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巨型浮游生物

鎖定
巨型浮游生物是最大的浮游生物,是指個體大於1釐米的浮游生物。有些缽水母的傘徑可達2米以上,觸手可長達25米。
巨型浮游生物生活於水層區,是游泳能力很弱不足以抗衡水流運動甚至毫無游泳能力隨波逐流的生物。因此浮游生物會通過擴大身體的表面積、結成羣體、多油滴、分泌氣體、增多水分、外殼或骨骼退化、分泌黏液或膠質、降低離子濃度、產生刺毛等方式增加浮力。 [1] 
中文名
巨型浮游生物
外文名
megaloplankton
所屬學科
生物學
大    小
大於或等於2000微米
類    別
甲殼綱動物和長鬚鯨的幼蟲
定    義
體型大小超過1釐米的浮游生物

巨型浮游生物概念

巨型浮游生物是指最大的浮游生物,個體大於1釐米。例如有些缽水母的直徑可達1米或1米以上,觸手可長達25米。 [2] 

巨型浮游生物特點

巨型浮游生物在淡水極罕見,它是海洋生物中營浮游生活的生態類羣。這類生物缺乏發達的運動器官,沒有或只有微弱的遊動能力。種類繁多,分兩大類:浮游植物和浮游動物。數量很大,分佈很廣,幾乎世界各海域都有。體型大於1cm的巨型浮游生物常見的有僧帽水母海蜇等,北極霞水母最大直經可達2m。 [3] 
巨型浮游生物不僅是所有魚苗和部分成魚的天然餌料,也是水體供餌能力高低的主要標誌之一,其豐欠程度能決定着水體漁產力的大小,有些種類還可作為水質的指示生物。 [4] 
較低營養級的次級消費者一般體型較小,約為數毫米至數釐米,大多營浮游生活,屬大型或巨型浮游生物。其分佈區已不限於上層水體,許多種類可以棲息於較深處,並且往往具有晝夜垂直移動的習性。在進行漁業資源調查時,巨型浮游生物的定性(種類鑑定)和定量(豐盛度)是十分重要的一環。 [5] 

巨型浮游生物研究與運用

①海蜇是巨型食用水母,經濟價值很高,在渤海的漁業地位僅次於對蝦已成為該海灣沿海漁民的主要經濟來源之一。中國年出口量高達2-3×104t,居世界之首。近年來海蜇資源波動很大,漁情難以預報,不僅嚴重影響了漁民的經濟收入,而且對市場的衝擊也很大。遼東灣和黃海北部大洋河口附近淺海的海蜇資源消長原因已有了不少報道並能做到漁情預報。探討萊州灣海蜇資源將有助於海上山東建設和萊州灣的開發。 [6] 
②由於缽水母類生物地理學研究的缺乏以及不同時期形態變異較大等原因,對其分類鑑定比較混亂和困難。為彌補形態學分類的缺陷,採用通用引物PCR擴增法,測定了分佈於黃海北部和遼東灣海域海蜇(Rhopilema esculentum)、沙蜇(Nemopilema nomurai)、海月水母(Aurelia sp.)、白色霞水母(Cyanea nozakii)4種大型水母的ITS-5.8S rDNA序列,同時利用Gen Bank數據庫中已有的缽水母綱(Scyphomedusae)ITS1(the Ribosomal First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同源序列對其進行序列分析並構建系統樹,分析ITS1序列片段在大型水母種類鑑定方面的可行性及其在缽水母類系統及演化中的應用。結果顯示,4種水母的ITS-5.8S rDNA序列變異較大且具有明顯的序列長度多態性,序列長度範圍675~833 bp。缽水母綱很多種類的ITS1序列具有種內長度多態性現象,這種長度多態性主要是由於微衞星重複次數不同所造成的。缽水母綱科間遺傳距離為0.295~0.491,種間遺傳距離為0.024~0.812;除白色霞水母和海蜇外,種內個體間遺傳距離為0.000~0.099。採用ML法(maximum likelihood)和貝葉斯法(Bayesian)構建的分子系統樹拓撲結構不完全相同且與形態分類學的觀點不太一致。研究表明,ITS基因序列在缽水母綱不同階元間變異較大,適合於缽水母綱種類鑑定和屬內種間水平的系統進化研究。 [7] 
參考資料
  • 1.    楊德漸, 孫世春主編.海洋無脊椎動物學:中國海洋大學出版社,1999:16
  • 2.    地質礦產部地質辭典辦公室編輯.地質大辭典(三)古生物、地史分冊:地質出版社,2005:25
  • 3.    陳宗鏞等.海洋科學概論:青島海洋大學出版社,1992:307
  • 4.    張覺民 何志輝主編.內陸水域漁業自然資源調查手冊:農業出版社,1991:13
  • 5.    集美水產學校主編.漁業資源與漁場:中國農業出版社,1995:60
  • 6.    李進道, 付成秋. 萊州灣海蜇資源的初步探討[J]. 海洋湖沼通報, 1996(1):58-63.
  • 7.    4種大型水母類ITS-5.8S rDNA序列分析及其在缽水母類系統分析中的應用  .中國知網.2015-11-15[引用日期2017-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