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宮崎駿

鎖定
宮崎駿(Hayao Miyazaki),1941年1月5日出生於日本東京都文京區, [29-30]  1963年畢業於日本東京學習院大學政治經濟部。日本動畫師、動畫製作人、漫畫家動畫導演、動畫編劇 [30] 
1963年進入東映動畫公司,從事動畫師工作。1971年加入手冢治虫成立的“蟲Production動畫部”。1974年加入Zuiyou映像與高畑勳小田部羊一共同創作《阿爾卑斯山的少女 [1]  [31]  。1979年轉入東京電影新社創作了自己首部電影《魯邦三世:卡里奧斯特羅之城》。1982年開始獨立創作漫畫,在《Animage》上連載漫畫《風之谷》,該作品獲得第23屆日本漫畫家協會賞。1984年執導《風之谷》,該片獲得羅馬奇幻電影節最佳動畫短片獎等4項大獎。1985年與高畑勳、鈴木敏夫共同創立吉卜力工作室 [31-32]  。1986年執導《天空之城》,該片獲得第41回每日電影獎大藤信郎賞等6項大獎。1988年執導《龍貓》,該片榮獲第13回報知電影獎最佳導演獎等24項大獎 [33]  。1997年執導《幽靈公主》,該片榮獲第21屆日本電影學院獎最佳影片獎等27項大獎 [2]  。2001年執導《千與千尋》,該片榮獲第7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長片獎、第52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等9項大獎 [3]  。2004年執導《哈爾的移動城堡》,該片榮獲第9屆好萊塢電影獎最佳動畫片獎等8項大獎 [4] 
2013年執導《起風了》該片榮獲第37屆日本電影學院獎最優秀動畫作品獎等8項大獎 [6]  。同年9月6日宣佈引退 [7]  。2014年11月8日榮獲第87屆奧斯卡金像獎終身成就獎 [34] 
2013年7月16日,他敦促安倍晉三處理好慰安婦問題,日本應向韓國和中國謝罪 [5] 
中文名
宮崎駿 [29] 
外文名
Hayao Miyazaki [30] 
みやざき はやお
別    名
秋津三朗(あきつ さぶろう)
照樹務(てれこむ)
國    籍
日本
民    族
和族
出生日期
1941年1月5日
畢業院校
日本東京學習院大學
職    業
動畫導演、編劇作家
主要成就
第52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
第7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長片獎
第62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榮譽金獅獎
第25屆日本電影學院獎會長功勞獎
第87屆奧斯卡金像獎終身成就獎 展開
主要成就
第52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
第7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長片獎
第62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榮譽金獅獎
第25屆日本電影學院獎會長功勞獎
第87屆奧斯卡金像獎終身成就獎
第13屆日本電影學院獎特別大獎
第37屆日本電影學院獎最佳動畫電影獎
第65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未來電影數字獎-特別提及
1994年日本漫畫家協會獎
2012年度日本“文化功勞者”稱號
創立吉卜力工作室 收起
出生地
日本東京
代表作品
千與千尋
天空之城
幽靈公主
龍貓
紅豬 展開
血    型
O型
星    座
摩羯座
身    高
164 cm [17] 

宮崎駿人物經歷

宮崎駿早年經歷

幼年宮崎駿與其母 幼年宮崎駿與其母
1941年,宮崎駿出生於東京,家中四兄弟裏排第二,而後由於二次大戰,全家遷至宇都宮市與鹿沼市。 [38]  [41]  6歲那年,母親罹患肺結核,自此宮崎駿愈發變得沉悶,一有空閒便整日沉浸於繪畫之中。1958年,宮崎駿高中3年級,觀賞了由東映公司出品源自中國民間故事的日本首部彩色長篇動畫影片《白蛇傳》,正是這部電影使他開始對動畫產生興趣。 [35-37]  [41] 
1959年,宮崎駿考入學習院大學,成為兒童文學部的社團成員,大學時期編排創作了諸多木偶劇、漫畫手稿。臨近畢業時,宮崎駿察覺到自己的漫畫難以支撐生活,於是捨棄漫畫,轉而投身於動畫製作。 [36]  [41] 

