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對雪

(唐代高駢詩作)

鎖定
《對雪》是唐代詩人高駢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是一首借景抒懷之作,描寫了雪花的潔白、晶瑩以及盪滌邪惡的品質,表現了詩人對雪花的喜愛和掃除惡濁、不平的志向。前兩句寫景,後兩句抒情,情由景起,景為情染。全詩描摹生動,託喻精微,以輕緩的節奏、細膩的筆法,展現了自然景色的微妙變化,寫得別具一格。
作品名稱
對雪
作    者
高駢
創作年代
晚唐
作品出處
全唐詩
作品體裁
七言絕句

對雪作品原文

對雪
六出飛花入户時,坐看青竹變瓊枝
如今好上高樓望,蓋盡人間惡路歧 [1] 

對雪註釋譯文

對雪詞語註釋

⑴六出飛花:指雪花。六出,雪花的結晶成六角形,稱為六出。
⑵青竹:一作“修竹”。瓊枝:形容積滿雪花的竹枝像精美的白玉條一樣。瓊,美玉。
⑶如今:一作“逡巡”。望:一作“看”。
⑷蓋:覆蓋。人間惡路:實指人世間的邪惡、污濁。歧:岔路。一作“岐”。 [2-4] 

對雪白話譯文

當六角形的雪花紛紛揚揚飄入門户的時候,看到那青翠的竹子一霎時都變成了潔白的玉樹。
如今正好登上高樓遠望,所有人間險惡的、分岔的道路都被大雪蓋住,連成茫茫的一片雪原了。 [5] 

對雪創作背景

高駢是晚唐名將,常年在邊關領兵抵禦党項、西蕃侵犯,屢建奇功。他雖以武功名世,卻似乎繼承了其祖高崇文的遺傳基因,能詩善書。這首詩為高駢年輕時的作品,是他欣賞雪花飄入庭户時所作。 [6]  [7-8] 

對雪作品鑑賞

對雪文學賞析

這是一首借景抒懷之作。詩人面對飛雪,聯想到了世事的嚴峻和人生的艱難。詩人發揮他的藝術想象,創造了一個潔白的世界,把人間的罪惡盡蓋着。這表現出詩人的審美理想是一個潔白的真善美的世界。
詩的一、二句描寫雪景。詩人運用比喻手法,着意刻畫了雪花的形狀和積壓竹枝的特點。詩人坐看下雪情景,細緻入微。雪花六角雖為常識,而詩人看到雪花由外飄飛室內時似乎又進行了認真觀察,故以“六出飛花”來狀寫雪花。然後放眼户外,看着竹子由青變白。“坐看青竹變瓊枝”一句,寫得生動傳神,不僅描繪了青枝變白、樹掛重重的狀態,而且寫出了詩人臨窗觀賞的過程和心理活動。詩歌以輕緩的節奏、細膩的筆法,展現了自然景色的微妙變化。
三、四句由景而抒情。詩人希望雪下得越大越好,以蓋盡人間不平路,令人聯想到世事的嚴峻,現實的污穢和人生的艱險,反映了詩人對當時社會黑暗的不滿之情。白雪當然掩蓋不住人世的罪惡,但詩人卻偏要它“蓋盡人間惡路歧”,表現了他希望剷除世間一切罪惡的美好願望。這兩句由自然景色聯想到社會現實,寓有“行路難,多歧路”之意,並反映出詩人的願望,富有哲理。
這首詩先寫景後抒情,前兩句的描寫雪景為後兩句的抒發情感作了鋪墊,而後兩句的抒情則使前兩句的寫景有了着落,可以説情由景起,景為情染。通過詩人對雪的特徵的刻繪,進一步體會到詩人還有深層的意思,即嚮往至善至美的境界。 [4]  [9-13] 

對雪名家點評

當代詩歌評論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李元洛一日一詩》:此詩前兩句雖然扣題,但尚屬平平之筆,出彩的是後兩句尤其是結句:人間尚有許多不平與險惡,有賴雪來填補和遮蓋。全詩如此收束,出人意表而又言約意豐。 [6] 

對雪作者簡介

高駢(821—887),字千里,幽州(今北京)人。世代為禁軍將領。懿宗時,歷官荊南節度觀察使等職。僖宗時任淮南節度使、江淮鹽鐵轉運使、諸道行營都統等職,鎮壓黃巢起義軍。後擁兵揚州,割據一方,終為部將畢師鐸所殺。《全唐詩》存其詩一卷。 [14] 
參考資料
  • 1.    王啓興主編. 校編全唐詩 中[M]. 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1:3003.
  • 2.    孫建軍,陳彥田主編;於念等撰稿. 全唐詩選注[M]. 北京:線裝書局, 2002:4236.
  • 3.    胡光舟,張明非主編. 新編千家詩[M]. 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1998:938.
  • 4.    潘國琪,武靜寰,桂夢春,胡云富著. 歷代四季風景詩300首[M]. 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1997:302.
  • 5.    謝明,劉光前編著. 歷代詠物詩選讀[M]. 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6:86-87.
  • 6.    李元洛原著;海濱編纂. 一日一詩[M]. 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 2017:401.
  • 7.    劉聲鍔等主編. 實用古詩詞解讀[M]. 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 2014:158.
  • 8.    張紅霞編著. 中國古代詩詞故事[M]. 西安:太白文藝出版社, 2010:78.
  • 9.    葉伯泉,赤葉. 中國曆代詠雪詩詞選析 麗雪賦[M]. 哈爾濱:北方文藝出版社, 1987:104.
  • 10.    王美春,郭志明著. 古代類詩漫話[M]. 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 1996:67.
  • 11.    鍾尚鈞,馬大品,黃為之,劉鍵主編. 中國曆代詩歌類編[M]. 開封:河南教育出版社, 1988:934.
  • 12.    楊詠祁,陳國富,唐粒編著. 悟與美 禪詩新釋[M].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8:208.
  • 13.    徐海冰.晚唐戰亂背景下高駢的心態命運與詩歌創作[J].廣東海洋大學學報,2014,34(02):74-79.
  • 14.    俞平伯,蕭滌非,周汝昌,施蜇存等撰寫. 唐詩鑑賞辭典 4[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17:1393.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