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封豨

鎖定
封豨(fēnɡ xī),
❶古代傳説中的大獸名。《楚辭·天問》:“封豨是射。”
❷大豬。也用以比喻貪暴者。《淮南子·修務訓》:“吳為封豨修蛇,蠶食上國。”《左傳·定公四年》作“封豕長蛇”。參見該條。
❸亦作“封豕”。星名,即奎宿 [1] 
中文名
封豨
拼    音
fēnɡ xī
詞語釋義
❶古代傳説中的大獸名。❷大豬。❸亦作“封豕”。

目錄

封豨詞語出處

楚辭·天問》:“封豨是射。”也用以比喻貪暴者。
淮南子·修務訓》:“吳為封豨修蛇,蠶食上國。”
左傳·定公四年》作“封豕長蛇”。參見該條。星名,即奎宿。
淮南子·本經訓》記載:“逮至堯之時,十日並出,焦禾稼,殺草木,而民無所食。猰貐、鑿齒九嬰、大風、封豨、修蛇皆為民害。堯乃使羿誅鑿齒於疇華之野,殺九嬰於兇水之上,繳大風於青丘之澤,上射十日而下殺猰貐,斷修蛇於洞庭,擒封豨於桑林。萬民皆喜。置堯以為天子
到了唐的時期,天上有十個太陽一同出現,灼熱的陽光曬焦了莊稼,花草樹木乾死,老百姓沒有了吃的東西。猰貐、鑿齒、九嬰、大風、封豨、修蛇/巴蛇都是禍害人民的傢伙。於是唐堯派使羿去為民除害,到南方澤地荒野去誅殺鑿齒,在北方的兇水之上殺死九嬰,在東方的大澤青邱上用繫着絲繩的箭來射大風,並把天上多餘的十個太陽一連射下來九個,只剩一個太陽帶來光明,接着又殺死猰貐,在洞庭湖砍斷修蛇,並在中原一帶桑林擒獲封豨。后羿把這些災害一舉清除,百姓都非常高興。民眾很感激羿和唐堯,所以推舉唐堯為領袖
《帝王御世列傳》羿進前幾刀,切為兩段,修蛇卻又除了。思:“於今只桑林裏封豨未除。”他道:“這最是個蠢物,何勞我費力。”分付手下人,把些於拇大的繩索,從那封豨常來往的路上,開了一網,綁在四邊大樹上。令數十人守那網道:“待縛住,方可向前,他便挺兇不得。”守者聽令,候至二更,但聽得喂喂之聲,大樹被他那網牽扯得翻來覆去。那守網的,正在睏倦,個個驚起,見封豨已被縛了。見人去,撩牙要向人來鬥。於是數十個人,四面倍加大繩,將封豨四腳,緊緊扎做一團。封豨展動不得,作人言道:“放我,放我。”守者道:“卻放不得,莫聽他。”抬來見羿,羿叫幾個屠人,把來宰割,道:“他的肉最堪食。”將來一稱,好有千多來斤。羿每人分了十數斤,道:“為汝等百姓慶太平也。”萬民大悦,自是桑林無封豨之患了。羿既成功,帝大加封賞,不題。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