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山東師範大學

鎖定
山東師範大學(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簡稱山東師大,是國家教育部與山東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公辦普通高等學校, [5]  [7]  主管部門是山東省。 [9]  校本部位於山東省濟南市歷下區文化東路88號。 [6]  [38]  山東師範大學入選了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 [75]  教育部首批“卓越教師培養計劃”, [77]  是山東省最早承擔“國培計劃”的高校。 [76] 
山東師範大學辦學文脈可追溯到1902年山東大學堂內設師範館。1950年,在原華東大學教育學院和山東省行政幹校的基礎上組建山東師範學院,系新中國成立後山東省成立最早的本科高校。1952年原齊魯大學物理、化學、生物三系併入。1970年9月,學校機關及部分系部遷到聊城辦學。1974年4月,遷回濟南。1981年3月,學校被確定為省屬重點高等學校;1981年8月,更名為山東師範大學。2012年11月,學校被確定為山東省首批重點建設應用基礎型人才培養特色名校。2017年11月,學校獲評第一屆全國文明校園。2020年,學校入選山東省高水平大學“衝一流”建設高校。 [6] 
截至2024年4月,山東師範大學有千佛山和長清湖兩個校區,總佔地面積近3850畝,建築面積約135萬平方米。學校有在職教職工2831人,其中專任教師2119人。有在校本科生24112人,研究生9155人,留學生185人。學校有22個學院(部),67個招生本科專業,13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4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32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3個專業學位授權點,1個國家重點學科,1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 [6] 
中文名
山東師範大學 [3] 
外文名
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 [4] 
簡    稱
山東師大 [5] 
所在地
濟南市
創辦時間
1950年10月 [6] 
辦學性質
公辦普通高等學校 [7] 
學校類別
師範類 [8] 
學校特色
省屬重點高等學校(1981年) [6] 
山東省首批重點建設應用基礎型人才培養特色名校(2012年) [6] 
省部共建高校(2014年) [6] 
第一屆全國文明校園(2017年) [6] 
山東省高水平大學“衝一流”建設高校(2020年入選) [6] 
主管部門
山東省 [9] 
現任領導
馮繼康(黨委書記) [10] 
張建(校長) [11] 
本科專業
67個(截至2024年4月) [6] 
碩士點
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2個(截至2024年4月) [6] 
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23個(截至2024年4月) [6] 
博士點
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4個(截至2024年4月) [6] 
專業學位授權點2個(截至2024年4月) [6] 
博士後
科研流動站13個(截至2024年4月) [6] 
國家重點學科
1個國家重點學科、1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截至2024年4月) [6] 
院系設置
22個(截至2024年4月) [6] 
校    訓
弘德明志、博學篤行 [6] 
校    歌
《山東師範大學校歌》 [34] 
地    址
千佛山校區:濟南市文化東路88號 [12] 
長清湖校區:濟南市長清區大學科技園大學路1號 [12] 
院校代碼
10445 [13] 
主要獎項
第一屆全國文明校園(2017年11月) [6] 
2023年度山東省教育網絡安全工作優秀單位(2024年3月) [55] 
2023年度中國研究生創新實踐系列大賽重要貢獻單位(2024年4月) [56] 
首批山東省依法治校示範校(2024年4月) [57] 
知名校友
李篤信 [14] 
鄧向陽 [15] 
佔地面積
2560000 m²(截至2024年4月) [6] 
教師人數
2119人(截至2024年4月) [6] 
學生人數
33452人(截至2024年4月) [6] 

山東師範大學歷史沿革

山東師範大學成立之初

1902年,山東大學堂設立師範館。 [18]  1903年,師範館從山東大學堂分出,正式成立山東師範學堂。1944年,山東省立師範專科學校成立。1948年1月,山東省立師範專科學校改為山東省立師範學院。 [16] 

