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平江慘案遺址

鎖定
平江慘案遺址,即新四軍平江通訊處舊址,位於湖南省岳陽市平江縣加義鎮上街33號,建築面積約1064平方米。 [1]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6月12日,國民黨軍第二十集團軍楊森部突然包圍了新四軍駐平江通訊處,塗正坤、羅梓銘、曾金聲、吳淵、吳賀泉、趙綠吟等慘遭殺害,製造了平江慘案。平江慘案遺址是典型的南方地區前店後宅式的民居建築。通訊處設立時為舗房,大門右邊是“天和號”雜貨鋪,左邊是“億昌藥號”。舊址坐南朝北,為磚木結構兩層樓房,兩進,前為鋪房,後有正廳和左右廂房,有大小房間近30間,門上懸“新四軍平江通訊處舊址”黑底金字匾。正廳縣掛塗正坤等六烈士遺像及中共中央弔唁烈士輓聯。塗正坤等6位烈士的住房和通訊班住房均佈置了復原陳列,另闢一輔助陳列室,舉辦通訊處及“平江慘案”史實陳列。舊址附近有烈士陵園、烈士墓。平江慘案遺址見證了國難當頭之際,蔣介石背棄西安事變時的承諾,暗中頒佈《限制異黨活動辦法》,公然製造事端,慘殺矢志抗日的中國共產黨人,遺址因此成為重要的革命紀念地、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2]  [4-5] 
2019年10月,平江慘案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6] 
中文名
平江慘案遺址
地理位置
湖南省岳陽市平江縣加義鎮上街33號
所處時代
1939年
保護級別
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編    號
8-0661-5-145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平江慘案遺址歷史沿革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1月,由湘鄂贛蘇區游擊隊合編的湘鄂贛人民抗日紅軍游擊隊正式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第一支隊第一團。2月3日,一團官兵千餘人從嘉義出發,開赴抗日前線。為處理遺留事宜,進一步發動羣眾,新四軍軍部決定在嘉義鎮設立“新四軍駐平江嘉義留守處”(後改為通訊處)。留守處為鞏固和擴大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掩護湘鄂贛特委、秘密發展黨的組織,做了大量工作。 [3]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6月12日,國民黨軍第二十集團軍楊森部突然包圍了新四軍駐平江通訊處,塗正坤、羅梓銘、曾金聲、吳淵、吳賀泉、趙綠吟等慘遭殺害,製造了平江慘案。 [1] 
1976年,對平江慘案遺址進行了維修。 [3] 
平江慘案遺址 平江慘案遺址
1977年,按原貌修復。 [4]  1980年,設新四軍通訊處陳列館。 [4] 

平江慘案遺址建築格局

平江慘案遺址
平江慘案遺址(2張)
平江慘案遺址,即新四軍平江通訊處舊址,位於平江縣城以東 42 千米的加義鎮上街 33 號,是典型的南方地區前店後宅式的民居建築。通訊處設立時為舗房,大門右邊是“天和號”雜貨鋪,左邊是“億昌藥號”。舊址坐南朝北,為磚木結構兩層樓房,兩進,前為鋪房,後有正廳和左右廂房,有大小房間近30間,建築面積約1064平方米。門上懸“新四軍平江通訊處舊址”黑底金字匾。正廳縣掛塗正坤等六烈士遺像及中共中央弔唁烈士輓聯。塗正坤等6位烈士的住房和通訊班住房均佈置了復原陳列,另闢一輔助陳列室,舉辦通訊處及“平江慘案”史實陳列。舊址附近有烈士陵園、烈士墓。 [2-3]  [4] 

平江慘案遺址文物遺存

陳列室
陳列室(2張)
平江慘案遺址陳列室,陳列烈士衣物、《新華日報》、留守處宣傳品以及毛澤東周恩來、朱德、董必武、吳玉章、彭德懷、葉劍英等當年所題輓聯、悼詞。毛澤東同志的輓聯是:日寇憑陵,國難方殷,槍口應當對外;吾人主戰,民氣可用,意志必須集中。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的輓聯是:在國難中惹起內訌,江河不洗古今憾;於身危時猶明大義,天地能知忠烈心。周恩來同志的輓聯是:長夜輒深思,團結精誠,仍是當今急務;同胞須猛省,猜疑磨擦,皆蒙日寇陰謀。朱德同志的輓聯是:須有同舟共濟之心,方能制敵;不明鬩牆禦侮之道,何是救亡。 [5] 

平江慘案遺址價值意義

平江慘案遺址見證了國難當頭之際,蔣介石背棄西安事變時的承諾,暗中頒佈《限制異黨活動辦法》,公然製造事端,慘殺矢志抗日的中國共產黨人,遺址因此成為重要的革命紀念地、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5] 

平江慘案遺址保護措施

2019年10月,平江慘案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6] 

平江慘案遺址旅遊信息

平江慘案遺址地理位置

平江慘案遺址位於湖南省岳陽市平江縣加義鎮上街33號。

平江慘案遺址交通信息

自駕:自湖南省岳陽市平江縣人民政府開車前往新四軍平江通訊處舊址,路程約41.6千米,用時約42分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