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宿青草湖

鎖定
《宿青草湖》是唐代詩人杜甫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前兩聯介紹了詩人的行程,由洞庭湖進入青草湖,夜裏依傍農家停泊。後兩聯寫景襯情,水上寒冰相依相迫,天上雲月微露晨光,湖雁好像明知詩人往南行,它們卻要北征,故意勾起詩人的思鄉之情。全詩語意清麗,狀湖中早春月夜之景頗有情致,詩人於現實萬般無奈,卻怪到湖雁身上,隱秘含蓄,無理而妙。
作品名稱
宿青草湖
作    者
杜甫
創作年代
唐代
出    處
全唐詩
作品體裁
五言律詩

宿青草湖作品原文

宿青草湖
洞庭猶在目,青草續為名
宿槳依農事,郵簽報水程
寒冰爭倚薄,雲月遞微明
湖雁雙雙起,人來故北征 [1] 

宿青草湖註釋譯文

宿青草湖詞語註釋

⑴宿:住宿,過夜。青草湖:在洞庭湖東南部,又叫巴丘湖,為湘水所匯。一説因湖南有青草山而得名,一説因春冬水涸、青草彌望而得名。北有沙洲與洞庭湖相隔,水漲時則與洞庭湖相連。《全唐詩》詩題下注:“重湖,南青草,北洞庭。”
⑵續為名:青草湖與洞庭湖相連,故稱。
⑶宿槳:泊船。用槳代指船。農事:本指農家的耕作,這裏用來代指農莊。
郵籤:驛館夜間報時的更籌。水程:水路的行程。
⑸爭倚薄(bó):爭着挨近、靠攏。薄,迫近。
雲月:雲中露出的月亮。遞微明:傳遞着微弱的光輝。
⑺北征:向北飛行。 [1]  [2-3]  [4]  [5] 

宿青草湖白話譯文

舉目遠望,洞庭湖還在眼裏,又到了相連的青草湖。
在農民耕作的地方停下船,憑驛站的更籌知道走過了多少路。
水上漂浮的寒冰相互撞擊,月亮一次又一次鑽出雲層把微光顯露。
湖面上大雁成雙成對地飛起來,它們可是看見人來了才故意向北飛向歸途。 [4]  [6] 

宿青草湖創作背景

此詩當為唐代宗大曆四年(769)初春時節杜甫赴衡嶽時宿漢壽青草湖所作。據《名勝志》記載,青草湖北連洞庭,南接瀟湘,東納汨羅水,每夏秋水泛,與洞庭為一。詩人所乘之船由洞庭湖駛入青草湖後夜泊,遂賦此詩對景言情。 [5]  [7] 

宿青草湖作品鑑賞

宿青草湖文學賞析

這首詩寫了月下的青草湖,微暗、水涼,正與詩人離家的心情相協調。
首聯簡單介紹了詩人的行程,説洞庭湖還在眼中,又到青草湖了。去衡山是南行,所以須經青草湖。“洞庭”“青草”,點出船所經行的水域。“猶”“續”,可見兩湖並無明顯分界。頷聯寫孤舟航行,依傍農家停泊,又急於趕路,所以用更籌來計水程。“宿槳”的“宿”字,自然是指“過宿”,也就是過夜。所謂“宿槳”等於説“停船過夜”。“依農事”,是説泊船的地方靠着有農民居住的地方。唐時當地多在湖中圍田種植,農民種田,乘船而至,入夜即宿於船上。從杜甫寫於同一時期的詩句“側聞夜來寇,幸喜囊中淨”(《早發》)來看,可知當時這一帶確有“水賊”,所以不敢孤舟夜泊。
後兩聯都是寫景襯情。頸聯很富有形象性,寒冰挨挨擠擠,相倚相迫;雲在月上,相互掩映,時露微明。一在天空,一在湖中,都是寫景。這種景象詩人寫來自然輕鬆,毫不費雕鑿,詩人在看、在想,想家、想念故鄉。尾聯即景抒情,湖邊棲宿的大雁被來人驚起猶向北飛。詩人北歸未得,正開始南征,而候雁北飛勾起詩人思鄉的情緒。一個“故”字寫湖雁像是故意捉弄詩人,增加自己的痛苦。因為杜甫家在河南鞏義,長期與弟妹失散,這次順長江到湖南,就是想實現北歸的願望,無奈總不得如願。詩人不露痕跡地寫出了內心實感,隱秘含蓄,於細微處表現真情。詩人於現實萬般無奈,卻怪到湖雁身上,這九曲迴腸讓人無限淒涼感傷,不忍卒讀。
這首詩語意尤為清麗,狀湖中早春月夜之景頗有情致,亦流露出詩人南征之行非出本心之意。 [3]  [4]  [5]  [7]  [8-9] 