宮崎駿工作經歷

東映動畫期間
22歲的宮崎駿 22歲的宮崎駿
1963年4月,宮崎駿大學畢業,進入東映動畫公司工作,從事動畫創作相關事宜,最初入東映時僅僅是最底層的原畫和設計工作,他第一次參與制作的動畫是《汪汪忠臣藏》(製作人為白川大作)。二戰後文藝界充滿民主氣息,宮崎因此嶄露頭角,被社內老前輩大冢康生髮現,升職為主要製作人,並擔任東映動畫工會書記長。同年,參與了東映首部動畫電視劇《狼少年肯》的動畫製作。 [31]  [41] 
青年宮崎駿 青年宮崎駿
1964年,宮崎駿還擔任了東映動畫勞工協會的秘書長,高田勳則出任該協會副主席。1965年,參與高田勳執導的《太陽王子霍爾斯的大冒險》的動畫製作,負責場面設計及原畫。這部電影上映後開創了日本全新的動畫風格,但因預算超支引致公司不滿,僅上映了10天,宮崎駿由此領悟到電影被人們銘記往往與商業運作相關。此外,他還和妻子太田朱美一同參與了《穿長靴的貓》《幽靈飛船》等電影的製作。 [31]  [41] 
1969年9月,宮崎駿以“秋津三朗”為筆名開始在報紙上以秋津三朗的筆名連載短篇漫畫《沙漠之民》。 [39]  這是後來《風之谷》的一點原型。同一時期,《穿長靴的貓》《動物寶島》以漫畫形式在《中日新聞》和《東京新聞》晨報上連載,這是宮崎駿為公司劇場版動畫的宣傳而繪製的,它們與前作不同,屬於純真的冒險漫畫。 [31] 
蟲Production動畫期間
熊貓家族 熊貓家族
1971年,在完成《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盜》後,宮崎駿告別東映動畫,與高田勳、小田部羊一併進入“APro”工作,作為企劃《皮皮的長襪》的主要創作人員之一,宮崎首次出國旅行到蘇格蘭考察。但該企劃因故放棄,不過這次歐洲村鎮的風景出現於宮崎駿之後的很多作品中。同年,他和高田勳聯合執導的電視系列片《魯邦三世第一部》(執導了總共23集裏的後17集)使得二人在日本的名氣逐步提升,宮崎駿也因而獲得執導《魯邦三世》第二部以及同主題影院動畫片的契機。 [31]  [41] 
1972年,導演高畑勳、作畫監督小田部羊一和宮崎駿的組合創作了大量作品,值得一提的是《熊貓家族》和《雨中的馬戲團》等短劇,在《雨中的馬戲團》裏,宮崎駿同時承擔了該片的原案、場面設計、原畫等四個職責,其個人風格有所展現。同年6月,宮崎駿三人再度一起離開“APro”。 [30-31]  [40-41] 
Zuiyou映像期間
阿爾卑斯山的少女 阿爾卑斯山的少女
1974年,宮崎駿與高畑勳、小田部羊一一起轉到Zuiyou映像(即後來的日本Animation的母公司)。宮崎駿為尋覓下一部作品《阿爾卑斯山的少女》的靈感,前往瑞士採風,該片由高田勳執導,宮崎駿負責場景設計,於1974年推出。1975年,宮崎駿仍擔任設計和畫面構成的工作與高畑勳、小田部羊一共同合作了《尋母三千里》(1976年上映)及《紅髮少女安妮》(1979年上映),被日本文化廳授予電視動畫獎的優秀播映作品獎這一稱號,還獲得兒童節目優良影片獎。1977年,宮崎駿首次擔任監督,成為動畫長片《未來少年柯南》(1978年上映)的監督。 [31]  [41] 
宮崎駿首次擔當動畫監督是在1979年4月,負責日本國營電視台NHK每週播出的電視動畫《未來少年柯南》共16集的人物設計、場景(全26集)。在高田勳執導的《紅髮少女安》中,宮崎駿擔任第1-15集的場景設計。 [31] 
東京電影新社期間
吉卜力工作室標誌
吉卜力工作室標誌(1張)
1979年,宮崎駿加入東京電影新社,同年年末,他擔任監督的動畫電影《魯邦三世·卡里奧斯特羅之城》公映,承繼了《未來少年柯南》的冒險格調,該片塑造出了幽默且機智的小偷神探魯邦三世,“魯邦系列”也由此成為日本動畫的經典保留內容。 [31]  [41] 
創辦吉卜力工作室
