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宋元糧倉遺址

鎖定
宋元糧倉遺址,位於江蘇省鎮江市京口區雙井路,是宋朝至清朝時期的古遺址。 [2-3] 
2009~2010年,南京博物院、鎮江博物館對宋元糧倉遺址進行考古勘探、發掘。宋元糧倉遺址包括宋代至清代河道,元末明初石拱橋,清代碼頭,清代房基,宋、元建築夯土,宋代房基遺蹟等。宋元倉基遺蹟南北總長約200米,東西寬近200米。發現倉基遺蹟11座,分為北宋、南宋和元代三期。宋元糧倉遺址出土的遺物標本,時代跨度從唐代至明清,其中又以陶瓷生活用品和磚瓦類的建築材料類的居多。宋元糧倉倉基遺蹟是目前大運河沿線經考古發現的規模較大的一處倉儲基址遺蹟,驗證了《嘉定鎮江志》《至順鎮江志》等文獻中關於宋元糧倉的有關記載,為中國大運河漕運、宋元倉儲建築、鎮江地域文化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實物資料,具有明顯的科學價值。遺蹟展示了鎮江作為古代港口城市的歷史沿革,見證了古代鎮江城市的歷史地位。 [2-3] 
2013年5月,宋元糧倉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中文名
宋元糧倉遺址
地理位置
江蘇省鎮江市京口區雙井路
所處時代
宋至清
保護級別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編    號
7-0158-1-158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宋元糧倉遺址歷史沿革

宋元糧倉在歷史上被稱為轉般倉。宋代在鎮江設有轉運司,負責徵收轉、輸本府財賦,轉般倉即為轉運司下屬的專門受納、轉輸米糧的倉儲。轉般倉隸屬於轉運司。轉般倉正式的設置是在南宋淳熙戊戌(即南宋淳熙五年,1178年),由守臣待制司馬伋、總領葉翥、運副陳峴三司同創,這三司中的總領即是指淮東總領所總領。 [3] 
鎮江的轉般倉在南宋開禧年間擴大到54座倉敖,能儲糧米六十餘萬石,在南宋嘉定年間又增益廒宇20座,使得轉般倉的儲糧能力達到百萬石。鎮江的轉般倉位於市區雙井路一帶的宋代轉般倉在鼎盛時期達到74座廒宇,位於丹陽呂城鎮的有年倉40座廒宇,宋代鎮江轉般倉總計達到114座,規模可觀。 [3] 
2009~2010年,南京博物院、鎮江博物館對宋元糧倉遺址進行考古勘探、發掘。 [2] 

