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射頻通信

鎖定
在電子學理論中,電流流過導體,導體周圍會形成磁場;交變電流通過導體,導體周圍會形成交流變化的電磁場,稱為電磁波。而射頻就是射頻電流(簡稱RF),它是一種高頻交流變化電磁波的簡稱。當電磁波頻率高於100kHz時,電磁波可以在空氣中傳播,並經大氣層外緣的電離層反射,形成遠距離傳輸能力,我們把這種具有遠距離傳輸能力的高頻電磁波稱為射頻。射頻通信,即是利用了射頻進行信息傳輸,是一種無線通信方式。
中文名
射頻通信
外文名
Radio Frequency Communication
性    質
通信科技
屬    性
射頻
頻率的載波
功率能通過天線發射出去
名詞釋義
該頻率在各種無源和有源電路中R、L、C各參數反映出是分佈參數。因此説所謂射頻RF(Radio Frequency)是指頻率較高,可用於發射無線電頻率,一般常指幾十到幾百兆赫的頻段,即VHF-UHF頻段。而更高的頻率,則稱為微波。廣義地説,在無線電頻譜上微波是指頻率為300MHz-300GHz的無線電波,其相應的波長範圍是在1m~0.1mm;一般更具體的指1~30GHz頻段,即波長在釐米範圍的釐米波。頻率更高的則稱之為毫米波、亞毫米波段。因而,移動通信中的CDMA、GSM等系統所採用的800 MHz、900 MHz頻段屬於射頻RF範疇,也即UHF頻段(也可看作微波的低端);而第三代移動通信3G的工作頻段就是在微波範圍內。
射頻技術在無線通信領域具有廣泛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有線電視系統就是採用射頻傳輸方式的。 在電子學理論中,電流流過導體,導體周圍會形成磁場;交變電流通過導體,導體周圍會形成交變的電磁場,稱為電磁波。 在電磁波頻率低於100khz時,電磁波會被地表吸收,不能形成有效的傳輸,但電磁波頻率高於100khz時,電磁波可以在空氣中傳播,並經大氣層外緣的電離層反射,形成遠距離傳輸能力,我們把具有遠距離傳輸能力的高頻電磁波稱為射頻,英文縮寫:RF 將電信息源(模擬或數字的)用高頻電流進行調製(調幅或調頻),形成射頻信號,經過天線發射到空中;遠距離將射頻信號接收後進行反調製,還原成電信息源,這一過程稱為無線傳輸。 無線傳輸發展了近二百年,形成了大量的用户和產品羣,但是,由於氣候的變化和地表障礙物的影響,不能傳輸完美的信息。 近代人類發明了廉價的高頻傳輸線纜(射頻線),為了追求完美的信息傳輸質量,兼顧原有的無線設備,無線方式有線傳輸開始流行。產生了射頻傳輸這一概念。 如果你的信息源經過二次調製,用線纜傳輸到對端,對端用反調製將信息源還原後再應用,不管頻率多低,也是射頻傳輸方式,如果沒有調製反調製過程,只是將信息源用線纜傳送到對端直接使用,不管頻率有多高,都是一般的有線傳輸方式。
綜觀無線電頻譜,頻率從極低一直到非常高,波長從超長波一直到亞毫米波段再到光波、紫外,不同頻段的無線電波其特性也截然不同。我們必須瞭解這一點,並學會用不同的概念、技術和方法來處理問題。在移動通信所工作的射頻和微波頻段,如果只沿用低頻的概念和技術來研究和處理問題,必然是行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