宿青草湖名家點評

元代董養性《杜工部詩選注》:洞庭湖與青草湖相接,故曰“續”。楚人於湖中淺處種田,故曰“依農事”;郵籤者,舟中用以知時,即漏箭也。此篇前六句賦也,末句興也。公之離鄉方自北而南,湖雁今見人乃自南而北,若為故意以亂我鄉心也。 [10] 
清代張溍讀書堂杜工部詩文集註解》:嘆己之不能北歸也(“人來”句下)。 [11] 
清代黃生杜詩説》:謝靈運詩:“拙疾相倚薄。”三四,見岸上有驛,驛邊有農家。倒承一二,以“農事”字與“青草”相映。“水程”自指洞庭可知,見程途已遠,洞庭在目,於“猶”字更醒,洞庭之大益可知。此時農尚無事,“農事”只當田舍字用,然用“田舍”字便庸。郵籤,乃驛舍所標,以紀水程者。工在“報”字。“薄”,迫也。寒與冰爭“倚”爭“薄”,雲與月遞“微”遞“明”。冰以寒結,寒以冰增,其觸疊凝積之狀,只用“倚”“薄”二字,言下了然。亦必二字偶然湊手,遂成妙句,此神來之筆,非苦思所能及也。六句之妙易見:人南去,故怨雁北征,見此行非得已也。結補“湖”字,應轉起聯。起雖見地,未出“湖”字,終覺落空。詩律之細至此。觀此結,則前結系反言見意可知。 [12] 
清代黃生《唐詩矩》:尾聯見意格。“薄”,迫也。“倚薄”二字,見《文選》。杜詩中屢用之。“微明”亦二實字作對。三見岸邊有田,四見宿處近驛。人南去,故怨雁北征。其怨何?明南去非得已也。冰凌相觸,即自疊,此意人能見出,不能用“倚薄”二字形容也。 [13] 
清代吳修塢《唐詩續評》:“倚薄”曰“爭”,見寒冰交侵而競迫;“微明”曰“遞”,見雲月迭掩而迭開。五補節候,六點夜色。湖雁雙飛而起,豈以我之南征,而故以此北征示人耶?見南行非本意矣。 [14] 
清代吳瞻泰杜詩提要》:通首俱寫“宿”字,兩句一意。其地其時其景其情,有不甘宿此之感。“農事”,田家春作也。“郵籤”,驛舍傳遞也,湖與白沙驛相近。“薄”,迫也。春寒冰解,或倚或迫,猶“爭”然。雲中之月,或微或明,猶“遞”然。寫景工妙,四句強生別解而意反晦。一結以“起”字翻醒“宿”字,怨及無情,妙在插“人來”二字在句中,便似雁有心與人相反。 [15] 
清代何焯義門讀書記》:結超忽。 [16] 
清代仇兆鰲杜詩詳註》:上四宿湖之事,下四對景言情。南有青草,北為洞庭,一湖兩名,故曰“續為名”。孤舟防盜,故須宿依農畔。水程夜泊,故聞驛報更籌。 [17] 
清代洪舫《杜詩評律》:一、二詩中地誌,七、八怨及無情。“農事”,農家春始所作事,宿槳依之。三、四序事,五、六敍景。青草淺,洞庭深,日報水程,可見青草去洞庭之遠。“倚薄”,猶言迫着也,字出《文選》,杜詩屢用之。“寒冰”,寒水底冰,此倚彼薄,故曰“爭”。“雲月”,雲中底月,忽微忽明,故曰“遞”。七、八與“清渭無情極”二結相同。有起聯、結聯以引人看,有前聯、後聯以誘人思。即此一詩,老杜已教天下於無盡。 [18] 