宋元糧倉遺址遺址特點

綜述
宋元糧倉遺址包括宋代至清代河道,元末明初石拱橋,清代碼頭,清代房基,宋、元建築夯土,宋代房基遺蹟等。河道遺蹟以南:地勢較高,海拔約9米,文化堆積厚約6米。海拔約5米處,發現有一定面積的建築平砌磚及夯土遺蹟,其土色褐黃,土質較緊含砂性,並含有黑色木炭灰、紅燒土顆粒。海拔3米以下,為長江淤積形成的淤砂層;河道遺蹟以北:地勢平坦,海拔約7米,文化堆積厚約6米,在東北一側近約300米範圍內,距地表深約2米左右,海拔約5米處,發現有大面積的建築夯土遺蹟。土色褐黃,土質較緊密,局部土色黃,較純淨。海拔約2米以下,為水相淤積形成的地層。 [2] 
石拱橋遺蹟
石拱橋遺蹟 石拱橋遺蹟
石拱橋遺蹟就是文獻記載的拖板橋。依據對橋台內側的解剖,該橋築於元代,歷明、清兩代,於近代廢棄。《至順鎮江志》載:“拖板橋,在今大軍倉前,舊名浮橋……元天曆二年(1329年)廢,元至順二年(1331年)重建。”又《光緒丹徒縣誌》載:“鎮西橋,舊名拖板橋……明正統中侍郎周忱、郡守郭濟重建,太常少卿鄭雍言記,康熙初耆民高拱鬥重修。”由於元代橋台夯土較厚實、牢固,推測明代重建時橋台夯土並未全部挖除。 [2] 
宋元倉基遺蹟
宋元倉基遺蹟南北總長約200米,東西寬近200米。發現倉基遺蹟11座,分為北宋、南宋和元代三期。其中,北宋倉基2座,南北向平行排列,兩者間距約20米;南宋倉基8座,方向202°,每倉間距5.9~6米,南北向依次排列,佈局規整,被一條正對石橋的南北向宋、元時期的道路隔開,並以此作為中軸線東西對稱分佈;元代倉基1座。
C2
C2(4張)
C2,北宋倉基,平面呈長方形,進深29.5米,面闊約110米。倉面高於外側地面約0.3米。倉基由灰黃泛褐色土夯築而成,厚約0.5米,含有少量碎磚粒、木灰、貝殼,出土有北宋青白瓷、黑瓷、青瓷和唐代醬釉陶等遺物。倉基南側有廊,進深4.3米。廊外側包砌台基包磚牆,磚牆寬約0.4米,最高處保留3層,高0.21米。用雙排青磚錯縫平砌,其外壁用磚較為規整,內側多用殘磚,並與倉基夯土咬合;廊東南角有一水溝,水溝寬0.8米、深約0.15米,弧底;倉基北側亦有一水溝,距倉基北牆0.6米、寬約0.6米、深0.15~0.2米,弧底。倉基東側有磚鋪散水,多為亂磚。倉房進深25.2米,周邊用磚圍砌倉牆。東牆寬約1.7米、殘高約0.35米;北牆寬約1.3米、殘高約0.15米;南牆僅殘留外壁一排磚,殘高約0.15米。倉牆內外壁多用整磚,砌築工整,中間用殘磚填築,用黃泥嵌縫。倉基從東牆向西25.8米,有一道磚砌隔牆,牆寬約1.75米、殘高0.21米。隔牆將東側倉房封閉成一個大的倉間,其面闊25.8米、進深22.6米。從倉間I的柱礎石分佈情況可知:東西向6間,每間面闊約4.5米;南北向亦6間,每間進深約3.9米。柱礎石大致呈正方形,邊長0.65~1米、厚0.12~0.3米,頂部加工較平,而其餘諸面加工較為粗糙。柱礎石下為磉墩,磉墩為方鬥形,口寬約2米,底寬約1.5米、深約1.5米;磉墩用黃土層層夯築而成,夯層厚0.05~0.08米,密實。另倉面保留150餘塊小石塊,位於大柱礎石間,頂面高於台基面3~5釐米,大致呈東西向排列,每排大柱礎石相間5排,中心間距約0.7米;石塊形狀不規則,頂面加工較平整,直徑0.15~0.4米。
C5
C5(2張)
C5,南宋倉基,平面呈長方形,面闊約87米,進深約17.7米。倉基高出外側地面約0.5米。倉基用灰黃色土夯築而成,夯土厚0.4~0.5米。台基面局部殘留有一層鋪地磚,磚狹長形,錯縫立砌。倉基夯土外側用磚、石包砌倉基牆。倉基面上保留柱礎石23塊,柱礎石為石灰岩質,形狀規整。柱礎石分為兩個時期,其中晚期16塊,邊長約0.62米、厚約0.2米。頂面上有正方形孔,孔邊長約0.11米、深0.08米。磉墩口寬0.8~1米、深0.6~0.8米,由一層土夾一層瓦片逐層夯築而成;早期有7塊,頂面素面,規格大小與晚期近似。磉墩口寬約0.65米、深約0.15米,由黃土夾磚瓦夯築而成。晚期柱礎石佈置規整,由柱礎石間距推測,C5西半部南北5間、東西10間,東西向以兩個踏道又分為兩個單元;每間面闊約4.05米、進深約3.15米。C5外側共發現5處踏道。其中南側有4處,東西向排列,間距為17.7~20.5米;西側僅存1處,偏於南側,正對廊的位置。踏道斜度約13°,進深1.56~1.7米、寬度約2.55~2.7米。C5牆用磚規格為長29~31釐米、寬13~14.5釐米、厚3.5~4釐米。踏道及地面磚長27~29.5釐米、寬7~8.釐米5、厚3.8~4.5釐米,磚青灰色,素面,部分磚端面模印“十”字。C5南側地面呈東高西低之緩坡勢,推測可作為散水。 [2] 

宋元糧倉遺址文物遺存

宋元糧倉遺址出土文物
宋元糧倉遺址出土文物(5張)
宋元糧倉遺址出土的遺物標本,時代跨度從唐代至明清,其中又以陶瓷生活用品和磚瓦類的建築材料類的居多。唐代時期的遺物,主要出土於探方內唐代地層中,出土器類有磚、瓦、陶瓷等;宋代遺物主要有瓦、瓦當、瓷、鎧甲片、錢幣等;元代遺物主要以瓷器為主;明清遺物主要有磚、瓦當、陶、瓷、銅佛像、石器等。 [2] 

宋元糧倉遺址文物價值

宋元糧倉遺址經過考古發掘,發現了宋代至清代河道,元末明初石拱橋,清代房基,宋、元建築夯土,宋代房基遺蹟。這些遺蹟相對集中,沿用時代較長,具有地域特色,是京杭大運河漕運的實物見證,充實了大運河遺產的內容,豐富了鎮江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內涵。宋元糧倉倉基遺蹟是目前大運河沿線經考古發現的規模較大的一處倉儲基址遺蹟,驗證了《嘉定鎮江志》《至順鎮江志》等文獻中關於宋元糧倉的有關記載,為中國大運河漕運、宋元倉儲建築、鎮江地域文化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實物資料,具有明顯的科學價值。遺蹟展示了鎮江作為古代港口城市的歷史沿革,見證了古代鎮江城市的歷史地位。 [2] 

宋元糧倉遺址保護措施

2013年5月,宋元糧倉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宋元糧倉遺址旅遊信息

宋元糧倉遺址地理位置

宋元糧倉遺址位於江蘇省鎮江市京口區雙井路。

宋元糧倉遺址交通信息

自駕:自江蘇省鎮江市京口區人民政府開車前往宋元糧倉遺址,路程約3.4千米,用時約12分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