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尚力

(墨子提出的思想)

鎖定
尚力是墨子的思想。這種思想是戰國之際,面對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壞、諸侯爭霸的社會大環境下,墨子提出統治者重視中下層勞動人民,注重他們在社會中的地位,以此來穩定社會秩序,鞏固統治。
中文名
尚力
提    出
墨子
所屬階級
勞動人民
背    景
諸侯爭霸生靈塗炭
評    價
古代民本思想的繼承
提出時 間
戰國時期(前475-前221年)

尚力歷史淵源

尚力民本思想

“尚力”是古代民本思想的繼承。“民本”一詞最早出自《尚書·五子之歌》,原句是: “皇祖有訓,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寧。”是夏康之弟勸誡夏康而作的詩歌。意思是民眾是國家的根本,作為統治者要敬民、重民、愛民,認識到民眾的力量,自我約束,修善德行。慎重處理民事、國事。 [3] 

尚力其他主張

墨子 墨子
在《墨子·魯問》中,墨翟提出了墨家的十大主張。即"兼愛"、"非攻"、"尚賢"、"尚同"、"尊天"、"事鬼"、"非樂"、"非命"、"節用"、"節葬"。他認為,要根據不同國家的不同情況,有針對性地選擇十大主張中最適合的方案。如"國家昏亂",就選用"尚賢"、"尚同";國家貧弱,就選用"節用"、"節葬";等等。墨家是一個有嚴密組織紀律的團體。他們的領袖稱為"鉅子"。第一任鉅子是墨子,後來的"鉅子"有孟勝、田襄子、腹等。由"鉅子"執行"墨子之法"。墨者"鉅子"腹住在秦國,他的兒子殺人,本應依法處死。但秦惠王認為腹年老,只有一個兒子,就命令不殺。  腹卻説,墨者之法規定:"殺人者死,傷人者刑。"這是禁止殺人傷人的必要措施,它符合"天下之大義",還是堅持把自己的兒子殺了。這個故事生動的反映了墨家紀律的嚴明。正因為如此,墨者很能戰鬥,具有"赴火蹈刀,死不還踵"的精神。但是,墨家是一個具有宗教性的集團,往往容易被人利用。據《史記》記載,在楚國舊貴族陽城君等殺害從事變法改革的吳起時,墨者"鉅子"孟勝就站在陽城君一邊。後來陽城君畏罪逃走,楚國要收回其封國。孟勝為陽城君守封國,忠於陽城君。他傳"鉅子"于田襄子,自己為陽城君死難,許多弟子也從其死。從這個故事可以看出,墨者有"俠客"的精神。正如《史記·遊俠列傳》所説的遊俠那樣:如果行為並不符合正義,但是説話算話,講信用,答應人家要辦的事就必須辦到。而且行動果斷,不愛惜自己的生命,去解救別人的危難等等。 [4] 

尚力歷史意義

這種“尚力”的思想由於與春秋戰國時期的社會局勢不符,以及封建社會的悄然來臨,所以沒有受到統治者的青睞。但一直是各朝各代用來穩定民心,鞏固統治的理論依據。 [1]  [2] 

尚力墨子簡介

墨子:出生日期:前468 ,逝世日期:前376;名翟(dí),魯陽人。墨子是我國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學家、軍事家、社會活動家,墨家學派的創始人。創立墨家學説,並有《墨子》一書傳世。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