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孟憲德

(原農墾部副部長)

鎖定
孟憲德(1922.03~2013.01),男,山西長治人,出生於上黨孟家花園。中國共產黨黨員,原農牧漁業部黨組成員、國家水產總局局長、分黨組書記,農墾部原副部長,中共廣東省委原常委,廣東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長,中國水產聯合總公司原董事長,離休幹部。
中文名
孟憲德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22年3月
逝世日期
2013年1月24日
畢業院校
上黨聯立鄉村師範學校
政治面貌
中共黨員
出生地
山西長治

孟憲德主要貢獻

孟憲德同志(中)和夫人裴文珍(左) 孟憲德同志(中)和夫人裴文珍(左) [2]
孟憲德同志曾於1956年3月至1966年6月任中共湛江地委第一書記。
1958年初,時任湛江地委書記,決策上馬根本解決雷州半島幾百萬人民吃水的鶴地水庫雷州青年運河工程。1958年5月14日開工,孟憲德同志帶領雷州人民,以氣吞山河的英雄氣概和堅韌不拔的毅力,移山造海,攔截九洲江,建設蓄水11.44億立方米的鶴地水庫和271公里長的青年運河總乾渠及五大分主幹渠及配套支渠共長5000多公里。經湛江受益各縣市人民兩年奮戰,到1960年春耕全面建成,清澈的甘泉沿着青年運河潺潺而流,乾渴的雷州大地從此煥發了青春。昔日赤地千里禾不長,解渴充飢盼天靈;如今人傑糧豐蔗滿園,林果葱翠遍雷州。鶴地水庫和青年運河的建成,保證了雷州半島140多萬畝農田的灌溉用水,還解決了湛江、廉江、遂溪、雷州等市縣的工業及生活用水,發揮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50年來成為湛江地區及雷州半島人民的母親河。
主要舉措
在湛任職期間,孟憲德同志還倡導大辦交通,發展經濟,關注文化,重視教育,狠抓硬件建設,抓人才教育和培養,支持創辦了中山醫學院湛江分院等4所大學和2所中等專業學校,建起了專區博物館和圖書館,支持地方劇種發展,促進文化普及,豐富羣眾文化生活,為湛江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作出了重大貢獻。 [4] 

孟憲德人物生平

1982年老同志相聚,左三是孟憲德 1982年老同志相聚,左三是孟憲德 [1]
孟憲德(1922.03~2013.01.24),男,1922年3月出生於山西長治
1937年,參加犧牲救國同盟會。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中共陵川縣工委委員兼附城區黨支部書記。
1937年12月,先後任中共陵川縣抗日動員委員會秘書、工委書記。
1937年12月後,任潞城縣工委組織部長、書記,
1939年底~1940年,任過太行區第四專署青年救國聯合會主任(青年組織)。
1944年6月,任中共太行第四地委城工部(部長於林)長治工委書記,太行第四地委(地委書記於一川、組織部長王謙)秘書長。
1945年11月,任中共長治市(縣級市)市委書記(市長馮於九、孫竹庭)。
右一是孟憲德同志 右一是孟憲德同志
1946年,任中共長治市委(升為地級市,王謙任市委書記,市長楊紹曾)宣傳部部長。
1946年6月,任中共長治縣委代理書記(原縣委書記王宗琪隨軍南下)。
1947年春,任太行區黨委青委副書記。
1949年太原解放後,任山西省青委委員、省委學生部部長。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0年南下廣東,先後任華南共青團委宣傳部部長、組織部部長,共青團華南區委副書記、書記,共青團中南地區副書記。
1953年,當選為共青團團中央委員。
1954年,任中共粵西區區委副書記。
1956年3月,任中共廣東省湛江地委第一書記。
為《上黨晚報》創刊十週年題詞 為《上黨晚報》創刊十週年題詞 [2]
1965年,任中共廣東省委常委。
1971年,任中共廣東省佛山地委書記兼革委會主任。
1975年,任中共廣東省為常委。
1977年12月,任廣東省革命委員會副主任。
1979年12月,任廣東省副省長。
1981年4月,調任農墾部副部長。
1982年4月起,任農牧漁業部黨組成員、水產分黨組書記、國家水產總局局長,中國水產聯合總公司董事長。
1995年6月離休。
2013年1月2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原農墾部副部長孟憲德同志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1歲。
孟憲德同志病重期間和逝世後,中央有關領導同志以不同方式表示慰問和哀悼。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