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孤松圖

鎖定
《孤松圖》是清代畫家朱耷創作的一幅中國畫,縱長113釐米、橫長58釐米。
中文名
孤松圖
幅    式
畫作類型
紙本墨筆
規    格
縱113釐米、橫58釐米
現收藏地
八大山人紀念館

孤松圖畫作內容

孤松圖 孤松圖
【鈐印】可得神仙、八大山人
【釋文】吳昌碩題:八大山人畫,世多贗本,不堪入目。此幀髙古超逸,無溢筆,無剩筆,方是廬山真面。嘗從遲鴻軒借讀,因題其後。乙未仲秋佳日吳俊卿 [1] 

孤松圖藝術鑑賞

畫中孤松棉裏裹鐵、挺拔蒼勁,輔以沉着昂揚的松針,作品惜墨如金,一氣呵成,作者之意不在物象之外形,而在於孤松的內在精神,充分體現了八大山人簡約深邃、樸素自然的藝術風格。畫面左下角有近代國畫大師吳昌碩題跋,景仰之情溢於言表。 [1] 

孤松圖作者簡介

朱耷(1624年—1705年),清朝書畫家、詩人:江兩南昌人。明亡,深受刺激,由口吃而佯作啞巴。出家為僧,後還俗,又作道士,居南昌青雲譜道院,作品多署八大山人。擅畫山水、花鳥、竹木,筆墨簡括、冷峭、凝練,形象變幻多端,有時誇張脱略,如所畫魚鳥,每以“白眼向人”。畫面着墨不多,均生動盡致,無景處也成妙境。所創意境,簡練含蓄,豪放中寓温雅,自成獨特風格。山水多寫殘山剩水,意境荒寂,多抒鬱憤之氣。山水曾學董其呂,書法得力於鍾繇、王羲之、王獻之、顏真卿。與原濟(石濤)、弘仁、髡殘合稱“清初四畫僧”。傳世作品有《朱耷書畫合冊》、《上花圖》卷、《荷花圖》軸、《八大山人山水花鳥》冊等。 [2] 
參考資料
  • 1.    孤松圖  .八大山人紀念館[引用日期2019-05-13]
  • 2.    陸步亭主編,中國通史 全民閲讀提升版,中國華僑出版社,2015.05,第39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