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孝義市第十一中學

鎖定
孝義市第十一中學,簡稱“十一中”,學校前身為孝義市天相初中(曾稱金巖中學),2013年12月遷入新校址,更名為孝義市第十一中學。學校佔地面積28429餘平方米,建築面積17263餘平方米 [1]  ,綠化面積9000餘平方米,綠化率達到了31%。2016年9月,按照孝義市委市政府總體部署,下柵初中併入該校。 [2] 
2020年12月,入選教育部第一批鄉村温馨校園建設典型案例學校。
中文名
山西省孝義市第十一中學
簡    稱
十一中
創辦時間
2013年 [3] 
學校類別
鄉鎮初級中學
校    訓
感恩仁愛 敬業樂學
地    址
山西省呂梁市孝義市梧桐街北側
辦學理念
感動精彩生活,感恩奠基人生 [4] 
校    風
愛心感動自己,真情感恩他人 [5] 
教    風
以情動人,踐行責任 [6] 
學    風
學會感恩,傳遞真情 [7] 

孝義市第十一中學辦學歷史

該學校、以及學校的前身梧桐一中都是由梧桐民營企業家張天相捐資四百餘萬元,後由原梧桐鎮北梧桐村書記郝桂麗等人又積極籌措八百餘萬元建成並投入使用。為了紀念張天相老先生的仁愛之舉,學校校名定為“天相中學”

孝義市第十一中學辦學條件

孝義市第十一中學座落在有着全省經濟強鎮之譽的梧桐新區,是一所設施完備,環境優美的高標準寄宿制鄉鎮初級中學

孝義市第十一中學所獲榮譽

特色足球學校建設成果
學校緊緊圍繞“為學生的幸福人生和美好未來奠基”的辦學目標,踐行“感動精彩生活,感恩奠基人生”的辦學理念,在三風一訓下管理,內涵發展,取得了一個又一個令人欣喜的成績。多年來,學校辦學水平和教學質量名列全市鄉鎮初中同系列前茅,受到市委市政府、市教育局的表彰獎勵;藝體活動碩果累累,市局體育運動會,學校連續多年蟬聯鄉鎮初中組第一名;一年一度的校園文化藝術節,我校在歌唱、舞蹈、詩朗誦、繪畫、校園劇等多個選項中均取得了優異成績;2015年9月,該校被確定為全國“校園足球示範校”,在孝義市組織的多次足球聯賽中,均取得了二、三等獎的驕人成績。 [8] 
2020年12月,入選教育部第一批鄉村温馨校園建設典型案例學校。 [9] 

孝義市第十一中學校園環境

一、班級文化凸顯班級特色 [10] 
班主任根據本班特色和同學們的心理需求及共同願望,擬定了各班的班級文化建設方案。具體有:班級文化主題、特色班名、特色班級牌、班徽、班級奮鬥目標、班規班訓、教室的個性化佈置、班級學生自主管理隊伍建設和主題班會等。
二、樓道文化注重習慣培養
結合學校感恩教育及實際,在教學樓道一、二層設計了以“感恩淵源認識感恩 實踐感恩 感悟感恩”為導向的四大版塊。三、四層文化建設以習慣養成教育為內容,從故事道理、名人名言到行動指南,切實規範學生行為。
1、走廊文化關注學生成長
教學區以學生書法、剪紙、布貼等創意優秀作品為文化主題,充分展示學生心懷感恩、言行規範、團結奮進的精神風貌;
行政區以教師風采展示為主,分為教師簡介、學生點贊和教育情懷,展示我校教師魅力,喚起學生尊師重教的情感;
辦公區、各功能室及專用走廊文化氛圍,本着專業、實用、大方的原則,設計了與專業文化相關的各類版面。
2、天橋文化側重興趣引導
二、三、四層分別以詩詞歌賦、琴棋書畫和戲曲曲藝版面佈置,天橋兩側廊柱上選取中國古代優秀詩作、樂器簡介等,激發學生的興趣愛好,點亮學生的夢想之燈。
3、教學樓文化突出勵志教育
教學區以理想篇、勤奮篇、信心篇、意志篇、創新篇和成功篇佈置,教育學生志存高遠、腳踏實地,用勤奮澆開成功之花。
4、宿舍、餐廳、走道文化立足宣傳教 宿舍文化圍繞温馨起居主題進行佈置。
餐廳文化注重衞生引導,介紹飲食文化和疾病防控知識,教育學生合理膳食,厲行勤儉節約。餐廳外走廊精心佈置中華飲食文化、文明就餐要求。餐廳南走道設置師德師風和勸勉學生的專欄,促進敬業樂學的教風學風形成。餐廳北走道安放四書即《論語》、《大學》、《中庸》《孟子》專欄,激發學生對國學經典的閲讀興趣。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