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孔淳之

鎖定
孔淳之(372-430年),字彥深,魯郡魯縣(今山東曲阜市)人。晉末宋初時期隱士,。祖,尚書祠部郎中孔惔之孫。
情操高尚,愛好墳籍,喜遊山水,受到前將軍王恭稱讚。朝廷授著作佐郎、太尉參軍,全不就任。宋文帝時,復徵散騎侍郎,乃逃上虞縣界,家人不知。
宋文帝元嘉七年,去世,時年五十九歲。
本    名
孔淳之
彥深
民族族羣
魯郡魯人
出生地
魯地
居會稽剡縣,性好山水,每有所遊,必窮其幽峻,或旬日忘歸。當遊山,遇沙門釋法崇,因留共止,遂停三載。法崇嘆曰:“緬想人外,三十年矣,今乃公傾蓋於茲,不覺老之將至也。”及淳之還反,不告以姓。除著作佐郎,太尉參軍,並不就。 居喪至孝,廬於墓側。服闋,與徵士戴顒、王弘之及王敬弘等共為人外之遊。敬弘以女適淳之子尚。會稽太守謝方明苦要入郡,終不肯往。茅室蓬户,庭草蕪徑,唯牀上有數卷書。元嘉初,復徵為散騎侍郎,乃逃於上虞縣界,家人莫知所之。弟默之為廣州刺史,出都與別。司徒王弘要淳之集冶城,即日命駕東歸,遂不顧也。元嘉七年,卒,時年五十九。默之儒學,注《穀梁春秋》。默之子熙先,事在《范曄傳》。
史籍記載
《宋書 卷九十三 列傳第五十三◎隱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