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將口鎮

鎖定
將口鎮,隸屬於福建省南平市建陽區,地處建陽區北部,武夷山南麓,東接崇雒鄉,南連童遊街道,西鄰莒口鎮,北接武夷山市興田鎮 [2]  行政區域面積193.97平方千米。 [2]  截至2019年末,將口鎮户籍人口為21446人。 [4] 
宋代時期,為崇文裏。1992年,撤銷將口鄉,成立將口鎮。 [2]  截至2020年6月,將口鎮轄1個社區、13個行政村, [3]  鎮人民政府駐將口村。 [2] 
2019年,將口鎮有工業企業63個,其中規模以上12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6個。 [4] 
中文名
將口鎮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福建省南平市建陽區
地理位置
建陽區北部
面    積
193.97 km²
下轄地區
1個社區、13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將口村
電話區號
0599
郵政編碼
354200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車牌代碼
閩H
人    口
21446人(截至2019年末户籍人口)

將口鎮歷史沿革

宋代時期,為崇文裏。
明代時期,崇文裏分為崇文上裏、崇文下里。
民國十七年(1928年),屬第五區。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屬第四區。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屬第二區。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設將口鎮,屬第二區。
1954年,改二區為一區。
1955年,改一區為將口區,為區政府駐地。
1958年,撤銷將口區,成立爭一公社。
1961年,撤銷爭一公社,成立胡回公社、將口公社。
1964年,胡回公社併入將口公社
1966年,更名為前進公社。
1969年,更名為將口公社。
1984年,撤銷將口公社,設立將口鄉。
1992年,撤銷將口鄉,成立將口鎮。 [2] 

將口鎮行政區劃

2011年末,將口鎮轄13個行政村:將口、西岸、山尾、松柏、芹口、東田、橫塘、新建、南台、胡巷、楊香、回潭、石維,下設107個村民小組。有53個自然村。 [2] 
截至2020年6月,將口鎮轄1個社區、13個行政村:崇文社區、石維村、楊香村、回潭村、胡巷村、新建村、松柏村、橫塘村、南台村、西岸村、山尾村、芹口村、東田村、將口村, [3]  鎮人民政府駐將口村。 [2] 

將口鎮地理環境

將口鎮位置境域

將口鎮地處建陽區北部,武夷山南麓,東接崇雒鄉,南連童遊街道,西鄰莒口鎮,北接武夷山市興田鎮 [2]  行政區域面積193.97平方千米。 [2] 

將口鎮地形地貌

將口鎮境內重巒疊嶂,低丘廣佈,河谷與山間小盆地錯綜其間,地面高度一般在海拔150米左右。境內最高峯蠟燭山,海拔898米;最低點將口村大洲,海拔139.8米。 [2] 

將口鎮氣候

將口鎮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其特點為四季分明、雨季集中、冬短夏長、無霜期長。多年平均氣温18℃,1月平均氣温7.4℃,極端最低氣温-7.8℃(1963年1月2日);7月平均氣温28.2℃,極端最高氣温41.5℃(1971年7月31日)。無霜期年平均282天,最長316天,最短245天。年平均日照數1679.5小時。0℃以上持續期為311天。年平均降水量1664.3毫米,極端年最大雨量2287.2毫米(1998年),極端年最小雨量1006.9毫米(2003年)。降雨集中在每年3—6月,6月最多。 [2] 

將口鎮水文

將口鎮境內河道屬崇陽溪(建溪支流)水系。崇陽溪自新建村北入境,由北而南,流經橫塘、將口、芹口等村,納五夫溪、後崇溪、松柏溪等溪流,至西岸村出境流向建陽市區,境內河道長11.2千米。 [2] 

將口鎮自然災害

將口鎮主要自然災害有旱災、洪災、冰雹、龍捲風等。洪災平均每兩年發生1次,主要發生在2—7月,最嚴重的一次發生在2010年6月20日,全鎮13個村17517人受災,被淹農田6780畝,沖毀房屋553棟,直接經濟損失2.6億元。 [2] 