山東師範大學山東師範學院時期

1948年春,山東師範學院成立,設五科及一進修班,有教員30多人、學生464人。1948年秋濟南解放,師範學院自行解散。濟南解放後,中共中央華東局創辦的華東大學抽調部分幹部和師生,吸收舊山東師範學院的部分師生,建立起教育學院。1949年11月,教育學院一度獨立改為山東師範學院,1950年4月,執行全國整編方案,又被撤銷,其中一部分人員仍回華東大學,一部分人員併入山東省行政幹校。1950年9月,中共中央華東局決定,華東大學與山東大學合併,原華東大學教育學院的人員與山東省行政幹校調出的部分人員,在濟南城南關營盤街前濟南蠶桑學校舊址籌建山東師範學院。 [17] 
1951年7月,山東師範學院由6個系增為8個系,圖書也增加到5萬多冊,還在千佛山下確定了新校址。1952年,全國高等學校進行院系調整,在中央教育部“發展師範教育”的方針指導下,山東師範學院被列為“調入”一類的院校。1953年,山東省人民政府撤銷山東財經學院,把校舍和部分人員併入山東師範學院,中文、歷史、藝術、體育四系又從濟南商埠遷到千佛山下,名為三院,但教育系停止招生。 [17] 
1954年,中國以230億(建國初期幣值)投資山東師範學院基本建設。1955年暑期,山東師範學院進行第二次遷校,全部由濟南商埠遷到千佛山下,實現了集中辦學。1956年,山東師範學院增設外語系,各系都擴大招生。1957年,山東師範學院有中文、歷史、外語、數學、物理等10個系11個專業,教師增到511人,職工增到388人,在校學生3083人。 [17] 
1958年,山東師範學院體育系、藝術系相繼分離出去,獨立建成山東體育學院、山東藝術專科學校(現山東藝術學院前身)。1970年9月,山東師範學院學校機關及中文、歷史、藝術等8個系遷到聊城辦學。1974年4月,山東師範學院學校機關及大部分系部遷回濟南,同時籌建山東師範學院聊城分院(現聊城大學前身);1974年11月,山東省委正式批准山東師範大學在聊城創辦分院。 [16] 
山東師範學院

山東師範大學山東師範大學時期

1981年3月,山東師範學院被山東省政府確定為省屬重點高等學校。1981年8月,經山東省政府批准,學校更名為山東師範大學。1994年11月,山東師範大學被山東省委省政府列為“211工程”重點建設學校。 [16] 
2001年4月,山東省化工學校併入山東師範大學。2005年6月,成立山東師範大學歷山學院。 [16]  2007年,山東師範大學在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獲得優秀。 [76]  2012年11月,山東師範大學被確定為山東省重點建設的應用基礎型特色名校。2014年3月,山東師範大學被確定為教育部和山東省共建高校。 [16]  2015年,山東師範大學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立項項目數量在中國高校中位居第五,在中國師範類高校和山東高校中均位居第一。 [79] 
2017年11月,山東師範大學獲評第一屆全國文明校園。 [6]  2018年,山東師範大學獲批教育部學科創新引智基地(111計劃)。 [80]  2020年,山東師範大學入選山東省高水平大學“衝一流”建設高校、 [6]  “中外高水平大學學生交流計劃”。 [78]  2021年,山東師範大學獲批當年度中國唯一的音樂與舞蹈學博士學位授權點。2022年,山東師範大學在中國第五輪學科評估中,實現了山東省屬高校A類學科的突破, [19]  併入選首批國家級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基地建設單位。 [81] 
2023年,山東師範大學入選山東省一流學科建設“811”項目潛力學科A類1個、B類2個,入選數量位居山東省屬高校首位。山東師範大學有2個學科新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總數達到9個。 [19] 
山東師範大學

山東師範大學辦學條件

山東師範大學院系設置

截至2024年4月,山東師範大學設有23個學院(部), [20]  67個招生本科專業。 [6] 
山東師範大學院系專業一覽表
學院(系、部)
本科專業
教育技術學、學前教育、小學教育、教育學
中國共產黨歷史、思想政治教育、馬克思主義理論
山東師範大學哲學系
哲學
金融學(國際聯合培養)、金融學、國際經濟與貿易、經濟學
法學
體育教育、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
漢語言、秘書學、漢語言文學(文化創意產業人才卓越班)、漢語言文學(公費師範生)、漢語言文學
漢語國際教育
俄語、英語(雙語雙科)、日語、朝鮮語、西班牙語、英語
航空服務藝術與管理(校企合作辦學)、音樂表演、舞蹈學、音樂學
環境設計、美術學
新聞學(播音主持卓越人才班)、新聞學、網絡與新媒體、戲劇影視文學、廣播電視編導
歷史學、世界史
數學與應用數學、統計學、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
電子科學與技術、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電子信息工程、物理學
化學、化學工程與工藝
食品科學與工程、生物技術、生物科學
地理科學(公費師範生)、環境科學、地理信息科學、地理科學
心理學、應用心理學
網絡空間安全、人工智能、物聯網工程、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工商管理(與美國肯塔基大學聯合培養)、旅遊管理(旅遊規劃開發與產業運營人才卓越班)、物流管理(中外合作辦學)、財務管理(中外合作辦學)、工商管理、會計學、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勞動與社會保障(政策人才卓越班)、勞動與社會保障、行政管理
音樂學(中外合作辦學)、舞蹈學(中外合作辦學)、美術學(中外合作辦學)
注:此表統計時間截至2024年4月(學校官網專業數據不對應)
參考資料: [20] 

