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安豐塘

(安徽省壽縣境水利工程)

鎖定
安豐塘,古名芍陂。史載是楚相孫叔敖建於楚莊王十七年至二十三年(公元前597—公元前591年),是中國歷史上最古老的水利工程。
中文名
安豐塘
別    名
芍陂
地理位置
安徽省壽縣城南30公里 [8] 
類    別
中國歷史上最古老的水利工程
水域面積
50000 畝

安豐塘位置境域

安豐塘,位於壽縣城南30公里處,原周長有60公里,為紀念孫叔敖,北堤外建有孫公祠,現存殿宇、碑庫各3間,石刻19塊,碑文記述芍陂地理位置、水源、灌區分佈、用水規劃及歷代整修情況。 如今安豐塘水域面積達5萬畝,灌溉着江淮大地63萬畝良田。 [8] 
安豐塘在淮河流域的位置 安豐塘在淮河流域的位置
安豐塘在壽縣的位置及境域、水系 安豐塘在壽縣的位置及境域、水系
安豐塘,古名芍陂。史載是楚相孫叔敖建於楚莊王十七年至二十三年(公元前597—公元前591年),是中國歷史上最古老的水利工程。
安豐塘水位、面積、容積表 安豐塘水位、面積、容積表 [1]

安豐塘水系構成

安豐塘納六安縣境內的龍穴山以西、小華山以東約390平方公里的花水入塘;引淠河水自淠源河上的眾興集南,經子午渠(淠源渠)至葛嘴匯山源河水入塘河。
1958年,安豐塘納入淠史杭灌區後,除山源河水系中的大部分地面徑流仍由淠東干渠入塘外,“三源”中的淠源、淝源水已不再入塘。其主要水源由淠河總乾渠輸入。壩頂高程由29.0米逐漸加高到31.0米,設計興利水位29.0米(短期興利水位可達29.5米),防洪水位29.5米。 [1] 
淠東干渠,由木廠節制閘入淠源河至葛嘴,匯山源河、老塘河至周崗坎入壽縣,經眾興集、雙門鋪、瓦廟店入安豐塘。再由安豐塘北堤戈家店引水至壽縣城南九里溝,壽縣境內長68公里(總長94公里)。乾渠於1958年10月開工。1961年6月18日,在連年特大幹旱之後,人們穿新裝,扛紅旗,敲鑼打鼓像過年一樣迎來淠東干渠首次通水。至1962年底基本建成。灌區內有中型反調節水庫(安豐塘)一座,興利庫容8400萬立方米;小一型水庫1座,興利庫容110萬立方米;小二型水庫8座,興利庫容167萬立方米。
堰口分乾渠,該渠由安豐塘北堤引水向北穿越中心溝,經堰口集至窯口集長20.5公里。設計灌溉面積12.4萬畝,設計流量8.2立方米/秒。渠上各類放水口64處,其中支渠有堰北、城南、王、李大圩、窯口5條,計長39.5公里。
正陽分乾渠,該渠於戈店節制閘下約9公里處的老龍頭從淠東干渠分水,向西北經顧寨、西十字路穿越壽正公路至曹老圩,全長17.3公里。該渠按排、灌結合標準建成,承擔安豐塘泄洪流量30立方米/秒。設計灌溉面積13.89萬畝。灌溉流量8.2立方米/秒。其中有花門、顧寨、合廟、立新4條支渠,長26.5公里,有各類放水口57處。
[2] 
山源河 又稱蔡河,發源於小華山至龍穴山的江淮分水嶺的西北側,為古芍陂的主要水源,大橋畈是此河諸源流的匯合地。淠史杭工程建成後,山源河諸源匯合路線有三:一是由高堰泄洪閘流向大橋畈;二是由高堰渠下涵進入大橋畈;三是過百家堰渠下涵到達大橋畈。三水匯合後,沿整治的河道,直線向北入淠東干渠,而後歸安豐塘。現山源河的長度,從大橋畈到壽縣界計24公里,縣內流域面積328平方公里。 [3] 

