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寶雞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鎖定
寶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簡稱寶雞高新區,是1992年11月國務院批准的國家級高新區。高新區以建設創新型園區為目標,堅持“產業發展、技術創新、開發建設”三輪驅動,在較短時間實現了超常規發展。2009年,實現經營總收入760億元,工業總產值740億元,生產總值(GDP)240億元,主要經濟指標同比增長30%以上,增速連續六年在國家級高新區中名列前茅,已成為關中-天水經濟區乃至西部地區基礎配套設施完善,生態環境優美,科技企業集聚的高地和拉動區域經濟發展的強大引擎。 [1] 
中文名
寶雞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外文名
Baoji High-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別    名
寶雞高新區
行政區類別
市轄區、國家高新區
所屬地區
中國 陝西 寶雞
地理位置
中國西北,關中平原
下轄地區
3街道6鎮
政府駐地
寶雞高新區管委會
電話區號
0917(+86)
郵政編碼
721013
氣候條件
温帶大陸性季風季候
人口數量
20 萬
著名景點
釣魚台風景名勝區
機    場
寶雞機場
火車站
寶雞站、寶雞南站
車牌代碼
陝C
方    言
陝西西府方言
發展口號
產業發展、技術創新、開發建設
建立時間
1992年11月
總規劃面積
48平方公里
園區企業
2860家
GDP
680億(2017年)
人均GDP
29500美元(2017年)

寶雞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發展概況

高新大道 高新大道
2009年,園區註冊企業2860家,年銷售收入過億元的企業52家,過10億元的企業18家。法國施耐德、日本住友、德國西門子等世界500強秦川發展寶光股份寶鈦股份、國核鋯業、蒙牛乳業 [2]  等國內外知名企業入區。建成了亞太地區最大的真空斷路器生產基地、石油鋼管生產基地和紡織電子儀器及設備生產基地,全國最大的鈦及鈦合金生產基地,西北最大的專用車生產基地和新型化學建材生產基地。 [1] 

寶雞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所獲榮譽

寶雞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產業集羣已成為國家產業佈局的重點。先後被國家發改委授予“國家新材料高技術產業基地”;國家科技部授予“國家火炬計劃鈦產業基地”、“國家鈦材料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國家火炬計劃石油裝備特色產業基地”、“國家火炬計劃重型汽車及零部件特色產業基地”;國家商務部、科技部授予“國家科技興貿創新基地(新材料)”,“中國鈦谷產業集羣”列入全國50個產業集羣試點之一。
金嶺國際城
金嶺國際城(2張)
寶雞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下一步將搶抓關天經濟區發展機遇,以建設科技新城為抓手,以提高創新能力為核心,充分發揮高新技術產業化重要基地的優勢,推進結構調整,轉變增長方式,提高質量和效益,實現又好又快發展。到2015年,實現經營總收入3000億元,區域生產總值1000億元,使其成為區域自主創新前沿區、高新技術密集區、生態工業示範區和現代化新城區。 [1]  [3] 
2020年12月9日,入選“第三批雙創示範基地”名單。 [4] 
2022年8月,入選賽迪“2022園區高質量發展百強”,排名第85。 [8] 
2023年7月,入選賽迪“2023園區高質量發展百強”,排名第93。 [9] 

寶雞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地址

陝西省寶雞市高新大道69號

寶雞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發展規劃

寶雞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一期

東區一期規劃面積5.6平方公里。規劃範圍為:清水河以西,渭濱大道以北,高新一路以東,渭河以南。主要作為城市向東擴展區,用地性質以住宅、商業、文教為主,包括部分工業、公共服務設施綠地、道路等。 [5] 

寶雞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二期

東區二期規劃面積17.13平方公里。規劃範圍為:鳳凰頭以西,秦嶺北麓坡角以北(或南環路以北),清水河以東,渭河以南。功能定位為工業發展區,兼顧城市擴展用地性質工業用地為主,包括文教、中小型公共服務設施、綠地、配套住宅及商業等 [6] 

寶雞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三期

寶雞高新區三期發展圖 寶雞高新區三期發展圖
高新區三期南依秦嶺,北跨渭河,總規劃面積48平方公里,是“十一五”期間寶雞大城市建設的重點區域。地勢平坦,交通便利,生態環境良好。區內重點發展先進裝備製造、電子信息、新材料和生物醫藥工程高新技術產業。建設“汽車配套工業園區”、“東南亞工業園區”等專業化、區域化園區。三期控制性詳細規劃已經編制完成。寬63米的主幹道高新大道三期將開工建設,供水、供電、供熱、通訊、天然氣的基礎配套設施亦將同步到位,是理想的投資創業寶地。 [7] 

寶雞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舉辦活動

2023年12月27日,寶雞高新區舉辦“鈦谷科技”大會暨秦創原“三項改革”科技成果項目路演活動,深化企業與高校、科技與產業對接,進一步推動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金融鏈四鏈融合。 [10]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