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差別利潤

鎖定
在這一事件中,堡城市長採用了一種布迪厄所説的“屈尊的策略”(a strategy of condescension)。市長通過象徵意義上否認在這個語言市場上同時並存有兩種有等級差異的語言(作為土話的貝南絲語和作為官話的法語)之間的客觀的權力結構關係,這樣他就可以從這種否認中賺取象徵性的利潤(symbolicprofit ),即獲得當地羣眾的好感。這位市長能夠從這兩種語言的地位等級當中的層級差異中獲得利潤是因為在當地人的心目中市長是不會説他們當地的方言的。
中文名
差別利潤
外文名
Difference between profit
提出者
布迪厄
提出時間
1974年9月
地    點
法國南部貝南省堡城

差別利潤背景簡介

A profit of distinction 由布迪厄提出。
布迪厄曾舉例説,這是發生在他的家鄉法國南部貝南省堡城的一件事。在那兒當地的人們都説一種叫做貝南絲話的方言。當地的政府曾在1974年9月召開了一次紀念當地詩人塞米·巴雷誕辰一百週年的紀念會。當地的報紙説這次慶祝會開得非常圓滿,觀眾們“激動不已”並報以“雷鳴般的掌聲”,原因是這個城市的市長用“地道的貝南絲土話”作了這次紀念演講。這裏的問題就是為什麼在紀念一位當地詩人的時候,市長用當地的方言做演講就會迷倒那麼多的人呢?在布迪厄看來這樣的事之所以是真實可信的,原因就在於在當地人的心目中,法語是正統的官話,市長所受的教育自然會使人們預期到他會説流利的官方法語,但一般不會預期他也會説當地的貝南絲語,因為這種語言是帶有地方性特徵的,是民間的而非正統的,在語言的社會結構中它是位於下層的,是人們生活中認同的一種語言。

差別利潤背景延伸

在這一事件中,堡城的市長採用了一種布迪厄所説的“屈尊的策略”(a strategy of condescension)。市長通過象徵意義上否認在這個語言市場上同時並存有兩種有等級差異的語言(作為土話的貝南絲語和作為官話的法語)之間的客觀的權力結構關係,這樣他就可以從這種否認中賺取象徵性的利潤(symbolicprofit ),即獲得當地羣眾的好感。這位市長能夠從這兩種語言的地位等級當中的層級差異中獲得利潤是因為在當地人的心目中市長是不會説他們當地的方言的。市長先生在這裏正是扮演了一種拿官話和土話來做遊戲的角色,在羣眾需要認同土話的情景下就説土話從而抹殺了它與官話之間的結構性差異,並獲得羣眾的信賴。令人不解的是同樣是説土話,從一個當地的農民嘴裏説出的與從市長嘴裏説出的分量就大不一樣,在人們的意識當中,當然是市長的話最有價值而農民的話則可能會顯得一文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