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嶺南心學

鎖定
嶺南心學是儒學的一支流派,也是嶺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明代新會大儒陳獻章發端,至其高足湛若水而集大成,主張“靜養端倪”、“隨處體認天理”的治學為人宗旨,是一種認知方法與涵養身心的學問,是關於喚醒人的道德自覺,高揚人的主體精神的學問。 [1] 
中文名
嶺南心學
簡    稱
嶺南心學
所屬地區
嶺南
宗    旨
靜養端倪、隨處體認天理
湛若水是嶺南先賢,生於增城,曾在廣州城內居住20餘載,從政35年,官曆南京禮部、吏部、兵部“三部”尚書。
作為明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他提出“隨處體認天理”的學問宗旨,主張“民為重”、“恤民”、“主德而刑輔”以及“恤商以言利”、“理欲合一”等思想,完善了嶺南心學理論體系。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