宿青草湖作者簡介

杜甫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詩中嘗自稱少陵野老。原籍襄陽(今屬湖北),遷居鞏縣(今河南鞏義)。杜審言之孫。開元後期,舉進士不第,漫遊各地。後寓居長安近十年。及安祿山軍陷長安,乃逃至鳳翔,謁見肅宗,官左拾遺。長安收復後,隨肅宗還京,尋出為華州司功參軍。不久棄官居秦州同谷。又移家成都,築草堂於浣花溪上,世稱浣花草堂。一度在劍南節度使嚴武幕中任參謀,武表為檢校工部員外郎,故世稱杜工部。晚年攜家出蜀,病死湘江途中。其詩顯示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過程,被稱為“詩史”。以古體、律詩見長,風格多樣,而以沉鬱為主。語言精練,具有高度的表達能力。有《杜工部集》。 [19] 
參考資料
  • 1.    黃鈞,龍華,張鐵燕等校. 全唐詩 3[M]. 長沙:嶽麓書社, 1998:239.
  • 2.    (唐)杜甫著;袁慧光編注. 杜甫湘中詩集註[M]. 長沙:嶽麓書社, 2010:23-24.
  • 3.    方祖雄選注. 岳陽樓詩詞選[M]. 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1:56.
  • 4.    範鳳馳著. 新選唐詩[M]. 北京:西苑出版社, 2004:244-245.
  • 5.    張志烈主編. 杜詩全集 今注本 第4卷[M]. 成都:天地出版社, 1999:2198.
  • 6.    孫潛著. 杜詩全譯 4[M]. 上海:東方出版中心, 2021:1998.
  • 7.    《詩意常德·舊體詩卷》編輯部編著. 詩意常德[M]. 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 2018:130.
  • 8.    楊傑主編. 名賢題詠注析[M]. 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 1999:60-61.
  • 9.    蕭滌非著. 杜甫研究[M]. 濟南:齊魯書社, 1980:344-345.
  • 10.    赫蘭國編. 元董養性《選注杜詩》[M]. 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2017:210.
  • 11.    (清)張溍著;聶巧平點校. 讀書堂杜工部詩文集註解 下[M]. 濟南:齊魯書社, 2014:1293.
  • 12.    (清)黃生撰;徐定祥點校. 杜詩説[M]. 合肥:黃山書社, 2014:187-188.
  • 13.    (清)黃生著;諸偉奇主編. 黃生全集 4[M]. 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 2009:122.
  • 14.    (清)黃生等撰;何慶善點校. 唐詩評三種 下[M]. 合肥:黃山書社, 2014:479.
  • 15.    (清)吳瞻泰撰;陳道貴,謝桂芳校點. 杜詩提要[M]. 合肥:黃山書社, 2015:251-252.
  • 16.    (清)紀昀等編纂. 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第860冊[M]. 北京:北京出版社, 2012:904.
  • 17.    (清)仇兆鰲注;於魯平補註. 杜甫詩注 下 第2版[M]. 西安:三秦出版社, 2004:1014.
  • 18.    (清)洪舫,(清)齊翀撰;周到,李霜琴校點. 徽州杜詩學二種[M]. 合肥:黃山書社, 2019:116.
  • 19.    俞平伯,蕭滌非,周汝昌,施蜇存等撰寫. 唐詩鑑賞辭典 2[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17:460.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