1982年,宮崎駿離開東京電影新社,成為自由畫師,其長篇漫畫《風之谷》於德間書店的Animage雜誌開始連載, [43]  2年後動畫版《風之谷》公映, [44]  由宮崎駿執導,高田勳擔當製片,該作品在1985年榮獲羅馬奇幻電影節、電影旬報最佳影片獎以及每日電影大藤信郎獎, [68]  所體現出的宏大世界觀和獨特人生價值觀對其後十餘年日本動畫的發展方向產生了影響, [45]  憑藉此片,宮崎駿在日本獲得了“國民動畫家”的稱謂,迪士尼稱其為“動畫界的黑澤明”。然而該片海外版權曾被刪減,直至1995年,迪斯尼公司買斷全球發行權,才為《風之谷》畫上了句號。 [38]  [41] 
天空之城 天空之城
1983年,電影動畫《風之谷》開始籌劃,宮崎駿執導,高畑勳擔任製片,由Topcraft工作室負責整部影片的製作。 [41]  1984年4月,宮崎駿與高田勳共同創立了“二馬力”會社(吉卜力的前身)。1985年,在德間書店的投資下,吉卜力工作室成立, [43]  該名字來自二戰時候意大利的一款偵察機,意思是“撒哈拉沙漠的熱風”。宮崎在此期間同時擔任《修那之旅》繪本的監督工作。 [41-42] 
1986年,吉卜力工作室的開山之作《天空之城》上映。 [46]  1988年4月16日,宮崎駿執導的動畫電影《龍貓》上映。 [47]  後吉卜力工作室將工作室logo以該片中的登場角色龍貓來設計。 [42]  宮崎駿個人則憑藉該片獲第13屆報知映畫賞最佳導演獎。 [41]  [48-50]  1989年,宮崎駿推出少女成長勵志片《魔女宅急便》, [51]  該片獲日本1989年度票房冠軍,全國觀看人次超200萬。 [42] 
龍貓
1990年,宮崎駿倡導的全職制度開始實行,其工作方式由影片製作完成後就原地解散的臨時作坊式轉變為設立固定薪水,注重人才培養, [52]  隨後由宮崎駿、鈴木敏夫擔任製片人,高田勳擔任導演的《歲月的童話》上映, [53]  公映後就以18.7億日元的票房成績獲得了該年度日本本土電影票房冠軍。 [54] 
1992年,宮崎駿執導的動畫電影《紅豬》公映, [41]  獲得了年度票房最佳電影。 [54]  1994年,宮崎駿擔任企劃,高田勳擔任原畫、腳本和監督的原創動畫《平成狸合戰》上映,該片多由新加入吉卜力工作室的年輕成員完成,首映觀眾人數超300百萬,票房收入達26.5億日元,再度獲該年度日本本土電影票房第一名。 [54]  1995年,吉卜力工作室邀請恰克與飛鳥擔任歌曲製作,被認為是實驗劇場版的動畫電影《OnYourMark》在“SuperBest3”放映。 [54] 
1997年7月12日,由宮崎駿執導的動畫電影《幽靈公主》上映。由此,該片創下當時日本影史票房最高記錄——179億日元,獲得1997年日本電影票房冠軍。 [55]  在製作《幽靈公主》的最後半年裏,宮崎駿因過度疲勞患了右手手疾,配合按摩治療才完成了工作,在《幽靈公主》的首映式上,宮崎駿宣佈從此封筆。 [56]  1998年1月14日,宮崎駿正式退出吉卜力工作室,並在附近成立了一個名為“豬圈”的新工作室,只參與動畫製作中不太累人的活,例如編劇、人物設定等。 [57] 
宮崎駿作品
1999年底,因愛徒近藤喜文的逝世等原因,宮崎駿再次返回吉卜力工作室,主持《千與千尋》的導演工作, [58]  該片本土票房最終超300億日元。 [59]  該片還摘得第7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長片、宮崎駿個人則獲第30屆動畫安妮獎最佳導演、第52屆德國柏林影展金熊獎、第2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亞洲電影。 [60]  [69-71]  宮崎駿親自設計的“三鷹之森吉卜力美術館”於2001年在東京三鷹開幕,用於推廣該工作室的產品與宣傳日本動畫。 [57] 
千與千尋