安豐塘治理開發

建國後,黨和政府對興修水利極為重視,制定了對安豐塘進行綜合治理的措施。1951年成立了安豐塘水利委員會。1958年把安豐塘納入淠史杭工程總規劃,溝通了淠河總乾渠,引來大別山區的佛子嶺、磨子潭、響洪甸等水庫的水,使安豐塘成了一座中型反調節水庫,對發展壽縣商品糧基地起了重要作用。
安豐塘的工程建設,分為“恢復整治”和“興建發展”兩個階段。
恢復整治階段。解放初期的安豐塘,已是歷盡滄桑,堤壩、斗門毀壞,蓄水甚少。1950年,安豐塘又遭大水災,水毀嚴重。是年冬,做出了對安豐塘的恢復、整修規劃,先後用了兩個冬春,動員6000多名勞力,培修堤壩,整治10座斗門,將原28座斗門改併成24座,加固了眾興滾壩,疏通了淠源河,在鮑興集附近的淠河上截流,最大進塘水量達60立方米/秒,蓄水量增加到3600萬立方米。
興建發展階段。1958年對安豐塘進行了總體規劃,引、蓄、灌、排等幾個方面的工程設施作了統籌管理。 [1] 

安豐塘引水工程

安豐塘引水渠道淠東干渠,歷史上叫老塘河。河道彎曲,河牀窄狹,堤壩低薄。先後組織勞力(最多時15萬人),用了4個冬春,對上游的童家灣、洪家灣等處,進行裁彎取直,全面拓寬,深挖河牀,加高培厚堤壩,共完成土石方515萬立方米。河牀斷面由原來的30米拓寬至50米,堤頂高程從31米加高到33.5米,堤頂加寬到6—8米。上接淠河總乾渠,最大輸水流量430立方米/秒,並興建雙門節制閘,調控進塘流量,抬高幹渠水位,使塘上游31座斗門自流灌溉,洪水時,楊西閘能分泄乾渠洪水流量達220立方米/秒,經迎河泄水閘入淠河。 [1] 

安豐塘蓄水工程

建成引水工程後,安豐塘擴建工程也相應展開,主要做了三大項:
其一,取土打壩。四次施工,築新堤5.3公里,加高培厚老堤19.1公里,堤頂高程達31米,完成土方395萬立方米。
其二,調整改建斗門。原環塘24座斗門不盡合理,經規劃,因地制宜,本着便於用水和管理,改建成27座斗門。擴建戈店節制閘為淠東干渠下段進口處灌溉泄洪兩用閘;興建老廟泄水閘(安豐塘泄洪閘);廢除井字門,改建成老廟倒虹吸,通過中心溝,成為堰口分乾渠的進水口。
其三,塊石護坡。塘堤土方工程按標準完成後,蓄水量可擴大到1億立米,但由於塘面水波吹程大,達10公里,水蓄至28.5米時,堤壩一年要打掉50萬立方米土,使蓄水量長期限制在5000萬立方米以內。
中共壽縣縣委於1976年組織了3個區的26個公社勞力及縣直機關幹部職工、街道居民11萬餘人,採運八公山石頭,奮戰兩冬一春,修築塊石護堤,建防浪牆24公里,完成砌體6.6萬多立方米,總投資134.6萬元。 [1] 

安豐塘涵閘

老廟集泄水閘,在青蓮鄉老廟集,屬安豐塘水系。1959年11月竣工,控制面積390平方公里,設計流量100立方米/秒。設計高程閘上30米,閘下26米,閘長13米。原為木閘門,1978年改為鋼筋混凝土平板閘門,採用直升螺旋式啓閉。3孔,每孔寬2.2米,孔高4.8米,閘底高程24米,堤頂高程31米,用作泄洪。 [1] 

安豐塘灌溉工程

從1962年開始,由上而下,由骨幹到一般,分年實施,逐步鋪開,至1965年,先後建成了正陽分乾渠、堰口分乾渠、石集分乾渠、迎河分乾渠。開挖大型支渠36條,鬥、農、毛渠7000多條,相應建成大小配套建築物1萬多座。 [1] 

