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尖頭紅鮊

鎖定
尖頭紅鮊,Erythroculter oxycephaloides (Kreuenberg et Pappenhein),鯉科紅鮊屬的一種魚類。多棲居於流水或大水面靜水體中。肉食,以小魚和蝦為主。5~6月產卵。個體較大,最重達6市斤以上,但數量較少。
別    名
鴨嘴紅梢
中文學名
尖頭紅鮊
拉丁學名
Erythroculter oxycephaloides (Kreuenberg et Pappenhein)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硬骨魚綱
亞    綱
輻鰭亞綱
鯉形目
亞    目
鯉亞目
鯉科
亞    科
鮊亞科
紅鮊屬
尖頭紅鮊

尖頭紅鮊簡介

中文名:尖頭紅鮊
俗名:鴨嘴紅梢
學名:Erythroculter oxycephaloides (Kreuenberg et Pappenhein)
界:動物界
綱名: 硬骨魚綱
目名: 鯉形目
科名:鯉科
亞科:鮊亞科
屬名:紅鮊屬

尖頭紅鮊形態特徵

體長而側扁,頭後背緣呈弧形;腹鰭基部之後的腹部具腹稜。吻尖,吻長大於眼徑。口亞上位,下頜稍長於上頜。眼間隔寬而微凸,眼間距大於眼徑。鼻孔下緣位於眼上緣水平線之上。鰓孔前伸約達眼後緣之下方。鱗中等大,側線鱗不超過70枚。側線前段略呈弧形,後部平直伸達尾鰭基部。胸鰭短。末端後伸不達腹鰭起點。背鰭硬刺光滑,刺長短於頭長。臀鰭具26—29根分枝鰭條。第1鰓弓外側鰓耙19—22。鰾3室,後室細尖。腸長短於體長。腹膜灰白色。體長360mm。體背側灰黑,腹側銀白;尾鰭桔紅色,邊緣黑色。性成熟雄性個體的頭部、背部、體側之上半部以及胸鰭邊緣出現白色珠星

尖頭紅鮊生活環境

淡水

尖頭紅鮊分佈

廣泛分佈於我國長江中下游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