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安田村

(廣東省深圳市坪山區坪山街道碧嶺社區下轄村)

鎖定
安田村,位於坪山街道西南部,距街道辦事處約7千米。相鄰自然村有碧嶺圍村、永仁陂村、沙績村。地處深圳東北部坪山盆地,地勢平坦;坪山河位於村東面。始建於清朝,因廖欽和從碧嶺下沙村遷至此地而形成。起初以先祖廖欽和名字取村名為欽和村,居於今安田世居風水池前側,後該處發生火災,廖姓族人重擇地基建安田世居,因望子孫安定下來,安心種田,故改名安田村。
中文名
安田村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廣東省深圳市坪山區坪山街道碧嶺社區
地理位置
坪山街道西南部
清朝,屬歸善縣。1912年,屬惠陽縣。1949年10月,屬惠陽縣第四區;1958年11月,屬寶安縣坪山公社;1979年1月,屬深圳市葵涌區坪山公社;1981年10月,屬深圳市寶安縣坪山公社;1983年7月,屬坪山區;1986年10月,屬坪山鎮;1993年1月,屬深圳市龍崗區坪山鎮;2004年,屬坪山街道;2009年6月至今,屬深圳市坪山新區坪山街道碧嶺社區。
世居村民主要為廖姓、邱姓、熊姓。廖姓於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從福建遷至廣東興寧;清順治八年(1651年)從興寧遷至惠陽坪山碧嶺下沙村,再由下沙遷移至此。邱姓於20世紀40年代初從鎖匙頭(土名,在安田村附近)遷移至此。熊姓於20世紀40年代從熊屋(鎖匙頭旁)遷移至此。
2015年末,户籍人口232人,其中男性121人,女性111人;80歲以上9人,最年長者95歲(女);實際在村人口約210人。非户籍外來人口約3000人。祖籍該村的香港同胞約30人。祖籍該村的華人華僑5人,居住在法國和馬來西亞。世居村民為漢族,客家民系,使用客家方言。
傳統經營以農業為主,種植水稻、花生、番薯、小麥、甘蔗等。20世紀90年代初期投資建設工業廠房,引進港資企業,第一家企業是膠花廠。2004年農村城市化後,村集體經濟進行改制。2005年成立深圳市坪山安田股份合作公司。現村集體經濟以廠房出租為主,廠房面積約3萬平方米,2015年租金收入約240萬元。村民主要收入來源為商業經營、工資性收入、村集體經濟分紅、房屋出租等。
省道S356線橫坪公路、振碧路、田村路經過該村。1970年通電,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通電話,90年代初通自來水,90年代末通互聯網,2015年實現全村村道水泥硬底化。村中有鵬翔幼兒園,2015年在園幼兒240人,教職工35人。
現存1座客家民居,為安田世居。世居始建於清朝,坐西南朝東北,面寬66米,進深48米,佔地面積3168平方米,三堂四橫四角樓佈局,門額上有"安田世居"灰塑匾;當心間為廖氏宗祠,三進兩天井格局;角樓高3層,夯土牆,木樑架,灰瓦頂,是一處清代四角樓客家圍屋。世居整體保存完好,內部民居大部分出租給外來務工人員。2012年6月,安田世居被坪山新區公佈為不可移動文物。
廖氏宗祠,位於安田世居內,與世居同一時間興建,佔地面積約400平方米,現已不作宗祠使用。
該村廖姓族人會在上沙村、下沙村和安田村祖墳祭祖。現各姓族人無集體祭祖活動。 [1] 
參考資料
  • 1.    深圳市史志辦公室. 深圳村落概覽 第2輯 1 坪山卷. 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 2020.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