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安徽信息工程學院

鎖定
安徽信息工程學院(Anhui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位於安徽省蕪湖市,是經教育部批准的獨立設置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學校。
2003年,安徽工程科技學院舉辦安徽工程科技學院機電學院;2010年,更名為安徽工程大學機電學院;2012年,安徽工程大學與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合作舉辦安徽工程大學機電學院;2016年,經教育部批准轉設為獨立設置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學校,並更名為安徽信息工程學院。 [1] 
截至2023年12月,學校佔地面積1200餘畝,校舍建築面積37萬餘平方米,圖書館紙質藏書112萬餘冊,電子圖書88萬餘冊;設有8個學院,開設26個在招本科專業;有全日制普通本科在校生14300餘人,教職工900餘人。 [1]  [9] 
中文名
安徽信息工程學院
外文名
Anhui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簡    稱
AIIT
所在地
蕪湖市
創辦時間
2003年
辦學性質
民辦高校 [2] 
學校類別
理工類
學校特色
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學校
主管部門
安徽省教育廳
現任領導
陳永紅(黨委書記)
吳敏(校長) [7] 
本科專業
26個
院系設置
8個
院    訓
立志、誠毅、創新
地    址
新蕪校區:安徽省蕪湖市灣沚區永和路1號 [9] 
院校代碼
13613

安徽信息工程學院辦學歷史

學校門牌 學校門牌
1978年,國務院批准將原合肥工業大學教學點升格為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安徽機電學院。
2001年,安徽機電學院更名為安徽工程科技學院
2003年,安徽工程科技學院舉辦安徽工程科技學院機電學院
2010年,安徽工程科技學院更名為安徽工程大學,原安徽工程科技學院機電學院更名為安徽工程大學機電學院
2012年,在安徽省人民政府的支持下,安徽工程大學與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合作舉辦安徽工程大學機電學院,並由高新技術企業科大訊飛主導機電學院的辦學。 [1] 
2016年,學校經教育部批准為獨立設置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學校,並轉設更名為安徽信息工程學院。 [2] 
2021年,安徽信息工程學院雙校區進行了合併,原安徽信息工程學院文津校區劃撥給蕪湖學院 [10-11] 
2023年12月5日,教育部同意安徽信息工程學院辦學地址由“安徽省蕪湖市弋江區文津西路8號、安徽省蕪湖市新蕪經濟開發區永和路1號”變更為“安徽省蕪湖市灣沚區永和路1號” [13] 
2024年6月15日,安徽信息工程學院中德工業設計學院項目簽約儀式舉行。 [17] 
安徽信息工程學院

安徽信息工程學院辦學條件

安徽信息工程學院院系專業

截至2023年12月,學校設有8個學院,開設26個在招本科專業,形成了以工學為主,經、管、藝、文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專業佈局。 [1]  [12] 
安徽信息工程學院院系專業一覽表
學院
本科專業
安徽信息工程學院計算機與軟件工程學院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軟件工程
網絡工程
安徽信息工程學院大數據與人工智能學院
人工智能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
安徽信息工程學院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電子信息工程
通信工程
自動化
機器人工程
安徽信息工程學院機械工程學院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機械電子工程
車輛工程
智能製造工程
安徽信息工程學院管理工程學院
國際經濟與貿易
工商管理
市場營銷
財務管理
供應鏈管理
安徽信息工程學院藝術設計學院
數字媒體技術
動畫
視覺傳達設計
環境設計
產品設計
安徽信息工程學院通識教育與外國語學院
英語 [14] 

安徽信息工程學院師資力量

學校風景 學校風景
截至2023年12月,學校有教職工900餘人。 [1] 
類別
名稱
國家級科技獎獲得者
劉慶峯
國家級優秀專家
王文舉
省級教學名師
胡守信、陳躍東、李震
省級教壇新秀
張學東
省級教學團隊
運動控制系統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3] 