2002年,由宮崎駿擔任企劃的電影《貓的報恩》上映, [61]  以64.8億日元再度獲得當年日本影片票房冠軍。 [62]  2005年4月,吉卜力工作室脱離德間書店,成為獨立公司,宮崎駿與史提芬·艾伯特出任公司的董事,宮崎駿作品的版權及所有權也移轉至吉卜力工作室。 [55]  [63]  2006年,宮崎駿開始籌備《懸崖上的金魚公主》,在2008年7月19日於日本481家影院全線上映。 [57] 
2010年,宮崎駿開始執著於幕後工作,為吉卜力工作室培養年輕導演做基礎,先後出了短片《酵母君與雞蛋公主》和兩部動畫電影《借東西的小人阿莉埃蒂》、《竹取物語》。 [64-65] 
2011年,吉卜力工作室企劃了十多年的動畫電影《虞美人盛開的山坡》終於得以搬上銀幕,宮崎駿擔任編劇和製作人。導演則由被宮崎駿雪藏了5年的兒子宮崎吾朗擔任,該片最後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成績。 [8] 
2013年,宮崎駿執導的動畫電影《起風了》上映, [66]  該片票房在上映2個月內超80億日元, [72]  入圍當年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和第71屆金球獎電影類最佳外語片等獎項,宮崎駿也因此入圍第70屆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 [19]  [73]  同年9月1日,星野康二代表宮崎駿表示因為身體原因即將退隱。9月6日下午,宮崎駿召開退隱記者會,因心臟病宣佈正式退隱。 [9] 
2014年11月8日,宮崎駿獲第87屆奧斯卡金像獎終身成就獎。 [67]  2015年7月13日,“吉卜力工作室”證實宮崎駿在製作短篇動畫《毛毛蟲波蘿》,宮崎駿退休時宣言不再製作長篇動畫,已經着手於監督、製作起短篇動畫。《毛毛蟲波蘿》與宮崎駿以往的作品不同,全面使用了CG(電腦繪圖)技術。 [10] 
獲奧斯卡終身成就獎 獲奧斯卡終身成就獎
2017年10月,宮崎駿宣佈復出,並啓動《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動畫作品計劃。2018年10月23日,宮崎駿被洛杉磯影評人協會評選為2018年的終身成就獎獲得者。 [11] 
2020年6月3日,日本NHK電視台宣佈,吉卜力工作室的新長篇動畫作品《阿雅與魔女》將於冬季在NHK電視台播出。該作品由宮崎駿負責企劃 [12]  。同年9月11日,美國奧斯卡博物館宣佈,其首次臨時展覽將是對奧斯卡獲獎導演、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的作品回顧。該展覽將在博物館的兩處畫廊展出,並將於2021年4月30日首次對公眾亮相。 [13] 
2022年末,吉卜力工作室發佈電影《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的官方海報,由宮崎駿執導。 [20]  2023年6月1日,宮崎駿經典動畫電影《天空之城》定檔全國上映 [23]  ;7月14日,執導的長篇動畫電影《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在日本上 [21-22]  ,該片於9月17日獲得第48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人民選擇獎(第三名) [25]  ;9月8日,被第71屆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組委會授予終身成就 [24] 
2024年1月5日,阿里影業與吉卜力工作室舉行會面,雙方在動畫電影合作、沉浸式展覽開發等多個領域達成面向未來的戰略合作。 [26] 
漫畫大師

