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婆羅洲火背鷳

鎖定
婆羅洲火背鷳(學名:Lophura pyronota):雄鳥體長47-51釐米,雌鳥體長42-44釐米。是一種黑色雉雞,具有短的焦糖色的尾巴。像所有的火背鷳一樣,面部有令人印象深刻的裝飾,在求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這個物種具有引人注目的猩紅色的面部皮膚。背部深紅色,其着色與火焰的熾熱的餘燼相似,這是物種名字的由來。
分佈於低地森林,包括原生和恢復良好的封閉式常綠森林。雜食性,主要以植物幼芽、各種水果和漿果的果實、塊根和種子為食。也吃昆蟲等動物性食物。分佈於文萊達魯薩蘭國、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
曾經是棕尾火背鷳亞種,2014年劃為獨立物種。 [1] 
拉丁學名
Lophura pyronota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鳥綱
亞    綱
今鳥亞綱
雞形目
雉科
鷳屬
婆羅洲火背鷳
亞    種
無亞種
命名者及年代
G. R. Gray, 1834
中文名
婆羅洲火背鷳
外文名
Bornean Crestless Fireback

婆羅洲火背鷳形態特徵

婆羅洲火背鷳
婆羅洲火背鷳(4張)
婆羅洲火背鷳雄鳥體長47-51釐米,雌鳥體長42-44釐米。是一種黑色雉雞,具有短的焦糖色的尾巴。像所有的火背鷳一樣,面部有令人印象深刻的裝飾,在求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這個物種具有引人注目的猩紅色的面部皮膚。 [2] 
雄鳥的羽毛有具金屬光澤的紫黑色,在體上部和側面有精細地鍍銀灰色,尾巴焦糖色。背部深紅色,其着色與火焰的熾熱的餘燼相似,這是物種名字的由來。咽喉、頭部和麪部後面是黑色,胸部、頸部和上背部大多是很細彎曲的灰紋,尾巴呈黑色,長而彎曲。背中後部色彩鮮豔,呈黃、紫藍等色。在求偶時,雄雞會展開面部的紅色波峯,同時升高,形成兩個小肉角。 [2] 
雌雞呈褐色,背部具有光澤的黑紫色到藍綠色,頭部灰褐色,喉嚨淡褐色。雙翼及尾羽黑色。
亞成鳥與雌鳥相似,但身體具有鏽色的羽毛,雄性亞成鳥在4個月大時羽毛與成鳥相同。 [2] 

婆羅洲火背鷳棲息環境

分佈於低地森林,包括原生和恢復良好的封閉式常綠森林。多出現於常綠、半常綠次林、混合林地、竹林、灌木叢等。 [3] 

婆羅洲火背鷳生活習性

常單獨或成對活動。凌晨或傍晚最為活躍,中午活動較差,晚上多棲息於樹上。活動時常常昂首闊步,行動機警,受驚後迅速奔跑,尾羽微展,待跑到一定距離後再機警地觀察動向,有時走走停停,四外觀望。通常無固有的領域和活動範圍,亦無領域性行為,即使在繁殖期間亦如此。 [3] 
性機警,膽小怕人,受驚時多往山上奔跑。一般很少起飛,緊急時亦急飛上樹。通常在亮天后即從夜棲樹上飛到地面活動。一般在天黑時才開始上樹棲息。 [3] 
經常沿着動物的小徑(特別是水牛)前進,並且在清晨時分前往水中喝水。雜食性,主要以漿果、白蟻、各種果實、塊根和種子為食。也吃昆蟲、甲蟲、螞蟻、蝸牛、蚯蚓等動物性食物。 [3] 

婆羅洲火背鷳分佈範圍

分佈於文萊達魯薩蘭國、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 [2] 

婆羅洲火背鷳繁殖方式

交配系統無規則,可見到單身的雄雞或雌雄同等數量的成年雄雞和雌雞組成的羣體。 交配被認為是多元性的。 每窩產3-6枚卵,孵化期24天。 這種鳥的生活史及模式尚未得到充分的瞭解,但已知雌鳥在三歲以下可進入繁殖期。 [4] 

婆羅洲火背鷳亞種分化

單一物種,無亞種分化。曾經是棕尾火背鷳的亞種之一,2014年劃分為獨立物種。 [2] 

婆羅洲火背鷳種羣現狀

主要的威脅是由於大規模商業採伐造成的棲息地喪失、退化和破碎化。甚至在一些保護區內,以及橡膠和油棕種植園的廣泛種植,導致低地森林消失的速度非常迅速(加里曼丹省在1985-1997年期間,常綠森林面積減少了近25%)。該物種減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素,包括非法採伐和土地轉化的升級,重大問題是選擇性採伐森林保護區(而不是保護區本身)導致棲息地退化,包括任何影響該物種棲息地選擇的未知特徵的退化,並使森林面臨火災風險,減少的價值,及在未來轉化為農業耕地。這些都給婆羅洲火背鷳尋找食物帶來巨大的壓力。 [2] 
保護行動體現在建立的幾個保護區,包括沙撈越的Gunung Mulu國家公園;加里曼丹的Tanjung Puting國家公園。由於野生物種減少造成遺傳多樣性的減少,歐洲的人工圈養的羣體在長期內不被認為具有可行性。 [2] 
保護行動建議:根據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的法律,提倡充分的保護。進一步研究其生態要求,包括婆羅洲火背鷳與馬來鳳冠火背鷳的關係。在調查和地理信息系統分析之後,審查重點物種種羣是否在現有的保護區網絡中有充分的代表,並在必要時主張建立更多的保護區。宣傳沙巴的森林經營單位(99年的大規模優先)的概念。協助森林經營者確定特許區域的棲息地和區域劃分。促進圈養者的精心管理,包括建立一個規劃體系 [2] 

婆羅洲火背鷳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6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易危(VU)。 [2] 
參考資料