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工業經濟效益

鎖定
工業經濟效益,是工業生產中勞動消耗(或勞動佔用)與取得的符合社會需要的產品量之比。講求經濟效益是社會主義工業發展的客觀要求。 [1] 
中文名
工業經濟效益
類    型
經濟學術語
內容通常包括:(1)滿足需要效益。即工業生產的使用價值和社會需要的比較。安排工業生產計劃時,要力求使工業生產的使用價值在種類、數量和質量上符合社會需要。(2)勞動消耗效益。即工業生產的使用價值和勞動消耗的比較。生產同量產品,耗費的勞動越少,經濟效益越好。安排工業生產計劃時,要立足於芳動力和生產資料的最大節約,促使單位產品的成本不斷降低。(3)資金佔用效益。即工業生產的使用價值和資金佔用的比較。工業生產中對物質資料的佔用在貨幣形態上表現為資金的佔用。安排工業生產計劃時,應當力求減少資金佔用量,促使單位產品資金佔用量下降。(4)資源利用效益。即工業實際生產的使用價值和合理利用資源所能生產的使用價值的比較。上述四個方面存在相互聯繫相互制約的關係。滿足社會需要效益,是社會主義工業生產經濟效果的主要準則和主要內容,也是勞動消耗效益、金佔用效益和資源利用效益的前提。同時,只有全面提高勞動消耗效益、資金佔用效益和資源利用效益,才能以更多的使用價值滿足社會需要。 [1] 
參考資料
  • 1.    于光遠,經濟大辭典 上、下冊,上海辭書出版社,1992年12月第1版,第8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