宮崎駿個人生活

宮崎駿在家中四個兄弟中排行第二。 [41] 
1964年,開始與同事太田朱美小姐約會。1965年10月,宮崎駿與太田朱美結婚, [39]  此後兩人一起參與了電影《穿長靴的貓》《幽靈飛船》的製作。1967年1月,他們迎來了第一個兒子宮崎吾朗。《懸崖上的金魚公主》中的主角宗介就是以宮崎吾朗5歲時的形象為原型創作的。1969年4月,次男宮崎敬介誕生,木口木版畫家。 [30] 
1983年7月,宮崎駿的母親逝世,享年71歲。 [31] 

宮崎駿相關作品

宮崎駿動畫作品

年份
電影名稱
形式
擔任身份
2023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 [74] 
電影
導演、編劇
2020
阿雅與魔女 [75] 
電影
編劇
2018
毛毛蟲波蘿 [76] 
短片
導演、製作人
2015
旋轉少女:咕嚕咕嚕劇場 [77] 
短片
導演、分鏡
2013
起風了 [78] 
電影
導演
輝夜姬物語 [79] 
電影
編劇
2012
巨神兵在東京出現 [18] 
短片
配音
2011
尋寶 [80] 
短片
導演、企劃、構成
虞美人盛開的山坡 [81] 
電影
編劇、製作人
2010
酵母君與雞蛋公主(又名:面種與蛋姬) [82] 
短片
導演、原作、腳本
借東西的小人阿莉埃蒂 [83] 
電影
編劇、製作人
2009
魯邦三世特別公映版 [84] 
動畫
導演
2008
懸崖上的金魚公主 [85] 
電影
導演、編劇、剪輯
2004
哈爾的移動城堡 [86] 
電影
導演、編劇、製作人
Mizugumomonmon(又名:水蜘蛛夢夢) [87] 
短片
導演、編劇、製作人
種下星星的日子 [88] 
短片
導演、編劇
Yadosagashi(又名:尋找棲所) [89] 
短片
導演、編劇、製作人
地海戰記 [90] 
電影
編劇
2002
MeitoKonekobasu(又名:小梅與小貓巴士) [91] 
短片
導演、編劇
克洛的大冒險 [92] 
短片
導演、編劇
幻想飛行器 [93] 
短片
原作、劇本、導演
貓的報恩 [94] 
電影
製作人
2001
千與千尋(又名神隱少女) [95] 
電影
導演、編劇
捕鯨 [96] 
短片
導演、劇本
1997
幽靈公主 [97] 
電影
導演、編劇、剪輯
1995
OnYourMark [98] 
短片
導演、編劇
側耳傾聽 [99] 
電影
編劇、製作人
1994
百變狸貓 [100] 
電影
製作人
1992
紅豬 [101] 
電影
導演、編劇、剪輯
1991
歲月的童話 [102] 
電影
製作人
1989
魔女宅急便 [103] 
電影
導演、編劇、製作人
1988
龍貓 [104] 
電影
導演、編劇
1987
柳川堀割物語 [105] 
電影
製片人
1986
天空之城 [106] 
電影
導演、編劇
1984
未來少年柯南特別篇 巨大機毒蛾號的復活 [107] 
電影
導演
名偵探福爾摩斯 哈德遜夫人人質事件之卷 [108] 
電影
導演
名偵探福爾摩斯 [109] 
電影
導演
名偵探福爾摩斯:藍柘榴石之卷 [110] 
電影
導演
名偵探福爾摩斯:海底的財寶之卷 [111] 
電影
導演
風之谷 [112] 
電影
導演、編劇
1979
紅髮少女安妮 [113] 
TV
導演
魯邦三世:卡里奧斯特羅之城 [114] 
電影
導演、編劇和腳本
1978
未來少年柯南 [115] 
TV
登場人物設計、導演
1977
魯邦三世TV系列2 [116] 
電影
導演
1976
三千里尋母記 [117] 
TV
場面設定、編排
1974
阿爾卑斯山的少女 [118] 
TV
場面設定、畫面構成
1973
熊貓家族:大雨馬戲團 [119] 
短片
編劇、美術設計
1972
熊貓家族 [120] 
電影
編劇
雪陽 [121] 
短片
導演
1971
魯邦三世第一季 [122] 
TV
導演
動物寶島 [31] 
劇場
原畫
阿里巴巴與40大盜 [123] 
電影
原畫
1969
穿長靴的貓劇場版 [124] 
劇場
原畫
幽靈飛船(又名飛天幽靈船) [125] 
劇場
原畫
1968
太陽王子霍爾斯的大冒險 [31] 
電影
場面設計、美術設計、人物設定
魔女莎莉 [126] 
TV
第77、78集原畫
1966
彩虹戰隊羅賓 [126] 
TV
原畫
1965
大沖撞 [126] 
TV
原畫
格列佛的宇宙旅行 [127] 
電影
原畫
1964
少年忍者 [126] 
TV
原畫
1963
汪汪忠臣藏 [128] 
電影
動畫師