安徽信息工程學院教學建設

  • 質量工程
學校風景(文津校區) 學校風景(文津校區)
截止2023年12月,學校各類縱向課題237項,包括安徽省科技重大專項、安徽省重點研發項目、安徽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安徽省社科規劃項目等,承接橫向課題454項。獲批國家級技術與創新支持中心(TISC)1個,省級科研創新平台5個、市級9個。有78個實驗(實訓)室,建有8個省級示範實驗實訓中心。 [1] 
類別
名稱
省級重點教學研究項目
大學生綜合素質與能力培養教學體系的構建於實踐、基於CDIO模式的C語言課程改革探索、積極心理學視野下就業指導課教學改革研究、《機械製造技術基礎》課程體系改革與立體化教材建設
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
軟件工程綜合改革實踐
省級示範實驗實訓中心
機械基礎實踐教學示範中心、機械與材料工程實習實訓基地、Smartstudio藝術工作室
省級校企合作實踐教學基地
管理學科實踐教學基地
省級卓越人才教育培養計劃
獨立學院卓越技能型人才培養計劃
省級MOOC示範項目
計算機文化基礎
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
管理學
省級特色專業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測控技術與儀器、英語
獎項名稱
項目
省級教學成果二等獎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實踐(張光勝、冒國兵、柴阜桐、張海濤、丁麗)、《機械製造技術基礎》課程(趙雪松、於華、鐘相強) [4] 
  • 實驗實訓
截至2016年9月,學校設有6個教學實驗中心,下設70個實驗室;擁有校外實習實訓工廠和基地68家,建有多媒體教室98個共12496座,語音實驗室6個共488座;教學、實訓用機房48個,教學用計算機2387台。 [1] 
  • 教學模式
“三階段、三明治”式:學校採用“數理基礎和專業核心基礎課+專業技能和項目實踐+企業實習和畢業論文”三段式培養模式。數理基礎是工科和管理等學科基礎,專業技能是實踐動手能力的核心,企業實習和畢業論文是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重要實踐環節。同時,學院借鑑歐洲工程師大學的培養模式,保證學生在四年的學習過程中有4-6個月與專業直接相關的企業實習,整體上構成“先學再練,練後再學,學練一體”的“三階段、三明治”培養模式。 [1] 
  • 教學成果
學校共獲安徽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34項,其中特等獎3項,一等獎9項。 [1] 

安徽信息工程學院學術研究

安徽信息工程學院科研平台

截止2023年12月,學校擁有國家級技術與創新支持中心(TISC)1個,省級科研創新平台5個、市級9個。 [5] 
職務
姓名
蕪湖市先進製造成型技術分析檢測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機械工程系
蕪湖市智慧社會大數據應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計算機與軟件工程系
蕪湖市通用航空電子信息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信息工程系

安徽信息工程學院研究成果

安徽工程大學機電學院代表性教科研項目立項
安徽工程大學機電學院代表性教科研項目立項(4張)
截止2023年12月,近五年,學校累計獲批各類縱向課題207項,包括安徽省科技重大專項、安徽省重點研發項目、安徽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安徽省社科規劃項目等,累計到賬經費1720萬餘元;承擔橫向課題412項,到賬經費1504萬餘元;累計申請各類專利4336件,其中申請發明專利2218件,佔比51.1%,累計獲得專利授權1904件。 [1] 

安徽信息工程學院學術資源

  • 館藏資源
截止2023年12月,學校圖書館有圖書館紙質藏書112萬餘冊,電子圖書88萬餘冊,電子期刊53萬餘冊。以及包括維普、萬方等數據庫系統,建有現代電子圖書系統和計算機網絡服務系統。 [1] 

安徽信息工程學院文化傳統

安徽信息工程學院學校標識

校徽 校徽

安徽信息工程學院精神文化

校訓:立志、誠毅、創新 [6] 
願景:產業工程師、創業企業家的搖籃 [1] 

安徽信息工程學院校區情況

截至2023年12日,學校官網顯示,安徽信息工程學院佔地面積1200餘畝,校舍建築面積37萬餘平方米。 [1]  學校有兩個法定地址,分別是安徽省蕪湖市弋江區文津西路8號和安徽省蕪湖市新蕪經濟開發區永和路1號。 [15] 

安徽信息工程學院現任領導

職務
姓名
黨委書記、督導專員
校長、黨委副書記
黨委副書記
副校長、黨委委員
副校長
孫輝、章敏鳳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吳曉
參考資料: [7] 

安徽信息工程學院校園環境

安徽信息工程學院坐落於皖江明珠、創新之城——蕪湖,從空中鳥瞰,一座座“黛瓦覆頂、皖南徽派”的書院式建築錯落有致地掩映在綠樹紅花中,在校園中央地帶,如層書疊累的圖書館與櫻花嶺比鄰相望,每逢春天,滿山的櫻花開得爛漫,細雨飄拂、櫻花搖落,彷彿親臨動畫之中。 [16] 

安徽信息工程學院所獲榮譽

所獲榮譽
獲獎時間
獲獎名稱
2022年
選入2021年安徽省發明專利百強排行榜 [8] 
-
國家智慧教育平台試點學校 [1] 
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 [1] 
安徽省‘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高校 [1] 
安徽省高等學校智慧校園建設試點高校 [1] 
安徽省線上教學示範高校 [1] 
蕪湖市第十八屆文明單位 [1] 
安徽省五四紅旗團委 [1] 
第三屆蕪湖市文明校園 [1] 
(截至2024年6月)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