安豐塘排水工程

解放初期,安豐塘灌區易澇面積約29萬畝。為解決澇漬,先後開挖了中心溝、南湖溝、長溝、迎(河)南截澇渠、朱大江等20多條排水溝,圍築九里、東津、陡澗、時淠、建設、枸杞等較大生產圩堤14座,使17萬畝低窪農田基本上旱澇保收。
1949年安豐塘蓄水1700萬立方米,灌溉面積8萬畝。1957年蓄水量3600萬立方米,灌溉面積31萬畝。經修築護坡、防浪牆,1977年以後,蓄水能力達到8200萬立方米,年復蓄3—4次,受益4個區,2998個生產隊,灌溉面積63萬畝,是1949年的8倍。灌區由於有了水的保障,糧食產量大幅度增長,1979年產量3.85億斤。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灌區人民實行農業生產責任制,1983年糧食產量達5.73億(市)斤,商品棉500萬斤,商品油料1500萬斤,商品麻810萬斤。1983—1987年,水旱災害頻仍,糧、棉、油、麻的產量仍有不同程度的增長,其中糧食年產量在6億斤左右。 [1] 

安豐塘水產養殖

水面養魚,建立了水產養殖場。安豐塘鮮魚最高年產量達100萬斤左右,繁殖魚苗3830萬尾,並從1982年開始蛤蚌育珠。 [1] 
安豐塘(芍陂)水面逾5萬畝,為有2500餘年歷史的人工湖。1965年,壽縣安豐塘水產養殖場,組織技術幹部經3年研究、試驗,人工繁殖家魚獲得成功;至1975年時,不僅滿足縣內魚苗、魚種供應,而且行銷鄰近各縣。為適應市場需要,彌補養殖鯉、鯽魚種苗不足,1963年安豐塘水產場、壽西湖魚苗場即進行鯉、鯽魚馴化、採卵試驗,成功後即予推廣。1965年,縣安豐塘水產養殖場始自長江口崇明島引進河蟹(絨螯蟹)幼苗,投放於安豐塘。
1970年前後,壽縣安豐塘、瓦埠湖兩水產養殖場,相繼採用池塘肥水支架懸養法飼養育珠親蚌,珠胚系人工植入殼膜,親蚌為三角帆蚌、褶紋冠蚌,屆時剖蚌取珠,年約飼養珠蚌1萬餘隻,最多達2.2萬隻。所產珍珠作為飾品、藥材,暢銷省內外。
安豐塘水產養殖場。1956年,縣人民政府財政科為開闢財源,投資5萬餘元,在無為縣長江岸採購魚苗,投放於安豐塘,又在五里灣(今水管處南1.5公里處)塘堤下建房,設養漁場,派出財政幹部進行管理。1958年,由縣委農村工作部接管,改為安豐塘畜牧綜合場,收容部分“右派分子”,同時招收一批工人,擴大生產。除水產外,尚有養豬、養牛、養兔、織毯等。1963年,改隸於縣農林局(後為農業局),以水產養殖為主業,改稱安豐塘水產養殖場至1987年。場部設戈家店新街東。在安豐塘東南隅附近設有魚苗站(場),經營土地360畝,大部為魚種、大片飼養池,數十畝為魚種飼料地。1964年,場設家魚人工繁殖科研組,並增置有關設備於魚苗站。1979年,歸隸於水產局(今畜牧水產局)。1987年,全場職工143名,放養水面5萬餘畝,產成魚10萬公斤,魚種(大片)1340萬尾。 [4] 

安豐塘發電

利用戈店節制閘的水位差,1973年興建小型發電站1座,裝機58千瓦,年發電4.3萬千瓦,供機關單位照明、糧食加工。 [1] 

安豐塘航道

淠東干渠,古為芍陂(今安豐塘)水源渠道。從六安的九里溝入縣境,流至安豐塘,再由戈店節制閘北流,至東津鄉,古為航道。今自眾興至老廟(塘河與安豐塘內)37公里,通航木船,集運糧食;戈店至東津鄉一段,70年代,曾調小木船10餘隻經護城河在九里溝翻壩入渠,轉運安豐塘護坡用的石料。 [5] 
航運。水位的抬高,溝通了安豐塘、淠東干渠上段和迎河分乾渠的航運,航程60多公里,解決了10餘個鄉鎮的水運交通,年吞吐量在2萬噸左右。 [1] 