山東師範大學學科建設

截至2024年4月,山東師範大學有13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4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32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3個專業學位授權點,覆蓋十大學科門類。有1個國家重點學科、1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 [6] 
山東師範大學學科建設一覽表
類別
名稱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生物學、中國語言文學、物理學、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學、心理學、化學、地理學、管理科學與工程、世界史、數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美術學 [22] 
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
教育學、心理學、中國語言文學、世界史、數學、物理學、化學、地理學、生物學、管理科學與工程等 [23] 
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
教育、美術與書法 [24] 
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
哲學、法學、政治學、體育學、外國語言文學、新聞傳播學、中國史、生態學、統計學、電子科學與技術等 [23] 
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
應用統計、國際商務、法律、教育、體育、國際中文教育、應用心理、翻譯、新聞與傳播、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會計等 [23] 
國家重點學科
中國現當代文學 [21] 
國家重點(培育)學科
教育學原理 [21] 
注:此表統計時間截至2024年4月

山東師範大學師資力量

截至2024年5月,山東師範大學有在職教職工2831人,其中專任教師2119人;具有正高級職稱的417人,具有副高級職稱的878人。54人次入選國家“萬人計劃”、長江學者(含青年)、國家傑青等國家級人才項目(工程);22人獲全國模範教師等國家級榮譽稱號,96人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個教師團隊獲評“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1人獲全國高校青年教師教學競賽理科組一等獎第1名;1人獲全國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一等獎;1人獲全國高校混合式教學設計創新大賽一等獎。49人次入選山東省泰山系列人才工程,其中5人次入選山東省“泰山學者”攀登計劃、2人入選山東省“泰山學者”優勢學科領軍人才支持計劃、1人入選山東省泰山產業領軍人才、21人次入選山東省“泰山學者”特聘教授、20人入選山東省“泰山學者”青年專家。25人次入選齊魯文化名家、齊魯文化英才、省傑青等人才項目。54人次獲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山東省社會科學突出貢獻獎、山東省社會科學學科新秀獎稱號。 [6] 
山東師範大學師資隊伍一覽表
類別
名單
國家“萬人計劃”
唐波、萬光俠、魏建、 [59]  徐繼存等 [68] 
全國模範教師
毛建羣、 [60]  楊守森等 [61] 
“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
兒童青少年發展教學科研教師團隊、 [62]  分析化學教學科研教師團隊 [63] 
全國高校青年教師教學競賽理科組一等獎
周峯 [64] 
全國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一等獎
寧靜波教師(團隊) [65] 
全國高校混合式教學設計創新大賽一等獎
魏冬梅教師(團隊) [66] 
山東省“泰山學者”青年專家
李華、呂文明、劉本森、紀林芹 [67]  、車麗娜、李志超等 [68] 
山東省“泰山學者”特聘教授
徐繼存、 [68]  李登旺、 [69]  張文新等 [70] 
齊魯文化英才
石玲、 [71]  張麗軍、賈振勇等 [72] 
山東省社會科學突出貢獻獎
周均平、魏建等 [73] 
山東省社會科學學科新秀獎
劉本森等 [74] 
注:此表統計時間截至2024年5月,且只展示部分師資情況

