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小美洲黑雁

鎖定
小美洲黑雁(學名:Branta hutchinsii):是一種分佈於北美的鴨科黑雁屬的黑色大雁,體長76釐米,翼展109-119釐米,體重950-3000克。頭頸很長,黑色,有大塊白色橫斑領帶。背部有不同深淺的棕灰色羽毛,腹部和臀部通常呈乳白色或白色。尾短,黑色,尾上覆羽白色。下腹部和尾下覆羽白色。腿黑色,尾巴黑色。外型有較大面積的黑色羽毛,可與其它灰色的雁屬物種區分。該物種的英文名字“ cackling goose”,這是因為它們會發出響亮或刺耳的鳴叫聲。
喜歡生活在內陸湖泊、河流、沼澤、沿海鹽沼、潮汐灣、灘塗、鹹淡水瀉湖、牧場和耕地中,靠近水體的城鎮和郊區的草地上。在遷徙期間和越冬時,小美洲黑雁具有羣居行為。此時,個體和家庭會與加拿大黑雁混羣,形成相當大的族羣。隨着繁殖季節的臨近,這些黑雁就不太聚集在一起了,成對的小美洲黑雁離開族羣去尋找築巢地點。主要以植物為食,包括草、蘆葦和漿果,進入農田,吃小麥和大麥,也吃昆蟲、軟體動物和甲殼類動物。該物種分佈廣泛,在加拿大和美國阿拉斯加的苔原上繁殖,並在包括墨西哥的北美南部越冬。
中文名
小美洲黑雁 [1] 
拉丁學名
Branta hutchinsii
別    名
小加拿大雁
短嘴黑雁
外文名
Cackling Goose
國際瀕危等級
無危(LC) [3]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鳥綱
雁形目
鴨科
黑雁屬
小美洲黑雁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亞    綱
今鳥亞綱
亞    種
5亞種 [2] 
命名者及年代
Richardson, 1832

小美洲黑雁形態特徵

小美洲黑雁
小美洲黑雁(2張)
小美洲黑雁體長76釐米,翼展109-119釐米,體重量950-3000克。頭頸很長,黑色,經過下頦從一隻耳朵到另一隻耳朵具明顯的大塊白色橫斑領帶。背部有不同深淺的棕灰色羽毛,腹部和臀部通常呈乳白色或白色。尾短,黑色,尾上覆羽白色。下腹部和尾下覆羽白色。腿黑色,尾巴黑色,與被寬闊的白色橫帶覆蓋的臀部形成強烈反差。 [4] 
小美洲黑雁雖然被認為是相對較新的物種,但被正式劃分有5個亞種,主要以它們的大小和體重來區分。羽毛的顏色並不是區分亞種的重要標準:指名亞種生活在加拿大中北部至格陵蘭羣島,平均體重2.27千克,在美國得克薩斯州和墨西哥北部越冬;阿留申羣島亞種體重2.27千克,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中部越冬;阿拉斯加沿海亞種生活在阿拉斯加西部,體重1.59千克,冬季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至南墨西哥;馬更些三角洲亞種生活在加拿大北部和阿拉斯加東北部,遷徙至美國西南部和墨西哥越冬;白令海峽亞種,分佈於白令海峽對面的西伯利亞,疑似該物種可能已滅絕。 [4] 

小美洲黑雁近種區別

小美洲黑雁在外觀上與加拿大黑雁非常相似,由於該物種曾經被認為是加拿大黑雁的一個亞種,因此在英語中通常也被稱為“小加拿大黑雁”。如果將它們放在一起進行比較,則識別起來可能會很困難,這兩個物種裝飾脖子底部並與其餘下部過渡的狹窄白領是相同的。它們的體重也大致相似,加拿大黑雁僅超過3千克。但是,大多數時候加拿大黑雁的體型都很大,重達6.4千克。因此,有必要找到其他區分標準:小美洲黑雁鳥喙較短,形狀與加拿大黑雁不同。飛行中脖子的長度可能是一個很好的標識,小美洲黑雁的脖子要短得多。行為標準也可以考慮:加拿大黑雁通常發出更大的聲音。 [4] 
小美洲黑雁與加拿大黑雁

小美洲黑雁棲息環境

該物種經常隨季節而變化。在冬季和遷徙期間,喜歡內陸湖泊、河流和沼澤。在沿海地區,在鹽沼、潮汐灣、灘塗、鹹淡水瀉湖,牧場和耕地中都有。此時,還可以在總是靠近水位的城鎮和郊區的草地上觀察到它們。在繁殖季節,主要在苔原中發現,幾乎總是在水位附近。定居在草地、蘆葦叢中或有小樹和灌木叢的地方,能夠為它們提供漿果和植物以供食物和築巢。 [4] 

