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孫大金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終身教授)

鎖定
孫大金(1929年12月—2024年4月5日),中國共產黨黨員,著名麻醉學家、教育學家、麻醉學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麻醉與重症醫學科重要創始人與奠基者之一、仁濟醫院終身教授、前麻醉科主任教授。 [1] 
2024年4月5日6時27分,孫大金教授因病醫治無效,在上海逝世,享年95歲。 [1] 
中文名
孫大金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29年12月
逝世日期
2024年4月5日 6時27分 [1] 
畢業院校
上海第二醫學院
教學職稱
博士研究生導師 [1] 
臨牀職稱
主任醫師 [1] 
主要成就
上海市重大科技成果三等獎
代表作品
《心血管麻醉和術後處理》
《麻醉機和呼吸器理論和應用》 [2] 
《重症監測與治療》 [2] 
《實用臨牀麻醉學》 [2] 
性    別

孫大金人物生平

孫大金,男,1929年12月出生。1954年7月畢業於上海第二醫學院醫學系本科。
1954年3月,全國首例心臟二尖瓣閉式分離術在仁濟醫院獲得成功,開創了國內心臟手術的先河。在孫大金教授的努力下,心臟手術麻醉逐步開展。
1956年在國內首先開展低温麻醉下腹主動脈瘤切除血管移植術;
1957年在低温下施行國內首例心內直視術-肺動脈瓣狹窄切開術麻醉,在國內首先闖入心內直視術禁區。
1972年,主持首例針麻體外循環心搏停跳直視下修補心內缺損。國家郵政局為紀念針刺麻醉的成功專門發行兩張以體外循環為背景的郵票。
1979年,孫大金教授參加了中國首屆針灸大會,並在大會上發表了精彩的報告,會後,華國鋒主席親自接見參會代表,對孫大金教授在針刺麻醉研究和應用方面所做出的貢獻給予了高度讚賞。
1982年,在國內率先開展了中心靜脈穿刺插管測壓、橈動脈穿刺插管測壓等血流動力學監測技術。 [1] 
1992年10月,獲得國務院突出貢獻證書,享受特殊津貼。 [2] 
2008年,獲得中國醫師協會麻醉學醫師分會終身成就獎。 [2] 
2024年4月5日6時27分,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我國著名麻醉學家、教育學家、麻醉學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麻醉與重症醫學科重要創始人與奠基者之一、仁濟醫院終身教授、前麻醉科主任孫大金教授,因病醫治無效在上海逝世,享年95歲。 [2]  4月11日上午11時,孫大金教授追悼會在龍華殯儀館銀河廳舉行。 [3] 

孫大金著作譯作

先後主編了《麻醉機和呼吸器理論和應用》、《重症監測與治療》、《心血管麻醉和術後處理》、《實用臨牀麻醉學》等多本麻醉學論著。 [1] 

孫大金科研成果

孫大金學術成果

從事臨牀麻醉已50年,於1954年開始國內較早開展心血管手術麻醉,如低温腹主動脈瘤切除吻合術,低温肺動脈瓣狹窄切開術,體外循環法洛四聯症矯治術,體外循環瓣膜替換術,針麻體外循環心內直視術和體外循環心臟移植術等。1984年赴美國學習冠心病外科治療後,又開始冠狀動脈旁路吻合術的麻醉。因此,對心血管手術的麻醉尤其是疑難重症病人有豐富的臨牀經驗。1985年和2002年分別參與心血管外科學的編寫;1999年主編《心血管麻醉和術後處理》;2001年主編《實用臨牀麻醉學》等。已發表論文200餘篇。
歷來重視醫教研工作,並確立麻醉和循環為主攻方向。在心血管麻醉的實驗和臨牀研究、臨牀麻醉藥理、無創和有創血流動力學等研究都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孫大金人才培養

孫大金教授還建立了臨牀麻醉藥理研究室和衞生部、上海市衞生局藥理研究基地。1983、1989年以來分別培養碩士和博士研究生共12名,其中博士9名,並建立了麻醉學博士點,為完善學科梯隊建立和培養“跨世紀”人才作出貢獻。 [1] 

孫大金獲獎情況

獲得國家中藥醫管理局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國家中藥醫管理局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衞生部科技進步三等獎、上海市重大科技成果三等獎、上海市衞生局科技進步二等獎、上海市衞生局科技進步三等獎(4次)等多項榮譽獎項。1986~2003年任上海市領先專業麻醉學重點學科負責人,並獲領先專業重點學科獎狀。1992年10月獲國務院突出貢獻證書,享受特殊津貼。2008年獲中國醫師協會麻醉學醫師分會終身成就獎。 [1] 

孫大金學術任職

曾任中華醫學會麻醉分會副主任委員、顧問;上海醫學會理事、麻醉分會主任委員、阻抗分會主任委員、外科分會副主任委員;《中華麻醉學雜誌》副主編、顧問;《臨牀麻醉雜誌》副主編、顧問;《上海醫學》編委;國外醫學《國際麻醉與復甦雜誌》顧問;《Anesthesia and Analgesia》和《Anaesthesia》雜誌中文版顧問。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