山東師範大學教學建設

●質量工程
截至2024年,山東師範大學有9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40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1個山東省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6個專業(羣)獲批山東省高水平應用型立項建設重點專業(羣),2個專業(羣)獲批山東省教育服務新舊動能轉換專業對接產業項目,11個專業通過師範類專業二級認證,1個專業通過工程教育專業認證。 [6] 
山東師範大學質量工程專業一覽表
山東師範大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漢語言文學、教育學、思想政治教育、化學、物理學、生物科學、音樂學、數學與應用數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歷史學、地理科學、電子信息工程、
應用心理學、體育教育、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廣播電視編導、教育技術學、美術學、漢語國際教育、英語、國際經濟與貿易、學前教育等
山東師範大學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心理學、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環境科學、哲學、俄語、朝鮮語、世界史、電子科學與技術、物聯網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物流管理
注:此表統計時間截至2022年9月,且只展示部分專業
參考資料: [25] 
●教學成果
截至2024年4月,山東師範大學獲評國家級精品課程4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8門、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2門、國家級雙語教學示範課程1門、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23門、省級一流本科課程50門;全國思政名師工作室1個,山東省課程思政教學研究示範中心1個,省級課程思政示範課程19門;出版國家“十二五”規劃教材6部,入選山東省一流教材10部;有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試驗區1個、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公共實訓基地2個、國家教育信息化教學應用實踐共同體項目2項;獲批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與實踐立項項目、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與改革實踐項目、國家級地方高校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項目各1項;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立項1441項。 [6] 
2021年山東師範大學校級本科教學成果獎擬授獎成果一覽表
成果名稱
項目完成人
等級
主要完成單位
地方高師院校教師教育核心課程與實踐教學一體化育人體系的研究與實踐
徐繼存、車麗娜、孫寬寧、路書紅、高盼望、王飛、張莉、亓玉慧
特等獎
山東師範大學教育學部
“協作貫通 銜接遞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機制探索與實踐
王增福、吳春雷、付清松、徐海霞、馬勇、蓋瑩、馮芸、李寒梅、夏鋒
特等獎
山東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五位一體”綜合改革創新研究與實踐
徐穩、楊素羣、馮芸、吳春雷、宮曉燕、劉現華、呂松濤、馬德坤、曹宏、王香靈
特等獎
山東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高校期貨類人才培養模式與質量保障體系建設研究與實踐
張宗斌、李佳、喬翠霞、張鳳兵、夏清濱、孫穎、陳靜、安靜
特等獎
山東師範大學經濟學院
以“金課”建設促進漢語言文學專業創新型人才培養的普通地方高校實踐路徑
魏建、李宗剛、賈振勇、洪亮、彭冠龍、田建民、彭小燕、劉傳霞、朱獻貞、孫桂榮
特等獎
山東師範大學文學院
學科專業一體化的新文科外語人才培養模式創新構建與實踐
王卓、羅良功、王金娥、胡強、劉震、韓冰、孫嵩霞、崔穎、鍾潔
特等獎
山東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
高水平音樂與舞蹈專業卓越人才培養新範式
李海鷗、宋春燕、高志毅、竇青、司道鋒、喬治、陳欣、官效臣、張炫、譚鼎文
特等獎
山東師範大學音樂學院
基於社會服務導向的設計類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構建與創新實踐
劉東峯、高佳、李民、陳慶軍、宋潤民、侯立平、張兆林、李珂、艾翔
特等獎
山東師範大學美術學院
注:此表統計時間截至2021年11月24日,且只展示部分教學成果
參考資料: [26] 

山東師範大學合作交流

教學交流
山東師範大學是教育部批准的首批外國留學生定點招生單位,首批孔子學院獎學金生接收院校,聯合招收華僑、港澳台地區學生單位,山東省首批“因公出國審批下沉改革試點單位”,山東省唯一具備“免核查邀請主體”資格的省屬高校,獲批多項國家高端類外國專家項目、山東省“外專雙百計劃”等海外引智項目,與35個國家和地區的168所高校建立校際交流合作關係,開展學生國際聯合培養項目百餘個,實現了從學分項目到學士、碩士、博士及博士後研究項目的全鏈條覆蓋。舉辦中韓、中美2個本科層次,中美1個碩士層次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和中俄1個藝術類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在韓國、肯尼亞、巴西、沙特、俄羅斯、加拿大合作建設6所孔子學院(含1所獨立孔子課堂),獲“孔子學院中方先進合作機構”稱號,是山東省國際交流工作先進單位。 [6] 
學術交流
2024年3月8日,山東師範大學化學化工與材料科學學院的“學術縱橫,名師名家講壇”活動在千佛山校區舉辦。活動邀請了清華大學化學系教授、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劉冬生作題為“核酸超分子水凝膠”的學術報告。 [27] 
2024年3月26日,山東師範大學化學化工與材料科學學院的“學術縱橫,名師名家講壇”活動在山東師範大學千佛山校區舉辦。活動邀請了上海科技大學物質學院李一凡教授作題為“alpha-烯烴的自由基均聚”的學術報告。 [28] 
2024年4月23日,山東師範大學研究生院和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聯合舉辦的“治學•修身”研究生學術論壇暨信工學院E帆講壇在山東師範大學長清湖校區舉行。韓國又石大學孔子學院外方院長、教授全弘哲作學術報告。 [29] 

