自畫像》、24歲時創作了《拿煙斗的男孩》、26歲時創作了《亞威農少女》;勞倫斯在20歲前後已經成為英國當時家喻户曉的畫家;列賓23歲畢業創作畫耶穌;馬薩喬25歲左右完成了他一生最重要的作品《納税金》;米開朗琪羅29歲完成了他在美術史中最為人們熟悉的雕像傑作《大衞》,等等,不一而足。這就説明一個問題,人生體驗與生活閲歷對於藝術家的創作而言,絕非必要條件,一個人的年齡與藝術成就也沒有必然聯繫,主要還在於藝術家自身所具有的藝術感覺與創作能力,以及年輕時在校所接受的教育模式、老師所採取的指導方法等。
不可否認,藝術需要天賦、天性,需要靈感和才情。不具備這些先天條件,只靠後天的努力,很難成為真正的藝術家,也很難創作出令人震撼的作品。李可染先生稱自己是苦學派,不過是一種自謙的説法。此外,反觀我國當前的學院教育,一直在過分地追求所謂紮實的基本功和作品所謂的完整性,缺少了開放性、發散式的教育視野與思維激發,束縛了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以及藝術情感的自由表達。學生把大量的時間耗費在了課堂,很少出去寫生,也幾乎不做真正像樣的題材創作,更多是在按部就班、規規矩矩地完成着課堂作業,畫着相似的事物造型,重複着單調的技法技巧。而一些研究生、博士生則把時間和精力大都放在了畢業論文上,甚至停止了對繪畫的深入研究和摸索,卻反覆畫着早已固定的幾個題材、幾種圖式,並將其當作自己所謂的擅長和風格面貌。試問這樣會誕生真正的藝術家嗎?
毋庸置疑,很多從學院出來的年輕畫家,在造型能力、結構關係處理等方面已經不成問題,能夠將一幅作品畫得很完整,形式效果、裝飾意味等也都體現得較為豐富,但就是缺少令人激動和感動的地方,缺少自我理念、創作思想的生成和表達,尤其是真情實感的傾注與流露,中國畫的寫意精神、筆墨情趣,以及其中所含藴的文化氣息和內涵在他們的作品裏反映得太少,甚至很難捕捉到。所以很多年輕畫家往往出現有能力沒思想,其作品有內容少情感,有形式缺底藴的現象。
我想這也是為什麼年輕畫家羣體裏,工筆畫創作明顯多於寫意畫的重要原因。因為工筆畫相對於寫意畫來講,筆墨等各方面都較容易把握,可控性強,而寫意畫,尤其是大寫意畫卻有着很高的創作難度,需要更嫺熟精湛的筆墨技法技巧,以及胸懷、性情、學養等各方面的支撐和調動,沒有足夠的功力和水平就很難創作好。當然這或許也是年輕畫家“聰明”的地方,知道揚長避短、避難趨易,也更清楚市場和大眾的需要與接受心理。但隨之而來卻出現了創作視角的變窄、創作題材的扎堆、創作技法的相似、創作面貌的雷同,以及過於看重和提早介入市場,被市場所左右等更多不良現象。這些現象倘若不引起注意,不加以及時修正,勢必會嚴重影響和制約年輕畫家的發展。
此外由於當今信息資源的發達,也使得年輕畫家經常聽到或接觸到一些成功的案例,對藝術商業化運作也有了一定的熟悉和了解,有的甚至已經參與其中,已經開始嚐到市場所帶來的甜頭。但需要注意的是,把時間和精力太多地放在市場運作、圈子交往上,難免會影響到自己的創作狀態,也會擾亂到自己的本心。因為自己還年輕,後面的路還很長,所以務必要把握好尺度,要保持清醒的認識,學會取捨,更要學會藝術自律,學會平衡好學術與市場的關係,力求做到以學術來引領市場,而非用資本、關係、名頭等來炒作市場,那樣只會及早地斷送掉自己的藝術前程。當警醒之!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