將口鎮自然資源

將口鎮境內探明礦產主要有螢石礦,地質儲量217萬噸,可採儲量30萬噸,主要分佈在回潭村一帶,其中回潭螢石礦區面積0.4平方千米,地質儲量80萬噸,可採60萬噸,年產量10萬噸。有東田、芹口、將口4個水庫,養殖利用水面16.7公頃。 [2] 
2011年,將口鎮有耕地面積3.8萬畝。 [2] 

將口鎮人口

2011年末,將口鎮總人口23693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5255人,城鎮化率22.2%。另有流動人口2300人。總人口中男性11975人,佔50.5%,女性11718人,佔48.5%;14歲以下2954人,佔12.4%,15—64歲16764人,佔70.8%,65歲以上3975人,佔16.8%。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23577人,佔99.5%;有畲、回、苗、彝、壯5個少數民族,共116人,佔0.5%。2011年,人口出生率14.1‰,人口死亡率8.4‰,人口自然增長率5.7‰。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121人。 [2] 
2017年末,將口鎮常住人口為17716人。 [1] 
截至2019年末,將口鎮户籍人口為21446人。 [4] 

將口鎮經濟

將口鎮綜述

2011年,將口鎮完成財政總收入1751萬元,比上年增長63.9%。其中地方財政收入923萬元,比上年增長55.6%。從各主要税種看,完成營業税194萬元,增值税208萬元,企業所得税127萬元。人均財政收入739元,比上年增長47.2%。農民人均純收入7660元,比上年增長12.6%。 [2] 
2019年,將口鎮有工業企業63個,其中規模以上12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6個。 [4]  實現工農業總產值21.19億元,增長5%;財政收入2383萬元,增長7.8%;農林牧漁業總產值5.44億元,增長1%;規模工業以上增加值15.4億元,增長8%;固定資產投資2億元,增長100%;農民人均純收入18797元,增長9%。

將口鎮農業

2011年,將口鎮實現農業總產值3.8億元。糧食作物以水稻為主。2011年,糧食產量1.8萬噸,人均760千克,其中水稻1.6萬噸。主要經濟作物有煙葉、蔬菜、水果、茶葉等。2011年,煙葉種植面積315.7公頃,產量667.8噸;蔬菜種植面積400公頃,產量1.1萬噸,其中白菜3000噸、花菜1500噸、苦瓜1200噸、蘿蔔2300噸、薯芋類3100噸;水果種植面積233.3公頃,產量5250噸,其中建陽橘柚1800噸、翠冠梨450噸、葡萄2250噸;茶葉種植面積466.7公頃,產量726噸。 [2] 
將口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1.4萬頭,年末存欄0.8萬頭;羊飼養量0.4萬隻,年末存欄0.1萬隻;家禽年飼養量72.2萬羽。 [2] 
截至2011年,將口鎮有林地面積1.4萬公頃,森林覆蓋率64.5%。截至2011年末,累計造林7600公頃,其中防護林66.7公頃、經濟林1333.3公頃、用材林4200公頃、竹林1933.3公頃;農民住宅四旁植樹5.2萬株,活立木蓄積量60.3萬立方米。 [2] 

將口鎮工業

2011年,將口鎮實現工業總產值6.9億元。擁有工業企業190家,職工2025人,實現工業增加值1.9億元,比上年增長35.8%。擁有省著名商標2個。 [2] 

將口鎮商業外貿

2011年末,將口鎮有商業網點133個,職工532人。2011年,社會商品銷售總額1.2億元,比上年增長12.3%;集貿市場1個,年成交額2000萬元。出口2789萬美元,主要產品有寵物傢俱、氟化氫鉉和清水筍。 [2] 

將口鎮金融業

2011年末,將口鎮各類存款餘額29000萬元,比上年增長55.5%;各項貸款餘額7000萬元,比上年增長19.6%。 [2] 