山東師範大學學術研究

山東師範大學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5月,山東師範大學設有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7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個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7個山東省重點實驗室、1個山東省工程實驗室、1個山東省工程研究中心、2個山東省研究中心、1個山東省大數據實驗室、6個山東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4個山東省社科理論重點研究基地、1個山東省重點新型智庫、7個山東省高等學校實驗教學示範中心、9個山東省“十三五”高等學校科研創新平台、2個山東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1個山東省社會科學普及教育基地、2個山東省高等學校服務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協同創新中心、6個山東省“十三五”高等學校重點實驗室、11個山東省高校實驗室、4個山東省高校特色實驗室、2個山東省國際合作基地、2個山東省與特定國家或區域交流合作研究中心、5個山東省外事研究與發展智庫、 [6]  5個山東省社科規劃重點研究基地、3個“十三五”山東省高等學校人文社科研究平台、2個山東省理論建設工程重點研究基地等70餘個國家級省部級研究培訓機構。 [6]  [30] 
山東師範大學科研平台一覽表
平台級別
科研平台名稱
教育部重點研究基地
齊魯文化研究院
山東省重點新型智庫
山東基礎教育發展與政策研究中心
山東省社科規劃重點研究基地
山東省教育科學研究基地
山東省齊魯文化研究基地
山東省文化建設研究基地
山東省地方史研究基地
山東省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基地
“十三五”山東省高等學校人文社科研究平台
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中心
基礎教育課程與教學研究中心
中國文學經典與文化創意研究中心
山東省理論建設工程重點研究基地
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研究基地
齊魯文化研究基地
山東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
山東民歌傳承基地
齊魯武術文化傳承基地
注:此表統計時間截至2024年5月,且只展示部分科研平台
參考資料: [30] 

山東師範大學研究成果

截至2024年4月,山東師範大學主持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國家級項目841項。2012年,成為“973”項目首席科學家單位;2019年,成為首個以第一單位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的山東省省屬高校。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2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16項,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重大項目4項,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3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2項,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科類)23項,全國教育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2項,魯迅文學獎1項,山東省社會科學重大成果獎6項,山東省自然科學最高獎等。4部著作入選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人文社科整體實力進入中國前50強。1個團隊入選科技部創新人才推進計劃重點領域創新團隊,1個團隊入選教育部創新團隊並獲滾動支持。 [6] 