安豐塘工程管理

安豐塘(芍陂),從建塘至今近2600多年,但真正有文字記載設“都水官”管理,始於漢代(安豐塘出土的800多件文物中有“都水官”鐵錘)。《後漢書·王景傳》載:“銘石刻誓令民知長禁”。
隋開皇中期,壽縣水管長史趙軌“勸課人吏,整修陂堤”。唐至清朝,雖也採取挖溝立石,禁令示制,終因“立法未善,典守稍疏”,致使“塘身日蹙,塘已大壞”。
清光緒年間,對安豐塘的管理制定了“六禁”:一禁侵墾官地,一禁私啓斗門,一禁竊伐蘆柳,一禁私宰耕牛,一禁縱放豬羊,一禁罾網捕魚。民國期間,壽縣成立了“塘(堤)工委員會”和“水利公所”等民間管理組織。當時有“安豐塘工委員會”,壽西淮堤、正南窪地淮堤“堤工委員會”。委員會由環塘、環堤羣眾推選10—12位有名望的人士擔任。但由於戰亂及資金短缺,各委員會有名無實,工程未能維修,安豐塘已落得“水源淤阻,塘壩頹廢,蓄水之效,幾已全失”。而户下管理較認真,買賣土地時,塘跟田走,依塘立約,分户管理,在局部範圍內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見民國導淮委員會編的《治水興利》)。
建國後,縣人民政府設水利股、水利科、水利局等專門管理工作部門。根據河、渠、庫、塘、機電排灌站等分佈情況,先後設置了專管機構,並實行專管與羣眾管理相結合的辦法,共同管好水利工程。縣水利局直接管理的二級水利專管機構7個,配備專管人員400餘人,其中行管幹部63人。全縣8個區鎮,60個鄉(鎮),區設水利站,鄉設水利組,各配備3—5人。一些小型渠道、溝塘堰壩及附近建築物等,均由所在地村委會管理,原則上由受益村自修、自管、自用。
1950年成立安豐塘水利委員會,1956年改名為安豐塘灌區管理處。灌區按分乾渠和主要建築物設置11個管理段,其中環塘設置十里碑、洪拐、老廟3個管理段,對水利設施實行統一管理,長期堅持“五禁止”、“四不準”、“三有三查”的工程灌溉管理制度(“五禁止”、“四不準”見《堤壩管理》)即放水前有報告、放水時間有紀錄、啓閉閘門有專人和查旱情面積、查合理灌溉節約用水、查有無跑水。
為適應新形勢下水利管理需要,環塘工程實行專業户承包管理責任制,固定羣管人員25人,採取“三定”:定堤段、定任務、定職責,“五包”:包堤頂維修、包涵閘完整、包植樹成材、包兩坡無損、包堤頂平整。護堤人員報酬:前三年國家給予適當補助,第四年利用多種經營達到自給。
承包合同經司法機關公證,有效期20年不變(一般情況下),子女有承包繼承權。安豐塘在管理承包前,公安機關會同區鄉用三年時間對遺留的老大難問題進行了清理,移去堤壩墓葬191座,拆除戈店、雙門集鎮在堤上建房300餘間,並兩次處理毀壞塘坡塊石和直牆混凝土蓋板的偷盜事件,並將偷盜的3.5萬多塊石頭和蓋板如數收回,為承包責任制做好了準備工作。
確立保護範圍和控制地帶。孫公祠:南至安豐塘,西至團結支渠埂,北至莊台腳下以外10米處,東至莊台腳下外17.5米處,不得佔用。保持文物單位的環境風貌,東、西、南、北各500米內,凡建設或改建項目,應一律徵得文物管理部門和建設管理部門同意,辦理手續後方能動工,使建設、文物保護、旅遊統籌考慮,符合長遠規劃。 [6] 