將口鎮郵電業

2011年,將口鎮郵政業務總量19.8萬元,其中純收入5.1萬元;電信業務收入132萬元。 [2] 

將口鎮社會事業

將口鎮教育事業

2011年末,將口鎮有幼兒園1所,在園幼兒260人,專任教師14人;小學9所,在校生696人,專任教師93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263人,專任教師51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12.6萬元,比上年增長12%。預算內教育經費佔財政總支出的比例為2.8%,比上年增長0.3%。 [2] 

將口鎮科學技術

2011年末,將口鎮有科技特派員工作站1個,各類科技人才66人,承擔《水果優質高產栽培技術示範推廣》和《降低建陽橘柚粒化率技術示範》2項省級“星火計劃”項目。 [2] 

將口鎮文體事業

2011年末,將口鎮有鎮文化中心站1個,村級文化俱樂部11個,各類文化專業户32户;各類圖書室23個,藏書6.3餘萬冊。有老人腰鼓隊、老人秧歌隊、老人門球隊、柔力球隊、舞龍隊、啖吶隊等民間文體隊伍6支,126人。2011年末,廣播電視站1個,廣播電視用户3856户,入户率80%。 [2] 
2011年末,將口鎮有體育場地23處。全鎮100%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佔常住人口的32%。 [2] 

將口鎮醫療衞生

2011年末,將口鎮有醫療衞生機構14個,門診部(所)14個;牀位70張,固定資產總值258.5萬元。專業衞生人員67人,其中執業醫師5人,執業助理醫師6人,註冊護士9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2.4萬人次。13個村1.8萬人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98.7%,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60.9%,農村衞生廁所普及率86.7%。 [2] 

將口鎮社會保障

2011年,將口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數40户,人數85人,支出21.3萬元,比上年增長32.9%,月人均209元,比上年增長10.2%;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85人次,支出0.3萬元,比上年增長10.4%。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315户,人數688人,支出59.9萬元,比上年增長24.3%,月人均72.6元,比上年增長20%;農村五保集中供養10人,支出2.6萬元,比上年增長5.7%;農村五保分散供養36人,支出9.6萬元,比上年增長5.7%;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734人次,支出2.2萬元,比上年增長3.5%;農村臨時救濟129人次,支出2.4萬元,比上年下降42%。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44人,撫卹事業費支出24.6萬元,比上年增長36.0%。敬老院1家,牀位100張,收養農村五保人員3人。五項社會保險基金收入120.5萬元,比上年增長20%;基金支出90.8萬元,比上年增長25%。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1.1萬人,參保率88.7%。 [2] 

將口鎮郵政電信

2011年末,將口鎮有郵政代辦所1個,報紙、期刊累計發行1372份(冊)。電信服務網點1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4500門,固定電話用户1562户,電話用户普及率32.2%;移動電話用户1.2萬户,互聯網用户1120户。 [2] 

將口鎮基礎設施

  • 給排水
2011年末,將口鎮有自來水廠1座,年供水365萬噸;排水管3千米。 [2] 
  • 供電
2011年末,將口鎮擁有110千伏及以上變電站(所)1座,主變壓器1台,總容量31萬伏安。 [2] 
  • 園林綠化
2011年末,將口鎮有花圃18個,綠化面積1.1萬平方米。 [2] 

將口鎮交通運輸

2011年,將口鎮有峯福鐵路、京福高鐵、浦南高速公路、寧武高速公路、303省道與縣道將(口)一崇(雒)公路等多條鐵路、公路幹線交會。峯福鐵路在境內設有貨運站,京福高鐵在橫塘村洋墩設南平市站 [5]  (福建省內最大客運站);寧武高速公路在芹口設有出口。 [2] 

將口鎮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將口鎮古稱榆溪,南宋時因一陣亡將軍首級埋在村北,遂改名為將口。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