山東師範大學學術資源

館藏資源
山東師範大學圖書館始建於1950年,前身是山東師範學院圖書館。截至2024年4月,學校有千佛山和長清湖校區2座獨立館舍,總建築面積6.44萬平方米。千佛山校區圖書館於1986年建成使用,建築面積1.34萬平方米,設置閲覽座位1400餘個。長清湖校區圖書館於2015年6月建成使用,建築面積5.1萬平方米,設置閲覽座位4600餘個。 [58] 
截至2024年4月,館藏書刊總計349.3萬餘冊,其中,中外文普通圖書297.3萬餘冊,中文古籍20萬冊,民國文獻10萬冊,中外文期刊9600種22萬餘冊。購置電子圖書188.3萬餘冊,數據庫、學習科研平台209個。山東師範大學圖書館是中國和山東省古籍重點保護單位,有37種古籍入選國家珍貴古籍名錄,822種古籍入選山東省珍貴古籍名錄。 [58] 
山東師範大學圖書館於2018年獲批圖書情報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是山東省高校圖書館首家圖書情報專業碩士招生培養單位。2020年獲批全國“全民閲讀示範基地”,2021年獲批高校國家知識產權信息服務中心,2023年獲批山東省第八屆“全民閲讀示範基地”。 [58] 
學術期刊
《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
《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1991年創刊,月刊,是科學技術部和山東省科學技術廳主管,由中國可持續發展研究會、山東省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和山東師範大學聯合主辦的,以宣傳可持續發展為辦刊宗旨的國家級政策指導性學術期刊,是中國可持續發展研究會的會刊。 [31] 
《山東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山東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是山東師範大學主辦的人文社會科學綜合性學術理論期刊,創刊於1956年。該刊主要刊登文學、語言學、史學、教育及心理學、哲學、政治學等方面的論文,開展校內外學術交流。該刊依據辦刊宗旨及專業分工出刊,刊發能代表學科水平、反映學科研究前沿和研究熱點,在學科研究中起到促進作用的文章。2019年本刊入選CSSCI來源期刊(2019—2020)目錄,獲“全國高校社科名刊”稱號。 [32] 
《山東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山東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創刊於1956年,原名為《山東師範學院學報》。1986年根據魯選發1985(63)號文件,學報改名為《山東師大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年,更名為《山東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該刊為季刊,每期120頁碼,中國內外公開發行。《山東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是反映理科教學和科研成果為主的綜合性學術刊物,主要刊登數學、計算機科學、物理學、化學、地理學、生物學和體育學等學科的學術論文。 [33] 

山東師範大學校園文化

山東師範大學學校標誌

●校標
山東師範大學校標設計者為美術學院教師劉東峯。該標誌主體部分由學校英文名稱(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首寫字母“S、N、U”構成。字母“N”採用鮮明的紅色,打破了造型左右對稱的結構。三個字母組合在一起像一本打開的書。上方紅色的燭光形象徵着教師教書育人,寓意用知識照亮學生的心靈。燭光形還可看作一個水滴,象徵着對學生的培育和知識的傳授,以此圖形傳達出山東師範大學的文化內涵和底藴。標誌的造型語言採用規整的幾何圖形與飽滿的有機形相結合,以此設計風格表達出山東師範大學科學嚴謹的治學、辦校態度。此標誌的色彩選用紅藍二色。藍色代表智慧、深邃,象徵山東師範大學師生在教學、科研方面的能力和成就;紅色代表熱情、生氣勃勃,象徵着山東師範大學永遠充滿活力與希望。該標誌於2016年11月被山東師範大學正式公佈、啓用。 [34] 
山東師範大學校標 山東師範大學校標

山東師範大學精神文化

●校訓
“弘德明志,博學篤行”是山東師範大學的校訓。 [34] 
該校訓的具體出處和內涵是:“弘德”,出自東晉常璩撰《華陽國志》中卷十(下):“恢弘德教,養廉免恥。”“思弘德化,思弘德教。”《隋書》卷七七《隱逸傳》中《徐則傳》中有“人能弘德,道不虛行”一語。“弘德”意謂要以德立身,以德立國。“明志”出自三國諸葛亮撰《戒子訓》:“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明志”意謂表明志向,樹立理想。“博學”,出自《禮記•中庸》:“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博學”意謂為學首先要廣泛獵取,同時“博”還意味着博大和寬容。“篤行”與“博學”同一出處,意謂既然學有所得,就要努力踐履所學,使所學最終有所落實。 [34] 
總之,“弘德”強調道德,體現着學校的行為道德準則;“明志”強調理想,體現着學校的價值取向;“博學”強調學識,體現着學校的治學理念;“篤行”強調實踐,體現着學校求是務實的精神。四者各有側重,相互交融,共同構成了校訓的基本內容。 [34] 
校風
山東師範大學校風的文字表述是:愛國愛校,為人師表,勤奮嚴謹,求實創新。 [34] 
1990年9月,在總結建校40年的教育管理經驗的基礎上,經過概括提煉和徵求師生意見,山東師範大學黨委第31次會議研究決定,正式確定山東師範大學校風。愛國愛校,體現着學校的靈魂、革命傳統和時代主旋律;為人師表,體現着學校的育人本色、師範風範和師生的行為道德準則;勤奮嚴謹,體現着學校的教育傳統、師生的治學理念和求學敬業精神;求實創新,體現着學校求是務實、自強不息、開拓進取的不懈追求和奮鬥精神。 [34] 
●教風
山東師範大學的教風是“嚴謹治學,誨人不倦”。 [34] 
●學風
山東師範大學的學風是“求索求真,學而不厭”。 [34] 
校歌
1999年11月,山東師範大學以建校50週年為契機,下發了《關於徵集山東師範大學校歌的通知》(山東師大校字〔1999〕137號文件)。這項活動共徵得作品20首,歌詞340首。經評選並徵求師生意見,學校黨政聯席會議研究決定,正式確定了《山東師範大學校歌》。校歌詞作者為校黨委書記宮志峯,曲作者為音樂系教師梁發勇。 [35] 
《山東師範大學校歌》
作詞:宮志峯
作曲:梁發勇
這是泰山的早晨,召喚着紅日和白雲,
這是泉水的波紋,澆灌着鮮花和綠蔭,
這是歷史的迴音,啓迪着真情和詩魂,
這是未來的畫卷,激盪着理想和探尋,
啊 美麗的山東師大,百花之園綠葉之根,
美麗的山東師大,我們無悔的青春。
從這裏我們走上神聖的講壇,
我們擔負起科教興國重任重任。
這是泰山的早晨,召喚着紅日和白雲,
這是泉水的波紋,澆灌着鮮花和綠蔭,
這是歷史的迴音,啓迪着真情和詩魂,
這是未來的畫卷,激盪着理想和探尋,
啊 美麗的山東師大,百花之園綠葉之根,
美麗的山東師大,我們無悔的青春。
從這裏我們走向嶄新的時代,
生命的燭光伴隨日月星辰,
伴隨着日月和星辰。
參考資料: [34] 