安豐塘歷史文化

安豐塘,古名“芍陂”。《水經注》記淝水曰:“又東北逕白芍亭東,積而為湖,謂之芍陂,陂週一百二十里許,在壽春縣南八十里,言楚相孫叔敖所造。”安豐塘名,首見文字是《唐書·地理志》,壽州安豐“縣界有芍陂,灌田萬頃,號安豐塘”。塘名當與東晉時僑置安豐縣於陂塘之側有關。今塘堤,東起老廟集,西至戈家店,是一所四面築堤的平原水庫,為我國古代“四大”水利建築工程(芍陂、都江堰、漳河渠、鄭國渠)之一,曾被譽為“水利之冠”。1988年1月13日,被國務院公佈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清夏尚忠《芍陂紀事》説,溯其舊制“周圍凡一百餘里,此孫公當日之全塘也”;“芍陂之源,出自六安龍穴山,首受淠水,西自騶石,東自龍池,其水胥注入陂中。”陂之選址科學,工程佈局合理,給後世大型水利工程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兩千多年來凡有識之士,無不注重對芍陂的修治。《後漢書·王景傳》:建安八年(公元203年),王景遷廬江太守,“郡界有楚相孫叔敖所起芍陂稻田,景乃驅率吏民,修起蕪廢,教用犁耕”,“灌田可萬頃,由是境內豐給”。《三國志·魏書·劉馥傳》言,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揚州刺史劉馥在淮南屯田,“興治芍陂”致“官民有蓄”;《魏志·武帝紀》載: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置揚州郡縣長吏,開芍陂屯田。”《魏志》又記:魏欲“廣田蓄谷”,以充國力,遣鄧艾“東至壽春”,艾重修芍陂,且堰山谷之水,旁為小陂50餘處,沿淮諸鎮“並仰給於此”。隋開皇年間,壽州總管長史趙軌修芍陂,“更開三十六門,灌田五千餘頃,人賴其利”。唐上元間,於壽春“置芍陂屯田”。宋明道間,安豐知縣張旨修治芍陂極為出力。明永樂十二年(公元1415年),户部尚書鄺野駐壽,“督夫二萬浚芍陂”,修水門16座,堤岸1300餘丈;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9年),知州慄永祿重修安豐塘,“立退溝為界”;隆慶二年(公元1568年),知州甘來學“重修,又立新溝為界”;萬曆十一年(公元1584年),知州黃克纘驅逐豪強,收回田地萬頃,“復為水區”。清康熙三十七年至四十一年(公元1698—1702年),州同顏伯珣大修芍陂,築堤疏溝種柳,“又鑿皂口覆水壩故道”,並修“灌田水門二十八座”。後由於豪強侵佔,年久失修,至光緒三年(公元1877年),陂周僅“五十餘里”。民國間灌田不足8萬畝。
建國以來,人民政府非常重視對安豐塘的修治。年年撥款,總投資3000多萬元,到1986年,作石方、土方18萬多立方米,建成一條長87.5公里的乾渠、4條各長77.5公里的分乾渠以及7000多條支渠、毛渠等,各類建築物700餘座。環塘以塊石護坡,蓄水1億立方米,可灌面積達63萬畝,成為淠史杭灌區重要的反調節水庫。岸邊植樹,綠柳成蔭;塘內養殖、運輸,舟帆點點;水門歡歌,稻花飄香。
安豐塘作為中國古代著名水利工程和世界著名平原水庫,日益引起國內外人士的重視。近年來,聯合國大壩委員會名譽主席託蘭,美國、西德、羅馬尼亞等國際友人以及北京故宮博物院研究員單士元、國家城鄉建設部總工程師鄭孝燮、文化部文物局總工程師羅哲文等專家學者先後前來參觀考察。1986年5月,中國水利史研究會在壽縣舉行了“古水利工程芍陂學術討論會”。 [7] 