宮崎駿圖本作品

年份
圖本名稱
備註
2024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 [129] 
2022
《啊!龍貓》 [130] 
2021
《千與千尋》 [131] 
2020
《龍貓》 [132] 
2014
《the art of wind rises》 [133] 
2004
《ハウルの動く城》 [134] 
2002
《泥まみれの虎》 [135] 
2001
《魔女の宅急便》 [136] 
《千與千尋神秘失蹤》 [137] 
《紅の豚》 [138] 
1992
《宮崎駿的雜想筆記》 [139] 
宮崎駿の雑想ノート,
收錄包含“飛行艇時代”等13個短篇
1990
《飛行艇時代》 [140] 
1983
《修那之旅》 [141] 
1982-1994
《風之谷》 [31] 
1972
《動物寶島》 [31] 
どうぶつ寶島
《幽靈公主》 [31] 
1980年原版
1969-1970
《沙漠之民》 [31] 
砂漠の民,以“秋津三郎”的筆名
1969
《穿長靴的貓》 [31] 
長靴をはいた貓

宮崎駿對談集

年份
對談集名稱
備註
2011
《龍貓的家》 [142] 
トトロの住む家
《通向書籍之門——談巖波少年文庫》 [143] 
本へのとびら―巖波少年文庫を語る
2008
《折返點1997年~2008年》 [144] 
折り返し點1997年~2008年
2009
《風的歸宿點─從娜烏西卡到千尋的思想軌跡》 [145] 
風の帰る場所―ナウシカから千尋までの軌跡
1997
《時代的風音》 [146] 
時代の風音,與司馬遼太郎、堀田善衞對談集
1996
《出發點1979年~1996年》 [147] 
出発點1979年~1996年

宮崎駿水彩畫集

年份
水彩畫集中文名稱
日文名稱
封面
1987
《風之谷─宮崎駿水彩畫集》 [148] 
風の谷のナウシカ-宮崎駿水彩畫集
《風之谷─宮崎駿水彩畫集》 《風之谷─宮崎駿水彩畫集》

宮崎駿音樂專輯

    • 側耳傾聽 耳をすませば[149] 
      2002-05-29
    • 幽靈公主印象集[150] 
      1997-03-12
    • 魔女宅急便 魔女の宅急便[151] 
      1989-04-10

宮崎駿創作特點

宮崎駿主題特色

宮崎駿的作品以對愛、生命、自然以及人類命運的思考為核心,藴含了憂國憂民的社會意識和人文情懷。他的作品被讚譽為將動畫提升至人文高度,突破了傳統的定位,跨越了觀眾的知識結構和年齡層次的界限,贏得了全球範圍內的認可。宮崎駿的動畫電影不僅具有娛樂性,還着重探討現實主題,將現實性與動畫巧妙結合,豐富了動漫的內涵。他的作品深入剖析了人類、自然、文明等主題,引發了觀眾的深思。其中,《風之谷》《龍貓》和《千與千尋》等作品具有典型性。宮崎駿的動畫電影並不受限於現實的矛盾,常常為觀眾留下進一步思考的餘地。 [167] 

宮崎駿繪畫特色

宮崎駿及吉卜力工作室一直採用人工手繪的方式製作二維動畫,其手繪風格融合了多種繪畫類型,在宮崎駿的筆下,能夠呈現出人物、動物、自然景觀等細膩而生動的角色形象。因此,宮崎駿的電影通常以唯美的畫面和豐富的想象力為特色,不依賴高科技的視覺效果,而是通過簡單而出色的手繪藝術來傳達詩意與和諧。此外,在他執導的電影中,許多經典場景都是取景於實地,然後再進行手工繪製,以追求畫面的真實感。 [167] 

