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封龍山石窟

鎖定
封龍山石窟位於河北省石家莊市元氏縣與鹿泉市交界處。 [1]  1989年,有人撰文,首次報道了鄰近定州的元氏縣封龍山石窟的現狀。 [4] 
封龍山石窟現存兩處,一處在封龍山東簏的東石堂院,內雕像已被毀。另一處在封龍山西麓的西石堂院,在西石堂院東側崖壁上刻有“武平三年秋禮”六個大字、是石窟始鑿於北齊的有力證據。西石堂院有三座石窟,自西向東依次為一、二、三號。 [1] 
1961年,封龍山石窟被公佈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  2013年3月5日,封龍山石窟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 
中文名
封龍山石窟
地理位置
河北省石家莊市元氏縣與鹿泉市交界處
所處時代
南北朝至明代
保護級別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編    號
7-1499-4-002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封龍山石窟歷史沿革

北齊至隋年間,封龍山第3窟建造。 [4] 
隋開皇五年(585年),張波造彌勒三尊像。 [4] 
隋開皇十一年(591年),張茂仁造阿彌陀三尊像以及前述董士敖造像均與封龍山第3窟造像一致。 [4] 
隋開皇廿年(600年),董士敖造雙佛立像。 [4] 
北宋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一號窟窟門右側刻有的題記隱約可見。 [2] 
遺址 遺址
1989年,有人撰文,首次報道了鄰近定州的元氏縣封龍山石窟的現狀。 [4] 

封龍山石窟建築格局

簡介 簡介
封龍山石窟現存兩處,一處在封龍山東簏的東石堂院,內雕像已被毀。另一處在封龍山西麓的西石堂院,在西石堂院東側崖壁上刻有“武平三年秋禮”六個大字、是石窟始鑿於北齊的有力證據。西石堂院有三座石窟,自西向東依次為一、二、三號。 [1] 

封龍山石窟主要建築

封龍山石窟西石堂院

佛像 佛像
西石堂院位於封龍山西麓南坡山腰間,共有石窟三個,座北面南,自東往西依次為一、二、三號窟。一號窟為龕式窟。東西長4.15米、進深1.37米、高1.65米。裝飾性。二號石窟平面作矩形,寬5.43米,進深7.43米,高3.5米,迎門在窟中心刻設方形佛壇,寬3米、長3.8米、高20釐米。窟頂為平頂,飾以黑、白、赭三色彩繪纏枝蓮花藻井,窟頂中心繪一組幾何形蓮花圖案,與佛壇中心陰刻的同樣的蓮花圖案上下相對。三號窟,窟門南向作拱形,門寬1.36米,高2.22米,窟平面方形作一室,東西寬3.35米、進深3.27米、高3.13米,盈形頂。於窟內後、左、右壁直接刻龕造像,龕和佛的大小基本相近,為三壁三龕式窟。 [2] 

封龍山石窟東石堂寺

東石堂寺位於封龍山東潢的南坡,地勢險峻,在近鄰山頂處開一石窟,規模較大。窟門面南,方形,寬1.8米,高2.3米,門楣上部題刻有“如來石室”四字,窟門左側橫刻“海天東曙”四字。石窟平面作方形,東西寬7.7米,進深6.9米,高6米。窟頂仿木建築結構作歇山頂,窟中間迎門刻設方形寶壇,邊長4.5米,高65釐米,在寶壇後部刻直通窟頂的立壁,依壁迎門刻如來佛。 [2] 

封龍山石窟文物遺存

封龍山石窟

封龍山石窟三號窟,主室正壁正中開一圓拱大龕,寬1.73、深0.6、高2.2米。龕兩側為八角龕柱,柱頭飾火焰寶珠,有龕梁及尖拱龕楣。左壁正中亦開一大龕,形制同正壁,寬1.55、深0.55、高2.1米。柱頭作覆蓮式,上有火焰寶珠,龕梁尾作卷圓頭,從寶珠中穿出。前壁窟門兩側壁面各開四龕,門上方三龕,內雕一佛。龕形制與佛像樣式同正壁。壁面近頂處有唐代補鑿小龕。 [4] 

封龍山石窟佛像

封龍山石窟二號窟窟內左右壁滿雕千佛像,身着通肩或雙領下垂式袈裟,裙襬緊裹雙足,雙手施禪定印,或左手施降魔印,右手施説法印。壁面中央各有一身略大佛像,着通肩袈裟,施禪定印,結踟趺坐於須彌座上。壇上依背屏雕一佛。頭及右手已毀,近代補之。佛身體寬厚健壯,內着僧祇支,腹部束帶,外着袒右式偏衫。左手撫膝,施降魔印;右臂上舉,結趺坐於蓮台上。蓮台下有八角形束腰須彌座。束腰轉角處各雕一力士作承託狀。束腰部分正、左、右三面各雕一伎樂。佛身後有舟形背光,背屏其他部分雕刻千佛。佛壇上現存有象座和獅子座,座上文殊和普賢像已失,座系圓雕,應是雕成後移入窟內的。 [4] 
佛
封龍山石窟三號窟內雕一佛,頭已毀,現佛頭及右手為近代所補。佛雙肩圓潤,身體健壯。內着交領衫,腹部束帶,外着雙領下垂式袈裟,無衣紋,裙襬短,僅覆於座上。左手撫於右足上;右臂上舉。結“趺坐於方座上。座正面雕出壺門,門內雕一夜叉,聳肩,雙手置於腿部,作支撐狀。佛左右龕底各鑿一圓孔,兩龕柱前壇基上各有一覆蓮座,中有圓孔,系安設圓雕脅侍像之遺蹟。故知原正璧造像組合為一鋪五身,即一佛二弟子二菩薩。 [4] 

封龍山石窟保護措施

1961年,封龍山石窟被公佈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 
遠看 遠看
2013年3月5日,封龍山石窟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 

封龍山石窟旅遊信息

封龍山石窟地理位置

封龍山石窟位於河北省石家莊市元氏縣與鹿泉市交界處。 [1] 

封龍山石窟交通路線

北京市——京港澳高速——新元高速——青銀高速——封龍山石窟
上海市——京滬高速——青銀高速——封龍山石窟
鄭州市——京港澳高速——新元高速——南繞城高速——封龍山石窟
參考資料
  • 1.    李相狀主編. 遊山西金秋十月會關公[M]. 2006.50
  • 2.    李金波.試談封龍山石窟及其造像年代[J].文物春秋,1989(04):8-12+97-98.
  • 3.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3-07-02]
  • 4.    李裕羣.封龍山石窟開鑿年代與造像題材[J].文物,1998(10):6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