小美洲黑雁生活習性

小美洲黑雁遷徙

小美洲黑雁是長途移民。為了到達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墨西哥灣和墨西哥的越冬地,它們在到達距離築巢地上找到一條相當直接的飛行捷徑。秋季向南部的遷移發生在8月底,並且通常沒有停止或中斷。春季的返鄉遷移始於1月底,其標誌是在到達目的地之前,可以在途中許多地方停下來進食和補充能量。遷徙族羣由家庭和孤立的個體組成。根據亞種的不同,羣體的大小也不同。飛行時,會採用“V”字形梯隊,通常停留在300-1000米之間的低海拔位置。飛行通常在黃昏開始,並持續幾個小時不間斷。平均行駛速度為每小時50千米。 [4] 

小美洲黑雁行為

在遷徙期間和越冬時,小美洲黑雁具有羣居行為。此時,個體和家庭會與加拿大黑雁混羣,形成相當大的族羣。隨着繁殖季節的臨近,這些黑雁就不太聚集在一起了,成對的小美洲黑雁離開族羣去尋找築巢地點。 [4] 

小美洲黑雁食性

在夏季,在苔原上,小美洲黑雁主要以植物為食,包括草、蘆葦和漿果。在遷徙之前,它們會略微改變食譜,選擇大量的蘆葦種子,以獲取更多的卡路里並形成一層脂肪,這將使它們能夠承受旅途中的巨大壓力。餵食水時,小美洲黑雁將其頭和頸浸入水中以達到所需的植物。在冬季,它們會進入農田,在那裏消費冬小麥和大麥。也吃昆蟲,軟體動物和甲殼類動物。 [4] 

小美洲黑雁分佈範圍

在加拿大北部和中部以及阿拉斯加繁殖。在整個白令海峽,曾經出現在堪察加半島,西伯利亞遠東,中國北部和日本。在冬季,它們下降到較温和的緯度,然後在美國西部的德克薩斯州和墨西哥生活。 [4] 
留鳥:加拿大和美國。
非繁殖地:墨西哥。
滅絕:日本。
遊蕩(非繁殖地):韓國和中國(台灣省)。
遊蕩:馬紹爾羣島和俄羅斯(東亞區)。 [3] 
小美洲黑雁分佈圖 小美洲黑雁分佈圖

小美洲黑雁繁殖方式

小美洲黑雁在出生的第二年達到性成熟。通常是一夫一妻制,並形成了很長一段時間的伴侶關係。但是,如果其中一位伴侶去世,則倖存者會找到新的伴侶。不論哪個亞種,小美洲黑雁都會年復一年地使用相同的築巢地點。雌鳥選擇築巢的地方,通常是在水體或河流的邊緣,或位於河中間的一個小島上,有一定的高度,能提供良好的視野和可見度。其中生活在阿留申羣島的一個亞種,棲息在陡峭的山坡上或在不被陸地掠食者侵犯的可以提供庇護的懸崖的壁架上。 [4] 
老巢經常被重複使用。巢是用附近發現的植物材料建造的(苔蘚,地衣和蘆葦),內襯羽毛。每窩產4-5個卵,這些卵由雌性單獨孵化11-14天。在孵化過程中,雄性站崗。 [4] 
幼鵝早熟,它們在孵化後24小時離開巢穴,從這個年齡開始,它們就能夠行走、游泳、潛水和覓食。 6-7周後,它們羽毛就全部長出,離開了出生地。但是,在整個第一個冬季,它們仍會在族羣中活動。 [4] 

小美洲黑雁亞種分化

小美洲黑雁(5亞種)

中文名稱
學名
命名者與年代
1
小美洲黑雁白令海峽亞種
Branta hutchinsii asiatica
Aldrich, 1946
2
小美洲黑雁指名亞種
Branta hutchinsii hutchinsii
Richardson, 1832
3
小美洲黑雁阿留申羣島亞種
Branta hutchinsii leucopareia
Brandt, 1836
4
小美洲黑雁阿拉斯加沿海亞種
Branta hutchinsii minima
Ridgway, 1885
5
小美洲黑雁馬更些三角洲亞種
Branta hutchinsii taverneri
Delacour, 1951
[2] 

小美洲黑雁保護現狀

小美洲黑雁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20年 ver 3.1——無危(LC)。 [3] 

小美洲黑雁種羣現狀

估計,全球物種數量約為920,000-1,400,000只(2006年),而俄羅斯的數量估計為平均小於100個繁殖對,而平均小於50只遷移個體(2009年)。 [3] 
趨勢論證:總體趨勢是不確定的,因為一些地區數量正在減少,而另一些地區則保持穩定或增加。截止2016年過去的40年中,該物種在北美經歷了重大的統計顯著增長(在40年中增長了1500%,相當於每十年增加101%;來自“繁殖鳥類調查”和“加拿大黑雁”的數據合計(2007年)。 [3] 
小美洲黑雁和加拿大黑雁是北美大陸上最常見的水禽。鳥類最困難的問題實際上是維持亞種的多樣性,其中一些亞種似乎比其他亞種更容易受到不同威脅。小美洲黑雁容易感染鉛和農藥,特別是受狩獵壓力的影響,北極的石油和天然氣開發使棲息地退化並帶來更多風險。生活在阿留申羣島的族羣得到了全面的保護,但由於物種的瀕危等級鑑定方面的困難,獵人並不總是尊重這一措施。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