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小葉地錦

鎖定
小葉地錦(Parthenocissus chinensis C. L. Li)生境在路邊半陽地,路邊向陽地。種下等級Euphorbia microphylla Heyne ex Roth。人工引種栽培,非中國特有。
中文名
小葉地錦
拉丁學名
Parthenocissus chinensis C. L. Li [3]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葡萄目
葡萄科
地錦屬
小葉地錦
分佈區域
福建省

小葉地錦形態特徵

小葉地錦線稿圖 小葉地錦線稿圖 [1]
木質藤本。小枝圓柱形,無毛。卷鬚常總狀5分枝,相隔2節間斷與葉對生,卷鬚頂端尖細微彎曲,遇附着物擴大成吸盤。葉為3小葉,中央小葉倒卵橢圓形,長2.5-5釐米,寬1.5-3釐米,頂端短尾尖,基部楔形或闊楔形,邊緣上半部有3-5個粗鈍鋸齒,側小葉卵橢圓形,長1.5-4釐米,寬1.2-2.5釐米,頂端急尖或漸尖,基部不對稱,近圓形,外側邊緣有3-7個鈍鋸齒,內側邊緣有1-3個鈍鋸齒,上面綠色,無毛,下面淺綠色,無毛或沿中脈微被毛;側脈3-5對,網脈在上面不明顯,在下面明顯但不突出;葉柄長1-4釐米,小葉有短柄或近無柄,無毛。 [4] 
花序着生在短枝上,假頂生,長1-2釐米,分枝簡化形成少花的多歧聚傘花序,花序梗無或長0.2-0.7釐米,無毛;花梗長0.1-0.15毫米,無毛;花蕾卵橢圓形,高1.2-2毫米,頂端圓形;萼碟形,邊緣全緣,無毛;花瓣5,長卵橢圓形,高1-1.8毫米,無毛;雄蕊5,花絲長約0.7毫米,花葯長橢圓形,長約0.9毫米,花盤不明顯;子房卵錐形,漸狹至花柱頂端,花柱與子房界線不明顯,柱頭不擴大。
果實近球形,直徑約0.6釐米,有種子1顆; 種子倒卵圓形,頂端圓形,基部圓鈍,喙極小,種臍在種子背面中部呈菱狀卵圓形,周圍有輻射狀溝紋,上部中稜脊凹陷成溝,腹部中稜脊微突出,側面窪穴呈溝狀從基部向上達種子頂端,邊緣有溝狀肋紋。花期5月,果期8月。 [1] 

小葉地錦生長環境

生溝谷石山坡或灌木林中,海拔1300-2300米。模式標本採自四川瀘定。 [1] 

小葉地錦分佈範圍

國外分佈
中南半島; 馬來西亞; 印度尼西亞爪哇
國內分佈

小葉地錦物種區分

小葉地錦 [1] 
Parthenocissus chinensis C. L. Li in Chin. J. Appl. Environ. Biol. 2 (1) : 45. 1996.
本種生長在四川西部茂縣、瀘定和木裏一帶乾旱或半乾旱河谷山坡,地下部分根肥厚。過去在標本館中,有的學者曾把它鑑定成三葉爬山虎,但本種植株無毛或僅葉片下面中脈上微被毛,春季出嫩芽淡紅色,葉小,小葉片邊緣僅有1至數個鈍鋸,側脈僅3-5對,花序無或僅有短總梗,花序分枝簡化,短小,少花,很不相同。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