宮崎駿音樂特色

宮崎駿的電影音樂旋律簡潔優美,與影片主題、故事主線和影片氛圍相融合,達到了聲音、光線和影像的和諧統一。他與著名音樂人久石讓的合作尤為顯著。兩人首次合作是在電影《風之谷》中,宮崎駿認為久石讓創作的音樂充滿童心且能闡釋哲理,具有與神話故事相當的魅力。此後,久石讓多次擔任宮崎駿動畫的音樂監製,進一步拓展了電影的表現空間與形式。 [167] 

宮崎駿社會活動

2011年,宮崎駿所在的“吉卜力工作室”與日本非盈利公益組織“和平之風”(PeaceWindsJapan)合作,為東日本大地震重災區避難所的受災羣眾免費放映宮崎駿的經典作品《龍貓》和《魔女宅急便》,並提供放映機、DVD等設施,希望為災民帶來歡笑。 [152]  同年,宮崎駿和庵野秀明應NGO組織PeacewindsJapan的邀請,前往宮城縣和巖手縣看望受災民眾,並組織了簽名會。 [153] 
2013年7月26日,關於慰安婦問題,宮崎駿接受採訪時明確表示,日本應該對慰安婦問題誠懇道歉並妥善賠償,同時向韓國和中國謝罪。此外,宮崎駿是一位反戰主義者,他的電影多次對戰爭進行深刻批判,他也表示東亞地區的所有國家都應該和睦相處。 [154-155] 
風之歸林 風之歸林
2015年6月27日,宮崎駿出資3億日元(約1500萬元人民幣),在久米島以南的錢田森林公園中建立該親子設施,名為“風回家的森林”,面積約有1萬平方米。 [157]  同年7月13日,在日本東京外國記者俱樂部宮崎駿出席記者會並發表講話,敦促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其戰後70週年談話中承認日本曾對中國發動侵略戰爭,並對由此給中國人民造成的巨大苦難進行痛徹反省。宮崎駿批評推動“戰爭立法”是逆時代潮流。他認為,一部分日本人希望忘記過去的歷史,但是日本當初發動侵略戰爭的行為絕對不允許被遺忘,更不容否認。他表示,任何國家都不能為尋求自身利益而發動侵略戰爭,這是每個國家都應遵循的最基本原則。 [156] 