山東師範大學社團文化

截至2023年11月,山東師範大學共有學生社團102個,涵蓋文化體育、學術科技、思想政治、創新創業、志願公益等多個類型。 [36]  其中,山東師範大學“心苑”心理健康社開展的活動有心苑沙龍、團體輔導、志願服務等;環境保護社內設有“守護黃河生態”志願服務項目、“‘衣’舊有愛,迷彩送暖”等多項活動;山東師範大學文蕾劇社打造了“四月劇風”年度活動。 [37] 

山東師範大學校區情況

截至2024年4月,山東師範大學有千佛山和長清湖兩個校區,總佔地面積近3850畝(約256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35萬平方米。 [6] 

山東師範大學千佛山校區

山東師範大學千佛山校區是該學校的校本部, [38]  千佛山校區地址為濟南市歷下區文化東路88號。 [6]  截至2021年,山東師範大學千佛山校區佔地面積近1763畝,有教育學部、文學院、國際教育學院、生命科學學院、音樂學院、美術學院等七個學院(部)。千佛山校區內的建築有東方紅廣場、文化樓、圖書館等。 [39] 
山東師範大學千佛山校區東方紅廣場 山東師範大學千佛山校區東方紅廣場

山東師範大學長清湖校區

山東師範大學長清湖校區位於濟南市長清區大學科技園內,是其中佔地面積最大、建築規模最大的校園。 [42]  長清湖校區具體地址是濟南市長清區大學科技園大學路1號。 [6]  長清湖校區於2005年10月正式啓用,首批4396名學生入住。 [40]  截至2022年,山東師範大學長清湖校區佔地近3000畝。 [41]  長清湖校區的建築有天頤廣場、天地書聲圖書館、體育館、田徑場等。 [42] 
山東師範大學長清湖校區圖書館 山東師範大學長清湖校區圖書館

山東師範大學行政管理

山東師範大學現任領導

山東師範大學現任領導
職務
姓名
黨委書記
校長
黨委副書記
黨委常委、副校長
黨委常委
魏學江、於曉明、李夢遙
注:更新時間為2024年4月
參考資料: [1] 