安豐塘文物遺蹟

孫公祠,又名楚相祠、芍陂祠、安豐塘祠等。位於今安豐塘北岸,為祀孫叔敖造芍陂而建,始於何時尚未能詳。據《壽州志》記載,明成化十九年(公元1483年),御史魏璋“重修之”;成化二十二年(公元1486年),知州劉概“增葺之”;清康熙間,州同顏伯珣《孫公祠廟記》説祠有“殿廡門閣凡九所二十八間,僧舍三所九間,户牖五十有七户”;又説有古柏數株,遮天蔽日。遊客到此,觀芍陂壯舉,仰楚相遺風,留連之餘,可於庭、於廊、於廡、於樹下、於南牖北窗,此軒彼欄,皆得以憩憩,偃仰隨意,風雨寒暑所不及也。乾隆五十八年(公元1793年),壽州知州周光鄰《芍陂楚相祠》雲:“楚相祠堂柏蔭清,芍陂晴藻碧煙橫。欲知遺澤流長處,三十六門秋水聲。廉吏可為終可為,衣冠今古式威儀。野人慾採塘花獻,剛及西風稻熟時。”
經過乾隆年間多次修葺,形成一套祠宇制度。正殿奉楚令尹孫叔敖像,東配明壽州知州黃克纘“木主”,西配清壽州州同顏伯珣“木主”;東西廡配祭漢至清代致力於芍陂興利的官宦48人,漢廬江太守王景以及兗州刺史鄧艾位居前列。現存大殿、還清閣、崇報門和明清間碑刻19方。大殿三間,位於後進,硬山、馬頭牆、前提檐、立貼式樑架。還清閣位於中進,闊三間,深一間,兩層密檐式,牆面出單挑磚雕華拱以承檐下。崇報門為前進,又稱碑廳,面闊四間,東間闊3.3米,自東至西各間面依次遞減;門設東邊第二間正中,異於大殿,還清閣設門於明間的對稱格局。碑廳內外牆上,嵌有近年自祠之內集中起來的碑刻19方,有歷史上重修安豐塘碑記、禁止侵塘為田的積水界石記、安豐塘圖、孫叔敖石刻線像及其傳略、重修孫公祠碑記等。其中明代石刻塘圖,可見塘的位置、水源、斗門、灌區概況,在水利科學史上有較高價值。乾隆四十年梁巘書丹之草體《重修安豐塘碑記》,亦常為遊人所欣賞。
團城子遺址,為今梨樹鄉政府所在地。附近地勢平曠,南距古芍陂安豐塘,西與北距淠水與淮河均10公里左右。遺址約1萬平方米,其中心為一台地,今鄉政府、糧站、供銷社、食品站均在台地上。台地南農田上暴露瓦礫較多。當地羣眾説,遺址本來很大,南、北、西三面分別達到本鄉的老軍營、八里湖、薛家閘;東達申橋鄉的“殺人場”(又名三人場),此南北西東,為團城子的四門,並傳説為“董卓戰團城”即此。
安豐縣城遺址,在今安豐塘埂西北角處,北距縣城30公里,西離淠河15公里,縣城至迎河鎮公路從遺址穿過。遺址平面呈正方形,四廓清晰,邊長1000多米,牆基寬6—10米,牆基斷面可見夯土層,層厚約15釐米,黃、褐、白三種土色相雜;護城河寬20—25米。南朝梁置安豐縣,治所在壽縣南,安豐塘北,明初廢。城址周圍分佈許多唐宋時期墓葬,農田水利建設中出土許多遺物,縣博物館從此收有漢代半兩銅錢、剪輪五銖錢、鐵礫等,遺址西部地面瓦礫特多,可辨器形的有漢代圜底罐、灰陶繩紋井圈,青瓷碗,尖底罐等。1984年秋文物複查時在此徵集城磚二塊,灰色,其一長34釐米、寬17釐米、厚6.5釐米,側銘陽文“建康都統許□□”七字;其二,長38釐米、寬19釐米、厚7釐米,側銘陽文“嘉定十年安豐葉知縣”。唐時,隱士董邵南曾隱居於此;元末紅巾軍擁立小明王韓林兒建都安豐;張士誠攻安豐,劉福通守安豐城兵敗走亡。明代廢縣為鄉。遺址地為戈店鄉境。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