宮崎駿榮譽獎項

獲獎時間
主辦方
榮譽名
獲獎作品
獲獎情況
2024年3月11日
第96屆奧斯卡金像獎 [28] 
最佳動畫長片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
獲獎
2024年2月18日
第51屆美國動畫安妮獎 [162] 
最佳動畫角色製作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
獲獎
2024年
第51屆安妮獎 [27] 
最佳導演、編劇分鏡
《蒼鷺與少年》
提名
2024年1月7日
第81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 [164] 
最佳動畫長片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
獲獎
2023年9月17日
第48屆多倫多電影節 [25] 
人民選擇獎第三名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
獲獎
2023年
第71屆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 [24] 
終身成就獎
宮崎駿
獲獎
2020年
第38屆川喜多獎 [15] 
電影推廣日本文化方面有突出貢獻的電影人
宮崎駿
獲獎
2018年
第44屆洛杉磯影評人協會獎 [163] 
終身成就獎
宮崎駿
獲獎
2015年
第87屆奧斯卡金像獎 [163] 
終身成就獎
宮崎駿
獲獎
2014年
第86屆奧斯卡金像獎 [163] 
最佳動畫長片
起風了
提名
2014年
第37屆日本電影學院獎 [158] 
最佳動畫電影獎
起風了
獲獎
2014年
第41屆動畫安妮獎 [163] 
最佳編劇
起風了
獲獎
2013年
第40屆動畫安妮獎 [163] 
最佳編劇
虞美人盛開的山坡
提名
2013年
第70屆威尼斯電影節 [163] 
金獅獎
起風了
提名
2013年
第17屆美國在線影評人協會獎 [163] 
最佳導演
起風了
提名
2012年
日本政府 [159] 
2012年度日本“文化功勞者”稱號
-
獲獎
2010年
第37屆動畫安妮獎 [163] 
最佳導演
懸崖上的金魚公主
提名
2010年
第2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 [160] 
最佳亞洲電影
懸崖上的金魚姬
提名
2009年
第3屆亞洲電影大獎 [163] 
最佳導演
懸崖上的金魚公主
提名
2009年
第32屆日本電影學院獎 [161] 
最佳動畫電影獎
懸崖上的金魚公主
獲獎
2009年
東京動畫大賞 [163] 
第8屆最佳導演獎
懸崖上的金魚公主
獲獎
2009年
東京動畫大賞 [163] 
第8屆最佳創作獎
懸崖上的金魚公主
獲獎
2008年
第65屆威尼斯電影節 [163] 
金獅獎
懸崖上的金魚公主
提名
2008年
第65屆威尼斯電影節 [163] 
未來電影數字獎-特別提及
懸崖上的金魚公主
獲獎
2008年
第65屆威尼斯電影節 [163] 
米摩·羅台拉基金獎
懸崖上的金魚公主
獲獎
2007年
美國科幻奇幻作家獎 [163] 
最佳改編劇本
哈爾的移動城堡
獲獎
2006年
第78屆奧斯卡金像獎 [163] 
最佳動畫長片
哈爾的移動城堡
提名
2006年
第33屆動畫安妮獎 [163] 
最佳導演
哈爾的移動城堡
提名
2006年
第33屆動畫安妮獎 [163] 
最佳編劇
哈爾的移動城堡
提名
2005年
第62屆威尼斯電影節 [163] 
終身成就金獅獎
宮崎駿
獲獎
2004年
第57屆英國電影學院獎 [165] 
電影獎 最佳非英語片
千與千尋
獲獎
2004年
第61屆威尼斯電影節 [163] 
主競賽單元 金獅獎
哈爾的移動城堡
提名
2003年
第28屆法國電影凱撒獎 [163] 
最佳外國電影
千與千尋
提名
2003年
第29屆土星獎 [163] 
最佳編劇
千與千尋
提名
2003年
第75屆奧斯卡金像獎 [163] 
最佳動畫長片
千與千尋
獲獎
2003年
第30屆動畫安妮獎 [163] 
最佳導演
千與千尋
獲獎
2003年
第30屆動畫安妮獎 [163] 
最佳編劇
千與千尋
獲獎
2002年
第52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163] 
主競賽單元 金熊獎
千與千尋
獲獎
2002年
第25屆日本電影學院獎 [163] 
終身成就獎
宮崎駿
獲獎
2000年
第28屆動畫安妮獎 [163] 
最佳導演
幽靈公主
提名
1997年
第22屆報知映畫賞 [163] 
特別獎
幽靈公主
獲獎
1990年
日本全國電影協會獎
最佳日本電影導演獎
魔女宅急便
獲獎
1990年
第13屆日本電影學院獎 [14] 
特別獎
魔女宅急便
獲獎
1985年
電影旬報獎 [163] 
讀者選擇獎
風之谷
獲獎

宮崎駿人物評價

宮崎駿動畫作品大多涉及人類與自然之間的關係、和平主義及女權運動,出品的動漫電影以精湛的技術、動人的故事和温暖的風格在世界動漫界獨樹一幟。受到世界各地民眾的歡迎,《時代週刊》曾評價他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人物(網易新聞 評 [16] 
他的動畫能從日本本土走向世界,無疑是跨文化傳播的一個成功的典範。他的作品具有極強的想象力,為人們展現的是一個個魔幻而又美麗的世界。他作品中所流露出來的真摯情感以及作品中所承載的日本特有的民族文化背景(人民網 評 [3] 
宮崎駿本人多次表達反戰主張,他的作品始終秉承着感人的故事、温暖的畫風以及反戰和平思想(中國日報 評)。 [155] 
宮崎駿對電影情節的構思,一方面反映了他自身的歷史認識與現實思考;另一方面,也代言了一部分戰前出生的日本人對於歷史問題的負疚感,以及希望歷史問題早日得到解決的願望(作家秦剛)。 [166]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