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山猿

(動物)

鎖定
山猿(oreopithecus bambolii) 最初發現於意大利中新世的褐煤層中,材料為一副完整的骨架。山猿有許多與人類相似的特徵,如門齒、犬齒小;下第二前臼齒臼齒化;下頜聯合較直;缺乏猴類的齒隙;尺骨的鷹嘴長度減小;與驅幹相比,前後肢較長等等。骨粗壯,表明營地面生活和具有試用前肢來支持的能力。但在距骨和跟骨的特徵中則分別與獼猴類和猿類更為接近。因此,山猿也被認為是獼猴類的共同祖先。一些綜合性的特徵也被一些學者認為帶有由高等猴類到猿類的過渡性質。
中文名
山猿
拉丁學名
oreopithecus bambolii
動物界
哺乳綱
靈長目
猴類

目錄

山猿簡介

山猿 山猿
物種名稱 _
山猿
拉丁文名 _
體長 : 1m
體重 : 60kg
食物 : 植物
生存年代 _
晚中新世
山猿 山猿
生存地點 _
意大利
物種種類 _
mammalia
名稱含義 _
?
地質層位 _
意大利晚中新世褐煤層

山猿身體特徵

山猿 山猿
山猿(oreopithecus bambolii) 最初發現於意大利晚中新世的褐煤層中,材料為一副完整的骨架。山猿有許多與人類相似的特徵,如門齒、犬齒小;下第二前臼齒臼齒化;下頜聯合較直;缺乏猴類的齒隙;尺骨的鷹嘴長度減小;與驅幹相比,前後肢較長等等。骨粗壯,表明營地面生活和具有試用前肢來支持的能力。但在距骨和跟骨的特徵中則分別與獼猴類和猿類更為接近。因此,山猿也被認為是獼猴類的共同祖先。一些綜合性的特徵也被一些學者認為帶有由高等猴類到猿類的過渡性質。 [1] 
英文:Oreopithecus
釋文:人科山猿亞科化石猿類的一屬,是目前已發現的猿類化石中山猿骨骼復原圖及頭骨各部分骨骼保存最完整的代表。1869年發現於意大利中北部托斯卡納的晚上新世(距今約1200萬年,相當於現在歐洲地層表的晚中新世)地層中,1872年定名為山猿(Oreopithecus),以後陸續有所發現。1915年起建立山猿科,20世紀50年代在意大利巴希尼洛的最晚中新世的土洛裏期(Turolian)褐煤層中發現了大量化石,除牙齒、頭骨、上下頜骨外,尚有部分體骨;1958年在巴希尼洛發現完整青年雄性骨架一具,這是目前保存最完整的靈長類化石骨架。山猿的一些特徵,如腦容量較大(300~500毫升),髖骨較寬等,以及齒尖排列和其他一些骨骼特徵與猿類接近;而無齒隙,顱頂較圓及牙齒長度比例等又與人接近;但左右齒列相互平行呈U形,下前臼齒有跟座及其他骨骼特徵又與猴類接近。目前多認為它應屬人猿超科人科中的一個亞科,這個亞科只有山猿一屬。
參考資料
  • 1.      .百度詞典.2016-02-03[引用日期2016-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