山東師範大學歷任領導

山東師範大學歷任領導
職務
姓名
任職時間
黨委書記、校長
田珮之
1950.10-1952.7
李芸生
1966.5-1970.10
郭林
1978.7-1982.6
校長
餘修
1952.7-1955.1
彭畏三
1955.11-1957.10
張濱黃
1957.11-1960.5
許用思
1959.8-1960.5
劉洪軒
1960.12-1966.2
管梅谷
1985.1-1990.9
陳龍飛
1990.9-1995.9
谷漢民
1995.9-1998.8
趙彥修
1998.8-2014.12
唐波
2014.12-2018.11
曾慶良
2019.2-2023.9
張建
2023.9-
黨委書記
餘修
1952.7-1956.4
蘇克強
1956.4-1957.3
劉洪軒
1957.3-1957.11
許用思
1957.11-1960.5
劉砥石
1960.6-1960.7
張濱黃
1962.10-1966.2
高中正
1982.6-1985.1
崔惟琳
1987.2-1990.9
徐卓斌
1991.3-1994.1
周志仁
1994.1-1998.8
宮志峯
1998.8-2010.5
商志曉
2010.5-2020.5
唐洲雁
2020.5-2022.9
馮繼康
2022.9-
注:更新時間為2024年4月
參考資料: [2] 

山東師範大學校園環境

山東師範大學東方紅廣場

山東師範大學千佛山校區的東方紅廣場,是該校的標誌性座標。 [43]  位於廣場中央的毛澤東塑像始建於1967年5月,10月11日正式落成,塑像連同底座高達16米。2009年6月,毛澤東塑像入選濟南市第三次文物普查不可移動文物名錄。 [44] 
山東師範大學千佛山校區東方紅廣場毛澤東塑像 山東師範大學千佛山校區東方紅廣場毛澤東塑像

山東師範大學“天地書聲”圖書館

山東師範大學長清湖校區圖書館建築面積50934.67平方米,是按照圖書館功能定位要求建設的現代化新館,2015年6月開始運行。主體建築呈“八本書”造型,為學校標誌性景觀,被譽為“天地書聲”。可容納紙質藏書200萬冊,設置閲覽座位4600餘個,設有讀者學習、學術研修、綜合服務、特藏閲覽、信息共享與創客、展覽交流、齊魯文化展示、中外文化交流等八大空間和特藏、齊魯文化、師大文庫、外文、樣本、基藏等六大書庫,還建有咖啡廳、書吧等服務設施。 [45] 
山東師範大學長清湖校區圖書館 山東師範大學長清湖校區圖書館

山東師範大學校友情況

科教界、政界、商界都有山東師範大學的知名校友,如李篤信、鄧向陽、趙潤田等多人。 [46] 
山東師範大學政界知名校友
姓名
備註
李篤信
山東師範大學中文系1975級校友。江蘇省委常委、省軍區政委、黨委書記。2004年晉升少將軍銜。中國共產黨第17次全國代表大會、第18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47] 
鄧向陽
1982年7月畢業於山東師範大學歷史系。安徽省委常委,省政府副省長、黨組副書記。中共十八大、十九大代表。十一屆、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共十屆省委常委。 [48] 
趙潤田
1982年7月畢業於山東師範大學中文系。曾任山東省人民政府副省長、黨組成員;山東省政協副主席、黨組成員。 [49] 
注:此表只列出部分政界知名校友
山東師範大學科教界知名校友
姓名
備註
劉維民
1984年畢業於山東師範大學化學系。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潤滑材料與技術專家。 [50] 
郭旭升
1981年至1988年,在山東師範大學地理科學本科專業和自然地理學碩士專業學習。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石化勘探分公司總經理,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51] 
徐羣
1992年畢業於山東師範大學計算機系。深圳第三代半導體研究院副院長。 [52] 
注:此表只列出部分科教界知名校友
山東師範大學商界知名校友
姓名
備註
王帥
1997年畢業於山東師範大學中文系。阿里巴巴集團首席市場官,阿里巴巴合夥人之一。 [53] 
注:此表只列出部分商界知名校友

山東師範大學所獲榮譽

山東師範大學所獲榮譽
時間
獎項
2012年11月
山東省首批重點建設應用基礎型人才培養特色名校 [6] 
2017年11月
第一屆全國文明校園 [6] 
2020年
山東省高水平大學“衝一流”建設高校 [6] 
2024年3月
2023年度山東省教育網絡安全工作優秀單位 [55] 
2024年4月
2023年度省屬本科高校高質量發展績效考核中列一類高校(博士學位授權點高校)優秀等次第一名,實現了四連冠 [54] 
2024年4月
2023年度中國研究生創新實踐系列大賽重要貢獻單位 [56] 
2024年4月
首批山東省依法治校示範校 [57] 
注:此表只列出山東師範大學所獲的部分榮譽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